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第四条:用汗法治疗感冒也会因为意外,而出现新的意外——得了新的病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4-22

在生病治疗过程中,确实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根据病症吃了药就好了,有的吃了药却又产生新的病症。为什么这样呢?其实这是因为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会受到自己的情绪、外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下面的条辩就是病人在用汗法治疗时,受到了外界的惊吓,得了类似奔豚的症状,这又该如何处理?

金匮要略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第四条: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病人得了表症(太阳病或称为感冒),

也给予了发汗的处理,

在治疗期间由于受到了惊吓,

身体机能出现本能的应激反应,

过后在肚脐眼上出现了动悸,

出现像奔豚的症状,

这个时候可以使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桂枝加桂汤方

处方: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用法: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也。

在《伤寒论》中我们讲过,

一般的悸都是与水有关的,

对于脐下悸首先我们就要考虑到使用茯苓,

茯苓药性: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甘淡入气分)。

主治:为利水行痰,通补兼长要药,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治烦满咳逆,水肿淋沥,能除湿益燥,开胃平呕,除虚热,安心神。

利用茯苓利水之性祛水。

桂枝药性:

性味:味,辛甘;性,温无毒。

主治:桂枝为发表解肌要药。主温经通脉,表虚中风,治手足痛风,伤寒头痛,无汗能发,有汗能止,行肺气,散寒邪,调和营卫,横通肢节。

利用桂枝温经通脉的作用,

或者说是活血的作用,

帮助积聚的水祛除。

大枣、甘草则是补充肠胃的津液。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前后写的文章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参考后者看法为佳。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