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PDM到PLM 十年回顾与展望 国外PDM篇

 昵称43998645 2023-03-03 发布于上海

编者按:在《从PDM到PLM十年回顾与展望 CAD篇》中,e-works回顾了CAD的发展历史。之所以先回顾CAD的发展历史,是因为PDM的发展与CAD的发展息息相关。正是CAD的大量应用,使企业认识到了与产品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才使得PDM技术得以应用发展。下面,e-works将带您回顾产品数据管理(PDM)的发展历史。

1 第一个十年:CAD的文档管理模块

    上世纪70年代,CAD尤其是三维CAD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了80年代,包括洛克希德马丁、GE、波音在内的大型企业都广泛应用了CAD系统。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非常复杂,技术研发人员分布在全球各地,如何管理数量庞大的产品数据特别是CAD数据,成为这些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

    由此,各个大企业支持的CAD/CAM厂商开始通过在自己的CAD系统中增加文件管理模块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I-DEAS Data management模块 和CATIA中的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模块一直保留到现在。

    还有一些厂商在自己的CAD上开发了一些小插件,来满足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的需求,比如PTC的PRO/INTERLINK。

    严格来说,这个时代还没有产品数据管理的概念,各个厂商在各自的CAD上开发的数据管理模块,只是为了解决集中存储和快速查询的问题只能管理单一的CAD数据,既无法实现开发流程的管理更无法实现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流。但是这个功能,一定程度的缓解了这些大型企业对产品数据管理的强烈需求。

2 第二个十年:PDM高速发展

2.1 90年代上半叶:百花齐放

    上世纪80、90年代,各个PLM厂商主要为几个大型的企业提供服务。随着企业信息化理念及技术的进步,CAD的数据管理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PLM供应商们开始着手开发独立与CAD之外的,具有品数据的管理能力、对产品结构与配置的管理、对电子数据的发布和更改的控制以及基于成组技术的零件分类管理与查询等功能的PDM系统。

    在这个期间,具有现代意义的PDM系统已经形成,比较典型的有IBM的ProductManager,HP的WorkManager,UGS(现SIEMENS PLM Software)的IMAN,SDRC的Metaphase,CV的Optegra、Workgroup以及Technology的CMS、EDAS的Matra Datavision 、Baan的iBaan PDM、think3的thinkteam等。

    在90年代上半叶,很多软件公司都看到了PDM行业的发展潜力,各种类型的PDM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起来,并与一些老牌的CAD供应商争夺市场份额。与UGS、SDRC关注传统的汽车、航空等这些传统制造业不同,这些公司往往只开发销售某个特定行业的PDM产品。

    这里面比较典型的是MatrixOne和Agile。这两个软件是专门为电子制造业设计供应链标准模式的PLM(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厂商。在很短的时间内,MatrixOne和Agile就拥有了飞利浦、西门子、ABB这样重量级的客户。

    还有一些中小的PDM产品也在飞速发展,比如Smarteam。1995年,以色列成立了一家名为SmartSolutions公司,开发出一种针对快速成长型的离散制造企业的PDM产品——Smarteam。由于当时大多数PDM产品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部署周期一般需要2~3年,因此宣称能够在6个月内部署实施完成的Smarteam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PDM开始分为两大流派:以UGS和SDRC、CV为首的,与自己的CAD紧密集成的PDM产品和以IBM、HP、MatrixOne、Aglie、Smarteam为代表的独立开发的PDM产品。PDM需要不需要与CAD尤其是三维CAD紧密集成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

    不过,也就是在1990年,CAD领域的巨头——Autodesk做出来一个战略性的决策:成立多媒体部,推出了第一个动画工作――3D Studio Max软件。从此,Autodesk这个CAD领域的巨头,开始走上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2006年,Autodesk收购了Alias和它的Maya,以年收入15.232亿美元位列全球软件公司500强第39位。而此时,它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处于第33位的Adobe。

    这个阶段的PDM可谓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2.2 90年代中叶:SDRC和Metaphase的辉煌

    如果非要给这些PDM供应商排一个座次,SDRC和它的Metaphase应该上世纪90年代PDM产业中当之无愧的王者。而将SDRC和它的Metaphase推向这个宝座的,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1993年,福特汽车公司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福特2000年”长远发展规划,决定彻底改造自己的计算机应用状况。福特的目标是:一个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从目前的36个月缩短到18个月乃至12个月;新车开发的后期设计修改减少50%;原型车制造和测试成本减少50%;投资收益提高30%。

