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伽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平凡女子游书海 2022-04-21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中国有句古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当这样的时刻到来之时,都会出现群雄逐鹿,英才尽出的场面。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虽然在社会秩序上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时期,却是英才最多的时期。比如诸子百家,比如“既生瑜,何生亮”,比如当时留下来的思想经典。

时隔两千多年,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依旧不失为一种精神食粮。

除了这两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也是这样的时期。那个时候,中国的政治是混乱的,社会是痛苦的,但是精神是自由的,是解放的,也是充满智慧的。

留下来的遗产中,保存至今让人震撼的就有“龙门石窟”,它建于魏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后来几个朝代的营造,成就了这座具有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如此壮观,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少见。

或许政治上的动荡,反而是激发了人们的智慧。那也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交流,让文化激荡出更多的火花。

而精神的自由,故而在那个社会出现了更多英才。比如《猎天下-洛阳伽蓝》这本书中讲到的南梁关中侯陈庆之,他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他率领七千梁军北伐,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皆克,创造了与韩信比肩的战绩。

《猎天下》这部书籍,是作者历时十五年,用百万文字生动再现从南北分裂,到后来隋朝建立,终结乱世这一历史时期中,天下英才猎取天下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是一部史诗级的历史小说。

历史涛涛向前,太多的风流人物或许曾经都是昙花一现,或者只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一笔带过。但是,回到他们那个时代,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能人。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1 朝代更替频繁,其实奉行的是“能者居之”的法则

纵观我们的历史,每一个朝代的更替,这背后都是在呼唤有能力的人来带领一群人向前走。

从远古时代的尧让位于舜的禅让制,其实推行的就是一位有才能的人。后来的夏被商取代,商被周取代,直到后来的秦朝的统一全国等。每一个朝代的最后的君主,几乎都是能力不足,政治混乱,民不聊生,战事四起。所以新的领导者便是在这些“乱”中被推出来了。

历史来到汉末的魏晋南北朝,中国的社会走到最混乱,人民生活最痛苦的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朝代更替,政权更迭,君王易主,几乎都是一瞬间的事情。

而《猎天下-洛阳伽蓝》这本书讲到的便是北魏的新帝元子攸即位之后的故事。从他成为尔朱荣的傀儡皇帝开始,到他的至亲被杀,最终堂亲元颢向敌国借兵,一路以复仇为名,最终把元子攸赶下皇位,短短不过一年之间。

这一年,世界经过了几番征战,社会的格局又经过了几番改变,一座城池的建立,又一座城池的被摧毁。一番势力招募了多少新兵,又在一场战争中折损了多少人。滚滚历史走过,我们无从得知。

而天下,终究是天下人的天下。当一个人身居高位,没能为他的百姓,民众创造更多的福祉,那么最终还是会被天下人放弃。

中国的古代,承袭各种制度,尊卑长幼十分明晰。这些都是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而制定的。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敌不过一位“能者”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元子攸被推上了皇位,但是他也只是坐在那上面,只有象征意义。真正的国家权力都是掌握在扶他上位的将军身上。所以,他并没有因为坐上龙椅而变得珍贵,反而成了笼中鸟。他娶了不喜欢的人,放弃了喜欢的人。他害怕那位扶他上位的将军,但又不得不依赖于他。他也有文武百官,但是他不知道该信任谁。

甚至最后,元颢攻入洛阳之时,他鸣鼓请百官议事,结果没人来,反而去开了城门。

古人用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非要到达某个位置,一定要有配得上那个位置的能力。不然的话,你还不如去做田间那一农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个画面一直出现在元子攸离开皇宫之前的脑海里。但是,说什么都没用了。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2 并不是每一个古代女子都想嫁入深宫内苑的

前面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极度自由、极度开放、极度热情,同时又是极度智慧的时代,这样的自由的精神状态,不仅在男子身上会出现,在女子身上也有。

而这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非常有名的便是孝文帝拓跋宏推行汉化,迁都洛阳。这一举措更是把民族大融合推上一个台阶。这也使得民众的思想更加开放与开化。既有汉文化的礼教与严谨,也有少数民族的开朗与豪放。

就像书中的提到的两位女子尔朱歌和明月。尔朱歌是尔朱荣的女儿,在上一任皇帝在位的时期,她便嫁给了当时的皇帝为妃子,目的当然是为了家族的荣光。

后来,新皇登基,他的父亲用他的权力让新皇册立她为皇后,目的依旧是为了家族荣光。古代的女子,能走到“母仪天下”的位置,是很多女子梦中的追求。

但是,在尔朱歌的眼里,皇城是牢笼,她追求的是草原上的自由自在。她不止一次说到她不想当皇后,奈何还是没能逃出家族的命运。

她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也把希望寄托在所爱的人身上,期待着他们要么放了她,要么就带她离开,做一个普通人。奈何,她的期待敌不过当时男子的追求。

而另一个女子,明月,原本与新皇元子攸行过六礼,已经是元子攸名正言顺的妻子。后来,世事多变,她的丈夫娶了另一个女子为皇后,她却被封为淑妃。还没当上妃子,就被皇后的亲爹囚禁起来,而皇帝却一直没来救他。

慢慢地,失望地等待之后,她放弃了对皇帝的期待。最终洒脱地离开。

所以,在这两位女子身上,看得出当时他们的精神确实非常地洒脱和快意,敢爱敢恨。这在很多女子身上,很难看得到这样的特质。

今天的女子回看他们当时的选择,不得不佩服,他们确实很勇敢。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3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猎天下-洛阳伽蓝》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陈庆之。书中有句话便是对他的描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谁能想到,一个平平无奇的伴读,多年后居然成了那个朝代的名将。

陈庆之原本是梁武帝萧衍的书童,陪读的过程中熟读兵书,并且了然于胸。十七岁跟随萧衍大战,排兵布阵,奋勇杀敌。后来助萧衍夺得天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

身为汉人,他原本的想法就是驱除索虏,恢复汉家天下。所以他才敢率领七千梁军送元颢回都,并且用他的智慧打下了历史上几场有名的战役。

在元颢称帝,夺回帝都之后,他也开始对自己的处境和现实有了更多的思考。而思想上的升级,是在阿闍梨带他去看了龙门石窟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些年,魏朝一直都在推行汉化,他想让天下恢复汉人天下,殊不知,之前的索虏早就成了汉人。

因此,这又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新的思考,未来的他又该坚持走什么样的路呢?

当时的时局,天下未定,尔朱荣只是一时兵败,却仍有卷土重来的能力。他与新主元颢之间是君是友还是敌的关系,都是他攻入洛阳之后该面对的事情。

但是,至少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件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是一颗沉淀过的金子。他没有不凡的家世,也不是天赋异禀,都是靠着他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把他的能力展现出来。

而在那个时候,普通人能有发光的机会,也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是比较开明的。

因为开明,所以英才辈出。他们也不怕被打压,他们也有胆量让自己不停地发光发热,他们也有胆量让自己成为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

每一个朝代,都有有才能的人出现,每一个有才能的人,都是那个朝代的独领风骚的人物。也正是有这样的一群人,中华文化才能如此璀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