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望之石》:广告营销如何让一颗石头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04-22

《欲望之石》首版于2006年,中文版近29万字,分为10章,作者遍访非洲的矿区,印度的打磨厂,钻石界巨头戴比尔斯公司,探寻一颗小小的钻石背后,所蕴含的汗水、欲望以及谎言。本书出版后,被评选为“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

  

第一、钻石是怎么成为爱情与婚姻的象征的?

1. 钻石诞生于地幔中,随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被带到地表。它最早被发现于2400年前印度的克里希纳河附近,17世纪被法国商人带到欧洲,成为王公贵族的新宠。

2.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钻石巨头戴比尔斯掀起一轮轮广告攻势,让钻石逐渐确立了浪漫代言人的地位。

⑴ 1938年,戴比尔斯找到了美国广告商艾耶父子广告公司,想在美国人,尤其是几百万美国中产阶级的心中,为钻石找一个新的定位——让钻石与浪漫之爱无法分割。这一阶段诞生了“钻石恒久远”这个广告词。

⑵ 买钻戒对男性意味着承诺自己将忠于婚姻。男性是购买钻石的主要客户,占到了购买者的90%。

⑶ 对于女性,艾耶广告通过好莱坞,向她们宣传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⑷ 20世纪60年代,性解放运动让“钻石是婚姻的必备品”受到挑战。戴比尔斯的应对策略是赋予钻石新的故事和象征意义,让它同时代表忠贞与性解放,传统与新思潮。

3. 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戴比尔斯在日本生造了“男人需要钻石才能结婚”的文化。

⑴ 1966年,戴比尔斯在日本的广告攻势开启,鼓吹钻戒是西方性感与成功的象征。

⑵广告还告诉年轻的职场男性,要想让自己的新娘幸福,得用三个月的薪水去买钻戒。但这个数字各国存在差异。在美国,大概是两个月薪水;而英国男性只愿意花一个月薪水买钻戒。相比之下,日本人的期待值最高。

⑶ 1966年,日本只有不到1%的新娘收到钻戒。到了1991年,日本将近9成的新娘收到了钻戒。日本也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市场。

第二、钻石为什么这么贵?

根据行业数据,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钻石储量为25亿克拉,钻石并不稀有,但戴比尔斯让钻石变得稀有。

1. 控制钻石产量,人为制造稀缺性。

2.通过“看货系统”控制钻石的流通和价格。

3. 编制钻石的爱情神话来减少钻石的流通。

4. 打击偷窃和走私。

第三、钻石背后有哪些血汗故事?

1. 血钻。血钻指的是用来资助非洲内战的钻石。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市场上4%-14%的钻石都是血钻。

2001年,“金伯利流程”出台,规定任何出口钻石的国家,都必须证明钻石并非产自战区。但这并无法阻止战区的钻石通过走私进入邻国,成为合法的钻石销往欧美。

2. 印度钻石打磨业。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1997年估计,印度的打磨业中至少有一成是童工。一家钻石厂的主管告诉作者,每次有关部门去检查的时候,老板就会把童工们藏起来,这名主管还估计,苏拉特的劳动人口中,约有2成是未成年人。

第四、近年来,钻石业有什么新变化?

1.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发现了阿盖尔矿区,37年间总计生产了9.65亿克拉的钻石。澳大利亚人改变了人们对钻石的认知。他们把棕色的钻石打上了“香槟钻”和“白兰地钻”的标签,宣传钻石不再是明星或中产阶级新娘的专属品,每个有工作或者手里有余钱的人,都可以拥有一颗香槟钻。

2. 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的西北地区发现了钻石矿床,很快加拿大就成了世界第三大钻石生产国。加拿大的钻石商着重强调该国钻石的纯净和优雅,与“血钻”截然不同。

3. 俄罗斯科学家发明了用碳粉制作钻石的方法。这个方法已经在美国、东欧等地得到应用。

4. 戴比尔斯开始专注建立已有品牌的奢侈商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