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溯源景观亭:回望亭影,还看今朝

 江南一鱼6jvvqc 2022-04-21

    我不知道亭究竟出现在何时,只是隐隐地记得秦汉以前有“十里设一亭”的古制,专供行人游憩之用。古人云:“道路设舍,以亭集行人也”,也许这就是最早所说的“驿亭”、“路亭”。

  历史记载难免缺漏,我相信计成所说,“亭者,停也”,也就是人们累了,需要休息的时候,找一个点,支几根木头,盖一个顶,就有了亭的诞生。有了亭,就有了许多优美的风景,有了许多难忘的故事,有了许多不同的心情……

    屈原因心灵疲惫而跑到亭里休憩,他一心报国,却遭谗言被放逐沅湘。有一天,屈原来到汨罗江旁的渡盘亭——也就是后来的独醒亭,心灰意冷,高呼:“举世皆浊我独醒,众人皆醉我独醒”。正在小憩的渔父听完此话,莞尔一笑,答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过后,划船而过,留给屈子无限的空间和无尽的思虑。屈子站在亭中,白衣飘飘,泪眼蒙蒙,欲哭无泪。渔父、亭子、江水…… 诗人去了,只有悲伧的呼喊在亭边久久回荡。  

  魏晋南北朝的人们,崇尚隐逸也许就是无奈之举。文人士大夫们在这种无奈中,逃到山林里,坐在亭子中,为了隐逸,为了解脱,为了畅饮,为了聚会,也为了山山水水本身——自觉与不自觉中——掀开了中国亭文化的裙角。两晋人第一次发现了有亭的快乐和诗意,于是用草书在《兰亭集序》中豪气冲天挥下了当时的潇洒。

Image

《兰亭修禊图》局部 明代 文徵明

    亭到了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停顿休息的地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标志,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试想当时,酒、墨、诗、文集于亭内;山、林、竹、泉散于亭周,诗人灵感顿发,豪情万丈。几杯黄酒下肚,脸已微红,墨已备就,纸已铺开,文思如泉涌。“取笔!”童子递过狼毫,“唰,唰,唰……”片刻,酒香和着墨香诞生了千古佳作——《兰亭集序》。

Image

《王羲之观鹅图》局部 元代 钱选

    唐代的人们,为了经商,为了求官,为了科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似乎忘了亭的存在。经过忙碌,经过打击,经过风暴,将何去何从?很多人选择了停驻,隐居山水亭廊之间。“亭瘠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这是白居易靠在夕阳斜照的亭栏上,捩着并不年青的胡须,半眯着双眼,看亭前落日含情,春光明媚。“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当樽酒,四面芙蓉开”这是王维和好友裴迪坐在亭里喝酒、对诗、画画、赏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人生因亭而延续。

Image

《湖山春晓图》 五代 巨然

    宋朝人与亭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朝代都要亲密。

    苏东坡一生四十余年的官场生涯,基本上是在统治集团内部复杂而又激烈的党派斗争中度过的,“乌台诗案”的发生不可避免。经过政治动乱,苏东坡暂时忘却权力,躲进西湖,走进小亭,画竹写诗做文,与纷扰来了个“一刀两断”。在苏东坡这时的世界里,亭已成为了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在《喜雨亭记》中写道:“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示不忘也”,忘记纷争,忘记名利,独忘不了那方小亭。“饮酒于斯亭而乐之”“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亭得天全”在他的眼里,亭已与自己的生命一起融于酒、融于诗、融于理、融于天地人神了。

    与苏先生一样爱着亭,并从其中找到灵感与快乐的人是欧阳修。

    欧先生早年仕途顺利,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后因谗言,贬之滁洲。在滁洲的日子,他在峰回路转的山路上,在酒酣之乐的亭子中,朝而往,暮而归,自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人生短促,天地无限,当这短促面对着无限的时候,能够谈泊名利,醉于山水,也许是最好的去处。此时的欧阳修有什么呢,一个亭?一壶酒?一支笔?但他的潦倒盖不住他的才华,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比起在朝廷上写下的许多政论来,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也就传世,也就融化到无限中去了。

  历史始终会还你一个公正。此刻想起屈死于风波亭里的抗金英雄。遥想当年,岳飞调兵遣将,大举北伐,解放全国的时候,下令撤军的十二道金牌悄然而至,岳飞痛苦之极,仰天长啸“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小人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于风波亭。亭是人们累了休息赏景的去处,这里却成为岳飞冤血飞溅的地点。这个亭,这段历史,让人无语地难过……

  到了明清,亭的数量和质量空前——如颐和园的知春亭、西湖的湖心亭、梅园的六角亭、拙政园的得真亭、岳麓山的爱晚亭等,她们依旧承载着文化,流传着故事,记录着心情。

Image

《盆菊幽赏图》局部 明代 沈周

历史到了今天,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小区、街头,随处可见亭的身影,它承载着百姓的休闲,也丰富了城市的景观。

Image

  回望亭的起源与发展,她是一道风景、一篇诗文、一路心程的历史投影。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作者简介:

马南董,男,1984年1月,本科,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景观与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