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吉市的前世今生

 木木在延吉 2022-04-22

距今1亿3千万年前,地球尚属白垩纪年代,延吉盆地植被茂密,生存着大量的恐龙。有2016530日发现的恐龙化石为证。

世事多变幻,沧海变桑田,不知何时,这片土地开始有了人类生存的迹象,考古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为距今2.6万年的“安图人”,那是最早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始人。

大约在1.4万年前,新时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生产生活的痕迹,延边博物馆展出的磨制的石器、骨角器、陶器等那个时代的文物见证了延吉早期人类生活的迹象。

有文字记载的始见于2000年前的《汉书——武帝纪第六》中记载“五月,诏贤良曰: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徕(来)服”。那时,肃慎人已在这里繁衍生息。

有据可查的是在唐朝713年,这里归属渤海国管辖;926年归属东丹国管辖;982年归属辽大王府管辖;1121年金代属上京路管辖;1233年属元朝辽阳行省开元路;1388年明代属瑚叶吉朗卫地,隶属于努儿干都使司布尔哈图卫所;1677年(康熙十六年),清朝廷借“长白山一带为先祖龙兴之地”之名,将兴京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以北划为禁山围场,封禁长达200年之久。

那时整个延吉盆地被莽莽森林覆盖,布尔哈通河两岸长满了柳树丛,湖沼遍布,野兽出没。清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在这里为皇室采集人参、捕捉貂鹿。因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渐渐地延吉有了最早的名称——南荒围场。从十七世纪中叶起,这个名字大约延续了200年,南荒围场没有准确的指位性,它只是泛泛地表示了一个区域。此后,在布尔哈通河与烟集河交汇处形成一些聚落,这些聚落因处南荒围场之中,因此这里便被笼统地称为“南荒”。

19世纪末,朝鲜及我国山东、河北一带遭大灾,始有人冒禁闯入封禁区。有从奉天(沈阳)、山东、河北等地来的“流民”,从吉林、通化进入长白山地区,从宁古塔进入珲春一带,开荒种地。朝鲜贫民也常有越境私垦的,18691870两年期间(清同治八年、九年),朝鲜北部连续两年发生特大灾荒,许多饥民举家越过图们江,到图们江北地区开荒种地求生。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灾民大批迁入围场,清朝政府逐废除封禁令,并在这里设南岗招垦局,南岗——这是官方对延吉最早的称谓。清朝政府改设珲春副都统,南岗全境归珲春副都统管辖。

随着聚落的不断扩大,位于盆地土岗之上的地域逐渐成为聚落的中心。他们多聚居在烟集河两岸。那时每天清晨,河上空云雾缭绕,直到上午10点左右才会渐渐散去。此地常常烟气冈冈,雾气笼罩,开始将南岗称为烟集岗。

   1982年地名普查以后,经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协助鉴定,认定烟集为满语地名,意为石羊,或岩羊,是一种很善于在陡峭的山岩上攀跃的野山羊。

19455月,毕业于北山小学的宋振庭任延吉市委书记,曾经写过一首诗,诗中首句“海兰江水清,烟霞集云岗”,就是根据烟集河上云雾迷漫的优美景色而写,现在想来还是诗意浓浓,只是不知哪位头脑发热的人把雾理解成烟,推断为环境污染,而把烟集河改名为延吉河,一子把有着历史的韵味的“烟集河”变成了低俗的“延吉河”。 

随着人员的聚焦,清中央政府为了加强管理,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将南岗招垦局改为抚垦局,后又称南岗荒务局。这时南岗人烟汇集,逐渐形成一片街区,人口有万余人。渐渐地人们便称此地为局子街,即荒务局官府所在地之意。老百姓又称其为“土地局子”。当时还流传着“先有荒务局,后有局子街”这样的顺口溜。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侵略军侵入珲春后,继续在延边地区推行侵略政策,设立了俄国驻局子街领事馆。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随着人口日增,清政府在局子街设延吉厅,专理民政,衙署设在局子街。这是清政府最早使用“延吉”一名,延吉即烟集的音转。此后便一直称延吉了。1907年设延吉边务督办公署。1909年(清宣统元年)裁撤珲春副都统,设吉林东南路兵备道台公署,衙署移驻局子街。同年延吉厅升为延吉府,衙署仍设在局子街。1912年(民国元年)延吉府改为延吉县。设立东南路观察使公署,后改为延吉道尹公署(道尹楼目前仍在)。在局子街还相继设立了边务督办公署、官运局、禁烟局等,这样局子街上的“局”越来越多,局子街的名声也越叫越响了。局子街本来是对官衙的概称,后来慢慢成了指代南岗、烟集岗的地名了,从此这几个名并用,都成了延吉的地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延吉成为日本帝国主义镇压、掠夺延边各族人民的政治、军事中心。1934 12月延边设间岛省,19434月日本人把局子街改名为“间岛市”,为伪“间岛省”的直辖市。因此,在历史上延吉还叫过“间岛”。所谓“间岛”原为延边地区图们江北岸光霁峪前江中的一块滩地,长约5公里,宽约0.5公里,面积约2000余亩。1881年(清光绪七年)朝鲜人在图们江北岸私掘一沟,使江水歧出,滩地遂成江中一假岛。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将朝鲜变成自已的殖地,并企图凯觎延边地区,于是制造了“间岛”事件。后经清政府的据理力争,科学地论证“间岛”是中国领土。迫使日军退出所谓“间岛”地区。“间岛”争议遂告结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故意把延边改为间岛省,把延吉改为间岛市。1945年光复后,11月撤销“间岛市”,又恢复了延吉之名。

1945年光复以后称延吉街。延边成立了延吉县政府,将延吉街划归延吉县,为延边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延吉县政府驻地。19461月,延吉街归吉辽省吉东分省延吉县管辖。从1946年到1948年延吉市曾是吉林省政府、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等行政机构的驻地。1948310日吉林省政府从延吉街迁往吉林市。327日吉东专区更名为延边专区,延吉街仍划归延边专区延吉县管辖。19487月设延吉市(区级市),隶属于延吉县。延吉县人民政府住址于19508月迁往龙井镇。

195293日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延吉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535月延吉市从延吉县划出,升格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县级市。1955830日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为自治州的首府。19564月延吉市人民政府更名为延吉市人民委员会。19672月更名为延吉市人民武装部生产指挥部。19688月成立延吉市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延吉市人民政府。9851月,国务院批准延吉市为全国甲级开放城市。1988年延吉市跨入全国中等城市行例。

如今的延吉市,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与对外交往的中心。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是联合国拟定的图们江域大“金三角”中方的一个支点。东直距中俄边境仅60公里,直距日本海80公里;南直距中朝边境10余公里。是吉林省东部的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强县之一。在2014年中国城市排名中,延吉被列入“四线城市”,成为在吉林省除长春、吉林两大城市之外,城市分级最靠前的城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