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硕特首领固始汗主题雕塑

 戈壁风神 2022-04-22

固始汗是青藏高原地区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固始汗原名图鲁拜呼,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十九世孙。17世纪中期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首领,西藏军事领袖,并将当时内蒙、新疆的部分蒙古牧民族迁移到青海草原,建立牧业基础。固始汗主题雕塑位于青海省德令哈柏树山景区暨德都蒙古文化产业园,是世界最大的固始汗主题雕塑。整个雕塑气势磅礴,造型壮观,浑厚雄健,展现了一代伟雄固始汗的丰功伟绩和王者风范。
图片
雕塑名称: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这是清王朝对固始汗的正式册封号)
雕塑材质:鲁灰花岗岩(呈青灰色,质地坚硬,耐寒,耐风化,适合高原气候)
雕塑规格:高6.8米,长35.9米。(雕塑底座1.1米,与雕塑高度6.8米加起来总高7.9米。雕塑底座长度39米。)固始汗形象总高5.9米,采用圆雕的表现形式。
雕刻形式: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写实性大型历史人物雕塑。雕塑整体如一座座雪山连绵而成,加之圆雕、半圆雕、深浮雕与浅浮雕等多种雕塑形式处理,与山体成功的结合,充分表现出人物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
图片
雕塑中央是主题人物固始汗,站像,人山相融。造像年龄设计在五十多岁,表现他53岁入青藏高原到62岁取得“护法神”的全面胜利的巅峰时代。其身旁屹立左右两位将军,手握弓箭战刀,英勇强悍!体现固始汗统领的卫拉特蒙古和硕特、准噶尔部两翼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图片
正面两侧以图画叙事的表现形式,从西至东依次表现了固始汗一生中极具影响力的五件大事。
图片
1.威名远播:13岁的图鲁拜琥率领军队击败俄伽浩特之“果噶尔”部四万士兵,占据今巴里坤、乌鲁木齐一带,威名大振。浮雕中特写了少年英雄固始汗的威武形象,其身后陪衬了军队争战的画面内容。
图片
2.获称国师:卫拉特蒙古高原发生喀尔喀蒙古战争后,由于固始汗的威望和才智,得到了当时参与调解各方——藏传佛教格鲁派代表与蒙古诸部均有联系的东科尔呼图克图(东科尔寺,在今青海湟源县)、喀尔喀各部首领等的一致推重,和平解决争端,并获赠“大国师”称号(“固始”或为“国师”转音)。至此,图鲁拜虎便以“固始汗”闻世。浮雕表现他只身率领几个侍卫从容来到喀尔喀蒙古的汗帐,谈判说和的情景画面,并特写了固始汗的高大形象,体现了他超凡的智慧和勇敢。
图片
3.率部入青:表现了固始汗部众入驻青海的情景画面。描绘了德都蒙古先民的伟大足迹。(固始汗消灭却图汗后,按照既定计划,其部众从1638年起陆续移牧于青海草原上<第一批有和硕特约5000户,一部分辉特人和土尔扈特人>,在这里建立了和硕特等部的牧业基础。尔后,两三年内,固始汗又将游牧在天山以北的和硕特部众大批迁居青海,由“其子十人领之”,世称十台吉;准噶尔的一部分也迁来青海,称绰罗斯。“固始汗兄弟惟昆都仑乌巴什、布雅鄂特欢留旧牧,拜巴噶斯袭据西套,余皆随固始汗徙青海”。“是时,和硕特固始汗最强,为四卫拉特之首”。)
图片
4.位尊法王:被黄教尊为护教法王(护法神)的光辉形象。(1637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固始汗再度扮香客带领1000多人到了拉萨朝佛入藏。五世达赖在大昭寺为之举行吉祥法会,赠予他“丹增却杰甲波”(持教法王)尊号和印章[“固始·丹增曲结”(“国师·持教法王”,或作“丹津却吉甲波”),意“佛教护法王”尊号,蒙古语又称为“固始诺门汗”(“国师护法汗”)],还给固始汗的儿子和手下官员赠给称号。
图片
雕塑造像采自布达拉宫固始汗壁画形象(上图)
图片
5.清廷册封:表现固始汗接受清政府册封的情景画面,这是固始汗奋斗了几十年以后达到的光辉业迹的顶峰。(1653年,顺治帝特派专使进藏,以金册金印,册文用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

图片

背面内容:浮雕以散文诗、山水画大写意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固始汗时期蒙藏人民的和谐安康生活的场景。近实远虚的画面处理让人仿佛置身于空旷辽阔的青藏高原上。浮雕近景中最中间特写了都蒙古一家六口敬献哈达奶酒的和睦情景,以一个小家庭为代表寓意高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谐美满!其身后是祥云缭绕天鹅飞舞歌舞欢庆的情景!充分体现了高原人民的美好生活!两侧近景中描绘的有蒙藏妇女打酥油的画面、牧羊的蒙藏族妇女吹笛子演奏马头琴的民族音乐,马背上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勤劳手巧的蒙族妇女织着美丽的毡子最右边一名蒙族男子手端大盆的手抓羊肉,富足安乐!牧马的蒙藏族男子,豪情奔放;炊烟袅袅的蒙古包,无不情景优美。浮雕远景打猎的放牧的藏塔祥云,优美的藏族舞蹈的民众吉祥的敖包雪山柏树天鹅鸟群成群的驼队等画面,共同组成一幅生动活泼,美丽壮观的和谐生活画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