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PDM到PLM 十年回顾与展望 – 东西智库

 一点进步 2022-04-22

第一个5年:新概念的提出和统一

1997年,第一个PDM行业标准颁布之后,各大厂商纷纷通过收购各自完成在PDM领域的布局,推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PDM产品,在这种情况下,PDM这个标准和概念已经无法准确的描述PDM软件产品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因此各个厂商开始推出能够描述自己产品功能和应用范围的新概念。

1999年,世纪之交,注定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年代。如今PLM领域许多重要的概念,都是在这一年被提出。

作为PDM领域的领导厂商,SDRC在1999年提出了PKM概念。所谓PKM就是产品知识管理(PKM – Product Knowledge Management)。PKM强调在PDM系统中对产品生命周期内所管理的产品信息有意识地进行分析、优化和组织,使之能够在新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得到重复利用,进而上升为企业的产品知识,形成企业的智力资产。PKM的核心是“把信息变成知识,用知识指导创新”。

同样是1999年,Aberdeen提出了CPC概念。CPC即协同产品商务(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CPC所倡导的是一种依托因特网技术的新型的软件与服务,它把产品设计、工程、制造、原料采购、销售、营销、现场服务以及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全球知识网。CPC支持B2C和B2B运作,能让离散型制造商大大改善他们的核心过程,让其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CPC概念得到了PTC的认同,并将其作为其产品的核心概念进行推广。

在这一年,PLM领域另外一家著名的研究机构CIMdata提出了cPDM概念。cPDM是协同产品定义管理(collaborative Product Definition management)的简称,它所倡导的是一个提供了产品数据管理、协同、可视化、协同产品商务、企业应用软件集成、零部件供应商管理等一整套结合了最佳实施过程与相关技术的整合方案。与CPC类似,cPDM让企业在与时俱进的电子商务环境中,更有效地进行产品创新,尽快把有利可图的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概念得到了当时的UGS认同,被其作为产品和核心概念推广。

出了这些概念以外,还有一些厂商提出了其他的概念,包括:产品信息管理(PIM- Produ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总数据管理(TDM- Total Data Management)、技术数据管理(TDM- Technical Data Management)、技术信息管理(TIM- Techn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工程数据管理(EDM- Engineering Data Management)、企业数据管理(EDM- Enterprise Data Management)等。各个厂商都试图领导21世纪的发展趋势,PLM领域再一次陷入纷争。

还是在1999年,美国著名的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BCG)旗下的AMR research PLM研究主任Michael Burkett认为:“许多公司重视新产品的即时上市,而没有认识到规划、供应链准备和制造的重要意义,没能在这方面为新产品的批量生产提供支持。”因此,他创造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这个专业名词。

图10. PLM是众多概念的集大成者

PLM的概念实际上是前文所述所有概念的集大成者。根据AMR research 的定义:“PLM是一种技术辅助策略,它把跨越业务流程和不同用户群体的那些单点应用集成起来。与ERP不同,PLM将不会成为与某一软件厂商紧密集成的系统。PLM不会废止已有系统,它将使用流程建模工具、可视化工具或其他协作技术,通过一定的语义来整合已有的系统。PLM的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应用部分:其一,PDM(产品数据管理),起着中心数据仓库的作用,保存产品定义的所有信息;其二, CPD(协同产品设计),让工程师和设计者使用CAD/CAM/CAE软件以及所有与这些系统配合使用的补充性软件,以协同的方式一起研发产品;其三,PPM(产品组合管理),它是一套工具集,为管理产品组合提供决策支持;其四,CNM(客户需求管理),是一种获取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意见,并且把它们集成到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的软件。”

PLM的概念的诞生可谓生逢其时。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基于电子商务热潮提出的CPC概念和cPDM概念的可行性让消费者产生强烈质疑。同时PLM概念没有党同伐异,是所有概念的集大成者,因此一经提出,就获得一些专业分析机构和软件厂商的认可,这里面就包括达索和UGS。

2001年,SDRC被EDS收购,PKM概念也随即被束之高阁;PTC在坚持了几年的CPC概念之后,也终于抵抗不住舆论压力,2004年转而投向PLM的怀抱。

PLM概念也包容了ERP的部分内容,这也引起了ERP厂商的兴趣。2000年,Infor开始推出自己的PLM产品,而伴随着90年代末的电子商务热潮,SAP也推出了其基于互联网应用的MySAP.com套件,其中就包含PLM模块。

