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艺坛人物志—李课

 涤砚堂 2022-04-21

图片

【人物介绍】

李课 

字阿陀,持之,朴俟,甲子一丁;别署止斋,阿陀庐舍,甲丁画社主人,“新传统--非具象”甲丁画社中国画创作中心创始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贵州省中国画学会会员,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

“新传统--非具象”甲丁画社中国画国展创作中心主讲导师。


云贵山川铸艺魂—赏李课山水

文/王跃奎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副所长,青年艺术中心主任)

        李课出生于西南云贵高原,其家毕节与我故乡泸州毗邻,山川俊秀,云蒸霞蔚,孕其卓然思境。其作笔墨新颖,构图奇特,视角多维,境界雄阔,得山水新境,饱含性情,极具时代气息,乃当今画坛之青年才俊也。

        造型奇特,源于云贵山川气象与文脉,不拘传统,自造云石,将寻常物象夸张变异,造化在手,重构天地。笔墨鲜活,拓展传统,探索新迹,肌理与意象,形态与通感,皆发挥材料语言之张力,为自家山川与精神代言,传递自家气质与灵魂。构图多变,意象重组,以意造境,不拘一格,变化万千。左冲右突,出于机杼。设色大胆,色彩丰富,不限于东方色彩,力追心中意象,达于新境,不怪不俗。

       李课以己笔墨写自家山川,画云贵高原,唱家乡风骨,而得一方天地。道存器中,器为道言。李课借景抒怀,弘道矜善,亦如佛陀,一点一滴,默默耕耘。《周易小畜》言:“健而巽,刚中而志行。”李课勤奋笃学,孜孜不倦,已有收获,假以时日,必有大成,期之待之。  

                                               2021年中秋节


【获奖经历】

2016年作品《半空·半壑·半山村》获“'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首届贵州青年美术双年展”金奖。

2016年作品《林泉高致》入选“我爱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7年作品《林泉高致》入选“'陆俨少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7年作品《丝路系列之寻梦八荒》获“'悲鸿精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最高奖)。

2017年作品《天梯一》人选“'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第十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2017年作品《天梯二》入选“201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时代走向”。

2017年作品《丝路系列之圣域一》入选“第三届朝圣敦煌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7年作品《洪荒·圣域》获“'重温经典’第三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最高奖)”。

2017年作品《清凉地》入选“'翰墨青州’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作品《厚土·苍穹下》入选“'国风盛典’首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作品《高原·梦深处》入选“'生态龙岩·红色闽西’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作品《丝路系列之·梵音》获“'升庵诗画'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最高奖)”。

2018年作品《高原·高原》入选“翰墨神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9年作品《云上贵州·数据之巅》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贵州省美术大展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并推送全国巡展。

2019年作品《嫄·山魂》入选“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

2020年作品《存在·山水》入选“伯年国艺山水画作品展”。


【作品欣赏】

图片

《象·厚土之源 罔·圣城之光》   248x150cm

图片

《塬·山魂 》   240X160cm

图片

《围系列之云上乌蒙 》   300X190cm

图片

《大美毕节·扶贫攻坚颂之石门坎 》   240X145cm

图片

《梦里千秋岳 》   240X145cm

图片

《丝路系列之梵音 》   180x90cm

图片

《丝路系列之寻梦八荒 》   240X143cm

图片

《岁月·见证 》   240X160cm

图片

《家园 》   240X180cm

图片

《山中岁月》  69X36cm 

图片

《无上清凉》   96X46cm

图片

《霞过这边山  》   69X46cm

以下请横屏观看

图片

《迦叶度清风》   50*505cm

图片

《2020 春 》   248X880cm

图片

《大黔岭 》   50X550cm

图片

《黔地有我,我写故园》   62X248cm

图片

《南国春色》   62X248cm

图片

南地风韵》   62X248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