    福特希望用一个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成起来,融汇到一个遍布全球的公用数据系统之中,即C3P(CAD/CAM/CAE/PDM)。这是C3P概念在整个业界第一次正式提出。而福特提出这个概念的起因,也与目前中国众多的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如出一辙:福特自己拥有一个管理系统——PDGS,同时福特还应用了UG、I-DEAS、Pro/e、CATIA在内的众多CAD软件,福特下决心以C3P为标准,在全球CAD行业中选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高度集成的核心式主流软件系统,实现一致性的设计/分析/制造数据表达。

    以福特当年的财力,完全有能力自己开发一个系统,但是福特很清醒:我们是早汽车的,不是做软件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福特开始大规模的进行选型。福特的这种清醒一直延续至今,它使得福特成为金融危机之下,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厂商仅存的硕果。

    福特选型的消息传出,世界几大PDM厂商蠢蠢欲动,其中付出最大的是PTC,它为了争取到福特的合同兼并了三家主要的汽车工业造型软件(Alias-Wavefront、CDRS、ICEM-Surf)之一的CDRS;同时为了增强CAE方面的功能,又购买了RASNA公司,将它的分析软件集成到Pro/E当中。

    但是SDRC凭借I-DEAS和Metaphase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先进的产品构架,获得了福特的垂青,成为福特的战略合作伙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SDRC在PTC提出了参数化建模思想之后,又提出了变量化技术,变量化技术既保持了参数化技术的原有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的许多不利之处。I-DEAS成为众多CAD供应商中,第一个全部重写了CAD的厂商(重新开发一套CAD系统需要数亿美元的资金投入,1999年,达索重写了CATIA成为第二个重写CAD的厂商)。

    从此开始,SDRC和Metaphase开始称霸全球汽车制造业,从1995年福特第一个应用Metaphase开始到1997年短短2年多时间,包括日产、雷诺、奔驰、马自达、丰田、本田、克莱斯勒、现代、塔塔、米其林、固特异在内的众多汽车主机厂和零配件厂商开始实施应用Metaphase。

图1. Metaphase在马自达的应用  图1. Metaphase在马自达的应用

图1. Metaphase在马自达的应用

    但是不幸的是,虽然Metaphase的连战连捷,SDRC却陷入了财务丑闻。1997年,SDRC因虚报了1992年至1994年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刻意抬高股价,数名高管被美国证监会罚款,同时公司还向受影响的股东支付了3750万美元的赔偿。这一财务丑闻并未影响客户购买实施Metaphase的热情,到1999年,PDM并发用户超过1000个节点的企业,91%都选择了Metaphase。

图2. Metaphase一度占据91%的高端市场

图2. Metaphase一度占据91%的高端市场

    在SDRC被EDS收购并与UGS重组之后,Metaphase改名为Teamcenter Enterprise,成为UGS(现SIEMENS PLM Software)PLM整体解决方案Teamcenter系列中的一员。而Teamcenter的主要竞争对手——PTC的Windchill事实上也Metaphase有一定的关系——Windchill最初的设计者James Heppelmann曾经是Metaphase的首席技术官。跟其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产品架构一直延续至今。


如有任何看法或投稿请联系 MSN:liangxi1122@hotmail.com;QQ:85557991分页

2.3 90年代下半叶:收购风起云涌

    随着CAD的逐渐普及,PDM的市场也迅速发展,根据CIMdata的统计,1995年全球PDM软件与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84亿美元,1996年更是高达8.50亿美元。现在活跃在市场上的较为知名的PDM产品和供应商,大多都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仅美国本土,保守估计就有上十家厂商在开发面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需要的PDM系统。这里面既有IBM、HP这样,以硬件作为主打产品的IT厂商,又有Baan、Infor这样以ERP为主打产品的IT厂商,还有类似Agile Software、 Windchill Technology(该公司于1998年被PTC收购,PTC以此为基础,发展出CPC PLM解决方案)这样的针对特定行业进行开发的IT厂商。