第二个5年:市场分化和再度洗牌

PLM这杆大旗下,将所有提供产品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厂商一网打尽的同时,同质化竞争开始逐渐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于是,新的一轮洗牌开始了。

2005年8月,PTC以1.9亿美元收购了“动态企业发行”软件供应商Arbortext。Arbortext让PTC的PLM系统拥有了强大的文档处理能力,从而使得一些非PLM领域传统关注的行业也可以应用PTC的PLM解决方案。

2006年3月,达索以4.0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atrixOne,并很快将MatrixOne融入到其ENOVIA解决方案当中。

2007年1月,SIEMENS斥资35亿美元收购了UGS,UGS公司的经营活动将归属西门子自动化和驱动集团(A&D),并改名为SIEMENS PLM Software。

2007年5月,Oracle宣布以4.95亿美收购Agile Software,不过Oracle并没有整合产品线的打算,Agile目前还是以Oracle的子公司的身份独立运营。

至此,PLM领域的最新格局基本确定。

在完成了收购和重组之后,各个PLM厂商也开始梳理各自的产品线,形成各自的PLM解决方案。

图11. 达索的EVOVIA解决方案

图12. SIEMENS PLM Software的Teamcenter解决方案

图13. PTC一直倡导的PDS解决方案

图14. Oracle的Agile解决方案

图15. SAP的SAP PLM解决方案

 PLM未来发展趋势一:向纵深挺进

通过PLM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PLM概念与PDM相比,在两个方向进行了扩展。

首先是软件系统,PLM除了传统的3C(CAD/CAE/CAM)以外,还涵盖了ERP、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软件系统,以产品数据为核心链条,将这些系统有效链接在一起。

其次是应用范围,PLM摆脱了PDM主要是由技术研发部门应用的束缚,将应用范围向前扩展到需求管理、向后延伸到大修维护。

图16. PLM是PDM的延伸和拓展

2005年,当时还叫UGS的SIEMENS就开始于Synapsis展开合作,将Synapsis环境材料集合和报告系统EMARS融入到Teamcenter当中。虽然EMARS重点是在产品设计阶段的环保合规性管理,但是EMARS本身具备一定的废弃回收拆卸报告功能。

2007年10月,SIEMENS PLM Software发布了基于SOA架构的Teamcenter 2007,这个版本的Teamcenter,是Teamcenter enterprise和Teamcenter engineering走向融合统一的标志,同时,在这个版本中,我们看到了CNM(客户需求管理)模块的身影。

2008年4月,SIEMENS PLM Software又发布了Teamcenter MRO(产品大修维护)解决方案,应用范围扩展到了产品大修维护。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Teamcenter的应用向前拓展到了客户需求管理,向后延伸到了产品大修维护和废弃回收拆卸管理,通过与其他的管理系统紧密集成,Teamcenter具备了一个现代PLM系统的雏形。

PTC也不甘示弱,2008年12月,PTC干脆将Synapsis收入囊中,并马上推出了融合了EMARS的Windchill 9.1。

2009年7月,PTC又推出了Windchill RequirementsLink模块,使得Windchill也具备了获取和管理客户需求的能力。

基于PLM的概念定义,我们发现,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源自于CAD厂商的PLM系统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PLM的概念所定义的所有业务范围,但是已经具备了一个雏形和平台,假以时日,这些PLM软件一定会在企业中绽放耀眼的光芒。

相比较之下,作为SAP Business Suite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SAP PLM出了具备一定的产品数据管理功能之外,还可以与SAP Business Suite中的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这样一来,SAP PLM就具备了从从最初的产品构想,到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直至产品服务全过程的管理能力。因此,CIMdata曾经评估认为,SAP PLM从功能角度出发,是最符合PLM这一概念定义的软件产品。

不过SAP PLM也有不足。作为ERP厂商开发的PLM系统,SAP PLM非常关注设计BOM和制造BOM的管理和转换,因此事实上SAP PLM的主要功能模块主要还是为生产制造服务,其核心还是ERP。而PLM则完全是从产品的角度去串联企业的业务,其核心是C4(CAD/CAE/CAPP/PDM)。

