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曦的创见与实证(四)

 哈喽小姐的藏书 2022-04-21

林曦老师

· 暄桐教室的创始人与授课老师

· 水墨画家,生于198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 从小深入学习体验中国传统,尤其喜爱书法,并有幸与诸位大德名士结缘,被教导,并熏习其中

· 擅长描绘当下的生活,笔墨师法古人。画儿有朴拙天真的样子,也细腻灵动,尤其喜画花朵、孩童、案头玩意等美好小景

· 少时起便在国内外举办画展,也出版自己的诗文画集、古琴与音乐专辑,著有书籍《只生欢喜不生愁》、《花与童》

· 创办了教授书画的【暄桐教室】、美育和文化工作室【小世界工作室】、基于中式文人审美的生活方式品牌【山林曦照】

· 在暄桐教室,提倡“写字是一种生活”,让许多同好借由书法的学习,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精进学习,也享受当下

· 致力于中国文人传统美学的转译与传播

· 爱生活,爱学习,爱玩耍~

林曦老师是我很敬佩的一位书画家,早慧、谦虚、努力,她自谦只是个“手艺人”而已。受她的影响,尤其是暄桐同学,正不断精进与蜕变,很多人对林曦的评价是:

有幸遇见林曦老师,是我的福气。

现在就缺这样的好老师,真正的师者

我心中的大先生。

林曦老师的课堂是目前为数不多传统学习和实践为一体的课堂,很感恩遇见。

……

下面转发来自网友“博一”对林曦老师的评价与认可(四),真实了解大家心目中的老师“林曦”。

暄桐文房挂着一幅“留餘”匾额。

林曦为人、为文、为艺,特点正是留餘。

她无论待人接物,还是演讲、作画、著书、行文,总是给人留有深广的余味。

中国艺术有一个“松”字诀。孙过庭的“神怡务闲”和林曦的“手忙心闲”正是他们创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松的本质是“有余量的从容”。

余裕徜徉在林曦文章的每一个角落。

一、化

《书法课》是林曦十年书法教学和数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五百多部参考书,加上她本人丰厚的学养,第一遍写出来就让美院老师人人说好的《书法课》,她竟然历时数年,重写四遍。她在做什么?她在“化”。我们知道,为文、为艺,贵在能“化”。所谓“百炼钢成绕指柔”正是“化境”之喻。她把古今高深晦涩的书法理论结合实践,消化融汇、发潜阐微。因为她“化”得很开、“化”得很透,所以,每个人都能在她朴实的文风中深深受益。《书法课》至今高居全国十大艺术类畅销书之列,可谓不负林曦这份良苦用心。

二、密

林曦的文字信息量很大。《花与童》、《写字爱生活》的隽语箴言其胜在精;《只生欢喜不生愁》的随笔长文其胜在密。

以“和情种们谈谈爱情”一文为例,全篇没有一端为指向、没有一段为主导、没有一理之凸显、没有一言以总括;没有具体主线、却处处是主线、没有具体主题,却处处是主题。段段成理、字字成旨。将天下女性面对爱情时的种种情形、种种甘苦、种种际遇、种种情势、种种命运涵概其间、无有疏漏。让天下女性,每一个人都能在文章中自我映照、找到自己。文章别开生面,质朴无文。深闳缜密,烛照无遗。

三、轻盈

林曦行文,从来不作惊人语、从不疾言厉色、从不感慨喟叹;从没写过一句严重的文字、没说过一句沉闷的言语。总是把话说得很轻,总是平实简淡、洒脱轻盈。

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之旨正是这种自在轻盈的生命状态。

林曦总能站在笔触之外“俯视”自己。所以,既能天高海阔、信手拈来,又能深文周密、巨细无遗。因为她“化”功通透深密,故能在在平实、在在轻盈。冲和简淡、挥洒自如。

林曦说“生命是全息的,任何一个局部之中都蕴含整体”,亦是她文字的真实映照。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留餘,是林曦智慧深处的创见与实证!

看到网友的分享,忍不住二刷林曦老师的《书法课》,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零基础开始学习书法的导览手册,更是一本以书法为钥匙,从技艺到生活,带你倾听、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学之书。

最后声明一下,本文部分为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