    纷乱无序的竞争,导致客户面对PDM这一新生概念时,茫然无措。1997年2月,由OMG组织牵头,IBM、SDRC、PTC等厂商参与制订的PDMEnabler标准草案发布,被认为是PDM行业走向繁荣的标志,而1997年也被认为是PDM正式诞生之年,也同时意味着,PDM行业新一轮洗牌在即。

    事实上,欧美的资本市场非常成熟。三五个人,开发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产品获取一定的市场,就很容易被大公司看重并卖一个好价钱。美国IT业的“车库文化”(苹果、微软等很多知名IT公司,最初都是从自家的车库开始起步)就是基于这样的资本土壤发展起来的。

    前面提到的Metaphase其实也是SDRC收购而来。最初的Metaphase Technology公司成立于1992年,后被SDRC收入帐下,成为SDRC的一个部门,凭借SDRC雄厚的财力和超强的技术能力,Metaphase才一步步迈向巅峰。

    在上世纪90年代风起云涌的收购浪潮中,UGS(现SIEMENS)的发展过程可谓是一个典型代表。

    1969年,一家名为United Computing 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托兰斯市成立。这家公司的发展一直不声不响,一直到1973年United Computing 公司从一家叫 MGS 的公司那里购买了 ADAM(Automated Drafting and Machining)方面的软件代码,开始研发软件产品 UNI-GRAPHICS,并在1975年时正式命名为Unigraphics(简称UG)。事实上,UGS这家公司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1976年United Computing 公司被美国麦道飞机公司(McDonnell Douglas Co.)收购,成为其一个下属的一个团队Unigraphics Group。在得到了麦道的鼎力支持后,Unigraphics Group的发展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1987年,通用将UG作为其 C4(CAD/CAM/CAE/CIM)项目的战略性核心系统,进一步推动了 UG 的发展。

    到了1991年,麦道旗下的Unigraphics Group已经发展成为了通用的核心战略合作伙伴。此时,通用提出收购Unigraphics Group,而此时的麦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也愿意卖掉这个非核心业务。因此在这一年,Unigraphics Group被并入通用旗下的EDS(创建于1962年,1984——1996年属于 GM,2008年5月被 HP 收购)。被称为EDS UG。

    到了1998年,EDS UG 并购 Intergraph 公司的机械软件部,成立 Unigraphics Solutions Inc 这个 EDS 的子公司,UGS 这个公司名第一次出现。而Intergraph 公司的机械软件部最广为人知的产品,就是SolidEdge。

    这里需要插一段关于Intergraph的介绍,这也是一家CAD领域声名显赫的公司。在那个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尚未分开的年代,它曾经是IBM的强大对手,是最早设计研发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五大厂商之一。在80年代后期,Intergraph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图形显示芯片和工作站上,但是并未获得市场成功。2000年,Intergraph将芯片生产线卖给了3DLabs,工作站生产线出售给SGI,就此宣布倒闭。

    2001年9月,EDS 公司有意收购SDRC 公司。但是受限于美国反托拉斯法案的限制,EDS只能先放弃一部分UGS公司的股权,使其获得独立法人资格。收购SDRC完毕后,再用现金回购 UGS 公司股权,将 SDRC 与 UGS 组成 Unigraphics PLM Solutions 事业部。UGS 暂时从历史上消失了,而SDRC则永远消失了。

    时间一晃到了2003年3月,Unigraphics PLM Solutions 事业部被3家公司以现金支付方式从 EDS 公司收购,成为独立的 UGS 公司。

    4年后的2007年1月25日,西门子将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UGS 公司,4月27日,欧盟委员宣布批准西门子对 UGS 公司的收购计划,从而完成了针对该交易的标准反托拉斯审查。5月11日,西门子完成对 UGS 公司的收购,UGS 公司从此将更名为“UGS PLM 软件公司”(UGS PLM Software),并作为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Siemens A&D)的一个全球分支机构展开运作。

    UGS(现SIEMENS PLM Software)的发展历史,可以看成是PLM厂商从60年代到如今并购与被并购的活化石。

图3. SIEMENS PLM Software的发展史

图3. SIEMENS PLM Software的发展史

    通过并购,SIEMENS PLM Software获得了Metaphase这样世界顶级的PDM系统,结合自己的IMAN一起构成了Teamcenter PLM解决方案,一举获得了PDM领域领导厂商的地位。

