分享

南极行之八,德雷克海峡

 千年的墨家 2022-04-21

1.一觉醒来,我们已经行驶在德雷克海峡。海洋钻石号稳稳地犁开深蓝色的海水,两道白浪如同白色丝巾,沿着船舷两侧飞舞着。扶手栏杆上的水滴,不知是隔夜的露水,还是海浪飞溅。以咆哮西风带著称的德雷克海峡,此刻竟风平浪静!

2.我们竟有如此好运?早已做好准备迎接恶浪挑战的我,竟有一点失落。我看过很多遍美国电影《怒海争锋》,那是一部十分逼真的反映帆船战舰时代的大制作,杰克船长,带领他的惊奇号帆船,追击法国劫掠船,穿过德雷克海峡时经历大风暴的情节,震撼人心。我真期待见识一下那种风暴,我能忍受的痛苦极限是什么?

3.但是,德雷克海峡终究没有完全放过我们,在从南极返回乌斯怀亚时,她略微让我们见识了一下威力。在回程中,海洋钻石号在德雷克海峡的风浪中左右摇晃,前后起伏,有时跌入浪谷,有时翘起在浪尖。时不时,激起的浪花淹没整个船头和驾驶室。我在驾驶室,看得触目惊心。

4.海面远方上,是密集的白浪,西风把浪头打碎,变成飞沫扬起。这是个标志,按照海洋学标准,是5级海况,浪高4-5米了。

5.所有人,包括船员,都是踉踉跄跄,根本走不出直线,需要左右岔开腿走路。我不晕船,但是船上很多团友,包括秋雪,都晕得不能吃饭,蒙头大睡。在饭厅和多功能厅时,船体突然的剧烈摇晃,不时令有人突然摔倒。一位团友,上楼梯时不慎摔断了骨头,到乌斯怀亚住进医院。但导游说,这风浪并不算大的,7-8米的海浪也很常见,海洋钻石号能闯过去。

6.为什么德雷克海峡的西风如此恐怖,被称为杀人风。原来极地气温低,空气密度高,冷空气下沉,形成了极地高压带,冷空气常年从极地高海拔地区俯冲下来,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冲过来的强烈西风相遇,形成一个一个温带气旋,排着队从海峡通过,让德雷克海峡成为风暴走廊。从帆船时代起,这里已经有超过2万海员丧生。现代船只,借助卫星云图,有机会钻过气旋的缝隙,穿越德雷克海峡,就像一个小姑娘,小心地穿过汽车横冲直撞的街道。

7.这条令船员恐怖的海峡,自从被英国私掠船船长德雷克发现后,一直是重要航道。因为在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前,西班牙人控制了麦哲伦海峡,其他国家的帆船都不得不走德雷克海峡。巴拿马运河修建后,德雷克海峡清静了。如今,德雷克海峡,再次成为南极探险的必经之道而变得重要起来。

8.德雷克海峡的重要意义远远不仅仅是条航道,其还是极重要的影响全球地理气候的关键先生。如果没有这条300公里宽的海峡,地球气候比现在要热很多,不会有南极洲冰盖,就像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大约在3000万年前,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逐渐分离,南极洲的环极洋流得以形成,它像一个大屏障,阻碍了赤道与南极的对流,让南极冰盖得以形成,全球气候因此凉爽。

9.我读著名的极地探险家沙米尔顿写的探险回忆录,看到他在书中写道,当时人们已经发现威德尔海伸向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多少,与阿根廷的粮食产量有很明确的关系,就觉得当时的科学家很了不起。如今科学家更发现,德雷克海峡是全球气候的开关,它的海冰多少决定了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周期出现。冬季,德雷克海峡的结冰面积,如果比常年多,从东向西环绕南极洲的洋流,就会更多受阻,迫使其分出更多的水流北上,加入南太冰洋的环流,让太平洋变冷,这就是拉尼娜现象,反之,就是厄尔尼诺现象。遥远的德雷克海峡,竟然因此控制着美洲大陆乃至中国的洪涝或干旱,这世界确实很奇妙!

10.德雷克海峡,也是一条生命的走廊。我总能看到,漂泊信天翁等水鸟随船而行,因为海峡里冰冷的海水中有许多鱼。

11.总有几个团友,提着长焦镜头,追踪信天翁的身影。

12.在稳定的西风中,漂泊信天翁无需扇动翅膀,自如地盘旋在我们的头顶左右,潇洒优美。

13.可它们正面临生存危机。每年有十万只漂泊信天翁,死于捕捞金枪鱼用的带诱饵钩子的绳索上。我们的再下一代在南极,未必可以能看到她们了。

14.传说中,漂泊信天翁是死去水手的灵魂转世。

15.这令我们徒生悲剧情怀,想起了曾在这条海峡,那些与风浪奋斗而死去的水手故事,如今他们的尸骨都深埋在3000米海水深处。

16.德雷克海峡,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被雾笼罩着或乌云密布。但是,在我们的返航途中,这天竟有短暂的2-3个小时的晴朗。

17.落日余晖,狂暴的德雷克海峡,此一刻很安宁。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