4.2 PLM未来发展趋势二:向社区发展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太快”,这边厢PLM还在发展,那边达索就提出了PLM2.0的概念。

PLM2.0的目的是将PLM的应用延伸到消费者、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希望将企业与消费者、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融入进来,进行互动,使得PLM系统能够完整地反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和产生过程,使产品能够更好地反映客户的需求,更好地赢得市场,且能够更加符合环保和绿色制造的要求。PLM2.0提供的逼真体验让客户介入产品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设计工程师还是客户都可以创建产品 IP。

是想一下,一款手机,还没生产出来,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它的虚拟样机,并进行体验,你甚至可以跟远在千里之外的设计人员进行在线互动,提出你的修改意见,这将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图17. 达索提出了PLM2.0概念

事实上,PLM2.0可以看做是Web2.0的一种延伸应用。与Web2.0一样,PLM2.0强调在线体验和互动。

虽然PLM2.0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世人所瞩目,但是事实上将社区的体验和互动性引入到PLM当中却并非达索独创。

在2005年,当时的UGS就将社区的概念引入到Teamcenter 当中,其主要的途径是提供一个Community Collaboration(社区协同)模块通过与微软的SharePoint集成来实现在线的发布产品的三维模型、社区互动等功能。

2009年7月,PTC发布了它的Windchill ProductPoint。这是一个跟PTC旗下的Pro/E、MCAD紧密集成的协同工具,无独有偶,Windchill ProductPoint也是通过与SharePoint集成来实现社区的功能。

图18. PTC的Windchill ProductPoint也是一种社区互动

“世界是平的”,PLM走进社区,会让PLM的用户更为接近客户,也会让客户更为贴近制造企业。

4.3 PLM未来发展趋势三:向广域扩张

PLM只能用在离散制造业么?如果现在还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对不起,你Out了。

2006年,PTC推出了面向服装、鞋类行业的PLM产品:FlexPLM。FlexPLM是一种直观的、可拓展、可配置、基于web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服装、鞋类企业进行颜色、季节样式、产品系列规划、材料及供应商等方面的管理。

图19. PTC的FlexPLM是服装制鞋行业PLM的佼佼者

SIEMENS PLMSoftware的Teamcenter和达索的Martix One也有类似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觉得利用PLM管理服装、鞋类行业还不算什么特别新奇的话,那么当你看到Agile的生物医药行业的解决方案,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是的,您没有听错,世界著名的制药企业德国拜耳就正在使用Agile的这套解决方案。

图20. Oracle的Agile生物医药行行业解决方案

起源于离散制造业的PLM系统,管理起软件代码来,总是显得捉襟见肘,不要紧,SIEMENS PLM Software想到了好办法,那就是跟IBM的Rational集成。

图21. Teamcenter具备一定的程序代码管理能力

 

5 后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提到对PLM领域的回顾和分析,就不得不提到Gartner和它的Magic Quadrant(魔力象限)。Gartner每年都在关键领域对主要厂商进行定位,采用的方式是“魔力象限图”。魔力象限的四个象限依次分别为领导者(Leaders)、挑战者(Challenger)、有远见者(Visionaries)和特定领域者(Niche Players)。在PLM领域,魔力象限已经成为广泛任何核引用的行业分析工具。我们通过分析近十年的魔力象限图就可以看到这十年PLM领域的风云变换。

图22. 近10年的Gartner PLM Magic Quadrant

通过对比这从1999年到2008年的四个不同阶段的魔力象限图,我们不难发现:

SDRC和它的Metaphase在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是PLM行业唯一的领导者,而那个时代,曾经有几十家PDM供应商从事相关的开发和服务;

如今的三大PLM厂商:达索、SIEMENS PLM Software和PTC通过收购,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领导者地位且一直保持至今;

以SAP、BAAN为代表的ERP厂商,一直在向传统的PLM厂商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Autodesk一直是这个领域最有利的挑战者之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经过两轮的洗牌,目前世界PLM领域的大体格局已经基本确定,但是PLM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概念,社会在进步,用户的需求也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换而变化,如果下一个十年,我们再调出魔力象限,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注:本站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未网友或机构投稿分享,如有宣发需求或侵权请联系dongxizhiku@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