图4. Teamcenter的产品路标

图4. Teamcenter的产品路标

    作为三维CAD参数化革命的发起者和领导者,PTC也很看好PDM这块市场。1997年,他们首先通过收购他们的“母亲”CV,获得了Optegra,并对其进行开发改进,使其可以与Pro/E进行很好的集成。1998年,他们又收购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Windchill Technology。

图5. Optegra是造船行业PLM的王者

图5. Optegra是造船行业PLM的王者


如有任何看法或投稿请联系 MSN:liangxi1122@hotmail.com;QQ:85557991分页

    谈到Windchill Technology,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影响PDM领域发展的人物:James Heppelmann。1992年,他协助创立了Metaphase Technology随后伴随Metaphase Technology进入SDRC,成为Metaphase的首席技术官。1996年,他离开SDRC创办了Windchill Technology公司。1998年,在PTC收购了Computervision及Windchill的经营权后,任PTC软件产品部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裁。如今Metaphase逐渐演变成了Teamcenter,称为世界上装机量最大的PLM软件;而Windchill则成为PTC一年销售4.5亿美金的金矿。James Heppelmann可被称为是这两大产品之父。

图6. James Heppelmann是现代PLM的奠基者

图6. James Heppelmann是现代PLM的奠基者

    在收购了Windchill Technology之后,PTC又收购了一些小型的PDM公司,并将这些公司的产品优势逐渐整合到Windchill解决方案中。

图7. PTC发展路线图

图7. PTC发展路线图

    美国这边风起云涌,大西洋对面的达索也没闲着。作为IBM一手扶持起来的PLM厂商,达索析统又一次和IBM站在一起。1998年2月达索独资在美国成立ENOVIA公司,并以IBM的ProductManager为基础,双方合作从事第一二代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II的开发和经营。不过达索和IBM非常聪明,他们并没有参与到PDM的“血战”当中,他们将他们开发出来的产品称之为为VPM(Virtual Product Management,虚拟产品管理)。

图8. 达索在IBM的PM上发展起来的的VPM

图8. 达索在IBM的PM上发展起来的的VPM

    1999年4月,在IBM的建议下收购SmartSolutions的SmarTeam业务。至此,达索拥有了面向集团型用户的PDM产品VPM和面向快速成长型企业的Smarteam。

图9. 达索的发展路线图

图9. 达索的发展路线图

    在这个阶段Agile Software和Matrixone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3年,Matrix公司成立并推出了Matrix1.0,1997年,公司更名为Matrixone。1998年,Matrixone出售了自己的CAD业务,开始专攻PDM领域,并在1999年开拓了日本和意大利的海外市场。Agile Software则比Matrixone晚两年成立,但是与Matrixone一样,专攻设计供应链标准模式的PLM(生命周期管理软件)。由于找到了一个独特的领域并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这两家公司在90年代后半叶成长迅速。

    通过这一轮的整合发展,一些比较小的PDM供应商或被兼并或退出市场,现在活跃在PLM领域的几大巨头,在90年代下半叶各自完成了在PDM领域的布局,开始走向腾飞之路。


如有任何看法或投稿请联系 MSN:liangxi1122@hotmail.com;QQ:85557991分页

3 第三个十年:从PDM到PLM

3.1 第一个5年:新概念的提出和统一

    PLM领域概念的发展演变,正应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997年,第一个PDM行业标准颁布之后,各大厂商纷纷通过收购各自完成在PDM领域的布局,推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PDM产品,在这种情况下,PDM这个标准和概念已经无法准确的描述PDM软件产品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因此各个厂商开始推出能够描述自己产品功能和应用范围的新概念。

    1999年,世纪之交,注定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年代。如今PLM领域许多重要的概念,都是在这一年被提出。

    作为PDM领域的领导厂商,SDRC在1999年提出了PKM概念。所谓PKM就是产品知识管理(PKM - Product Knowledge Management)。PKM强调在PDM系统中对产品生命周期内所管理的产品信息有意识地进行分析、优化和组织,使之能够在新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得到重复利用,进而上升为企业的产品知识,形成企业的智力资产。PKM的核心是“把信息变成知识,用知识指导创新”。

    同样是1999年,Aberdeen提出了CPC概念。CPC即协同产品商务(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CPC所倡导的是一种依托因特网技术的新型的软件与服务,它把产品设计、工程、制造、原料采购、销售、营销、现场服务以及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全球知识网。CPC支持B2C和B2B运作,能让离散型制造商大大改善他们的核心过程,让其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CPC概念得到了PTC的认同,并将其作为其产品的核心概念进行推广。

    在这一年,PLM领域另外一家著名的研究机构CIMdata提出了cPDM概念。cPDM是协同产品定义管理(collaborative Product Definition management)的简称,它所倡导的是一个提供了产品数据管理、协同、可视化、协同产品商务、企业应用软件集成、零部件供应商管理等一整套结合了最佳实施过程与相关技术的整合方案。与CPC类似,cPDM让企业在与时俱进的电子商务环境中,更有效地进行产品创新,尽快把有利可图的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概念得到了当时的UGS认同,被其作为产品和核心概念推广。

    出了这些概念以外,还有一些厂商提出了其他的概念,包括:产品信息管理(PIM- Produ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总数据管理(TDM- Total Data Management)、技术数据管理(TDM- Technical Data Management)、技术信息管理(TIM- Techn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工程数据管理(EDM- Engineering Data Management)、企业数据管理(EDM- Enterprise Data Management)等。各个厂商都试图领导21世纪的发展趋势,PLM领域再一次陷入纷争。

    还是在1999年,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AMR research的PLM研究主任Michael Burkett认为:“许多公司重视新产品的即时上市,而没有认识到规划、供应链准备和制造的重要意义,没能在这方面为新产品的批量生产提供支持。”因此,他创造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这个专业名词。

图10. PLM是众多概念的集大成者

图10. PLM是众多概念的集大成者

    PLM的概念实际上是前文所述所有概念的集大成者。根据AMR research 的定义:“PLM是一种技术辅助策略,它把跨越业务流程和不同用户群体的那些单点应用集成起来。与ERP不同,PLM将不会成为与某一软件厂商紧密集成的系统。PLM不会废止已有系统,它将使用流程建模工具、可视化工具或其他协作技术,通过一定的语义来整合已有的系统。PLM的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应用部分:其一,PDM(产品数据管理),起着中心数据仓库的作用,保存产品定义的所有信息;其二, CPD(协同产品设计),让工程师和设计者使用CAD/CAM/CAE软件以及所有与这些系统配合使用的补充性软件,以协同的方式一起研发产品;其三,PPM(产品组合管理),它是一套工具集,为管理产品组合提供决策支持;其四,CNM(客户需求管理),是一种获取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意见,并且把它们集成到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的软件。”

    PLM的概念的诞生可谓生逢其时。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基于电子商务热潮提出的CPC概念和cPDM概念的可行性让消费者产生强烈质疑。同时PLM概念没有党同伐异,是所有概念的集大成者,因此一经提出,就获得一些专业分析机构和软件厂商的认可,这里面就包括达索和UGS。

    2001年,SDRC被EDS收购,PKM概念也随即被束之高阁;PTC在坚持了几年的CPC概念之后,也终于抵抗不住舆论压力,2004年转而投向PLM的怀抱。

    PLM概念也包容了ERP的部分内容,这也引起了ERP厂商的兴趣。2000年,Infor开始推出自己的PLM产品,而伴随着90年代末的电子商务热潮,SAP也推出了其基于互联网应用的MySAP.com套件,其中就包含PLM模块。

3.2 第二个5年:市场分化和再度洗牌

    PLM这杆大旗下,将所有提供产品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厂商一网打尽的同时,同质化竞争开始逐渐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于是,新的一轮洗牌开始了。

    2005年8月,PTC以1.9亿美元收购了“动态企业发行”软件供应商Arbortext。Arbortext让PTC的PLM系统拥有了强大的文档处理能力,从而使得一些非PLM领域传统关注的行业也可以应用PTC的PLM解决方案。

    2006年3月,达索以4.0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atrixOne,并很快将MatrixOne融入到其ENOVIA解决方案当中。

    2007年1月,SIEMENS斥资35亿美元收购了UGS,UGS公司的经营活动将归属西门子自动化和驱动集团(A&D),并改名为SIEMENS PLM Software。

    2007年5月,Oracle宣布以4.95亿美收购Agile Software,不过Oracle并没有整合产品线的打算,Agile目前还是以Oracle的子公司的身份独立运营。

    至此,PLM领域的最新格局基本确定。

    在完成了收购和重组之后,各个PLM厂商也开始梳理各自的产品线,形成各自的PLM解决方案。

图11. 达索的EVOVIA解决方案

图11. 达索的EVOVIA解决方案

图12. SIEMENS PLM Software的Teamcenter解决方案

图12. SIEMENS PLM Software的Teamcenter解决方案

图13. PTC一直倡导的PDS解决方案

图13. PTC一直倡导的PDS解决方案

图14. Oracle的Agile解决方案

图14. Oracle的Agile解决方案

图15. SAP的SAP PLM解决方案

图15. SAP的SAP PLM解决方案


如有任何看法或投稿请联系 MSN:liangxi1122@hotmail.com;QQ:85557991分页

4 PLM未来发展趋势

4.1 PLM未来发展趋势一:向纵深挺进

    通过PLM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PLM概念与PDM相比,在两个方向进行了扩展。

    首先是软件系统,PLM除了传统的3C(CAD/CAE/CAM)以外,还涵盖了ERP、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软件系统,以产品数据为核心链条,将这些系统有效链接在一起。

    其次是应用范围,PLM摆脱了PDM主要是由技术研发部门应用的束缚,将应用范围向前扩展到需求管理、向后延伸到大修维护。

图16. PLM是PDM的延伸和拓展

图16. PLM是PDM的延伸和拓展

    2005年,当时还叫UGS的SIEMENS就开始于Synapsis展开合作,将Synapsis环境材料集合和报告系统EMARS融入到Teamcenter当中。虽然EMARS重点是在产品设计阶段的环保合规性管理,但是EMARS本身具备一定的废弃回收拆卸报告功能。

    2007年10月,SIEMENS PLM Software发布了基于SOA架构的Teamcenter 2007,这个版本的Teamcenter,是Teamcenter enterprise和Teamcenter engineering走向融合统一的标志,同时,在这个版本中,我们看到了CNM(客户需求管理)模块的身影。

    2008年4月,SIEMENS PLM Software又发布了Teamcenter MRO(产品大修维护)解决方案,应用范围扩展到了产品大修维护。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Teamcenter的应用向前拓展到了客户需求管理,向后延伸到了产品大修维护和废弃回收拆卸管理,通过与其他的管理系统紧密集成,Teamcenter具备了一个现代PLM系统的雏形。

    PTC也不甘示弱,2008年12月,PTC干脆将Synapsis收入囊中,并马上推出了融合了EMARS的Windchill 9.1。

    2009年7月,PTC又推出了Windchill RequirementsLink模块,使得Windchill也具备了获取和管理客户需求的能力。

    基于PLM的概念定义,我们发现,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源自于CAD厂商的PLM系统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PLM的概念所定义的所有业务范围,但是已经具备了一个雏形和平台,假以时日,这些PLM软件一定会在企业中绽放耀眼的光芒。

    相比较之下,作为SAP Business Suite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SAP PLM出了具备一定的产品数据管理功能之外,还可以与SAP Business Suite中的其他系统进行无缝集成。这样一来,SAP PLM就具备了从从最初的产品构想,到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直至产品服务全过程的管理能力。因此,CIMdata曾经评估认为,SAP PLM从功能角度出发,是最符合PLM这一概念定义的软件产品。

    不过SAP PLM也有不足。作为ERP厂商开发的PLM系统,SAP PLM非常关注设计BOM和制造BOM的管理和转换,因此事实上SAP PLM的主要功能模块主要还是为生产制造服务,其核心还是ERP。而PLM则完全是从产品的角度去串联企业的业务,其核心是C4P(CAD/CAE/CAPP/PDM)。

4.2 PLM未来发展趋势二:向社区发展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太快”,这边厢PLM还在发展,那边达索就提出了PLM2.0的概念。

    PLM2.0的目的是将PLM的应用延伸到消费者、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希望将企业与消费者、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融入进来,进行互动,使得PLM系统能够完整地反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和产生过程,使产品能够更好地反映客户的需求,更好地赢得市场,且能够更加符合环保和绿色制造的要求。PLM2.0提供的逼真体验让客户介入产品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设计工程师还是客户都可以创建产品 IP。

    是想一下,一款手机,还没生产出来,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它的虚拟样机,并进行体验,你甚至可以跟远在千里之外的设计人员进行在线互动,提出你的修改意见,这将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图17. 达索提出了PLM2.0概念

图17. 达索提出了PLM2.0概念

    事实上,PLM2.0可以看做是Web2.0的一种延伸应用。与Web2.0一样,PLM2.0强调在线体验和互动。

    虽然PLM2.0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世人所瞩目,但是事实上将社区的体验和互动性引入到PLM当中却并非达索独创。

    在2005年,当时的UGS就将社区的概念引入到Teamcenter 当中,其主要的途径是提供一个Community Collaboration(社区协同)模块通过与微软的SharePoint集成来实现在线的发布产品的三维模型、社区互动等功能。

    2009年7月,PTC发布了它的Windchill ProductPoint。这是一个跟PTC旗下的Pro/E、MCAD紧密集成的协同工具,无独有偶,Windchill ProductPoint也是通过与SharePoint集成来实现社区的功能。

图18. PTC的Windchill ProductPoint也是一种社区互动

图18. PTC的Windchill ProductPoint也是一种社区互动

    “世界是平的”,PLM走进社区,会让PLM的用户更为接近客户,也会让客户更为贴近制造企业。

4.3 PLM未来发展趋势三:向广域扩张

    PLM只能用在离散制造业么?如果现在还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对不起,你Out了。

    2006年,PTC推出了面向服装、鞋类行业的PLM产品:FlexPLM。FlexPLM是一种直观的、可拓展、可配置、基于web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服装、鞋类企业进行颜色、季节样式、产品系列规划、材料及供应商等方面的管理。

图19. PTC的FlexPLM是服装制鞋行业PLM的佼佼者

图19. PTC的FlexPLM是服装制鞋行业PLM的佼佼者

    SIEMENS PLMSoftware的Teamcenter和达索的Martix One也有类似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觉得利用PLM管理服装、鞋类行业还不算什么特别新奇的话,那么当你看到Agile的生物医药行业的解决方案,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是的,您没有听错,世界著名的制药企业德国拜耳就正在使用Agile的这套解决方案。

图20. Oracle的Agile生物医药行行业解决方案

图20. Oracle的Agile生物医药行行业解决方案

    起源于离散制造业的PLM系统,管理起软件代码来,总是显得捉襟见肘,不要紧,SIEMENS PLM Software想到了好办法,那就是跟IBM的Rational集成。

图21. Teamcenter具备一定的程序代码管理能力

图21. Teamcenter具备一定的程序代码管理能力


如有任何看法或投稿请联系 MSN:liangxi1122@hotmail.com;QQ:85557991分页

5 后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提到对PLM领域的回顾和分析,就不得不提到Gartner和它的Magic Quadrant(魔力象限)。Gartner每年都在关键领域对主要厂商进行定位,采用的方式是“魔力象限图”。魔力象限的四个象限依次分别为领导者(Leaders)、挑战者(Challenger)、有远见者(Visionaries)和特定领域者(Niche Players)。在PLM领域,魔力象限已经成为广泛任何核引用的行业分析工具。我们通过分析近十年的魔力象限图就可以看到这十年PLM领域的风云变换。

图22. 近10年的Gartner PLM Magic Quadrant  图22. 近10年的Gartner PLM Magic Quadrant

图22. 近10年的Gartner PLM Magic Quadrant  图22. 近10年的Gartner PLM Magic Quadrant

图22. 近10年的Gartner PLM Magic Quadrant

    通过对比这从1999年到2008年的四个不同阶段的魔力象限图,我们不难发现:

    SDRC和它的Metaphase在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是PLM行业唯一的领导者,而那个时代,曾经有几十家PDM供应商从事相关的开发和服务;

    如今的三大PLM厂商:达索、SIEMENS PLM Software和PTC通过收购,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领导者地位且一直保持至今;

    以SAP、BAAN为代表的ERP厂商,一直在向传统的PLM厂商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Autodesk一直是这个领域最有利的挑战者之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经过两轮的洗牌,目前世界PLM领域的大体格局已经基本确定,但是PLM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概念,社会在进步,用户的需求也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换而变化,如果下一个十年,我们再调出魔力象限,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如有任何看法或投稿请联系 MSN:liangxi1122@hotmail.com;QQ:855579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