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深度剖析贾宝玉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核

 少读红楼 2022-04-22

贾宝玉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封建贵族家庭里,受到了极为严苛的封建思想教育,这一点从贾珠贾元春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们都成了封建社会里最出色的人。贾政王夫人身上都具有非常浓烈的封建色彩。

他们是有区别于贾赦邢夫人那样贪婪无耻之徒的,只是难免在思想上过于迂腐,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不是在社会上的软弱无力,就是对人性的迫害。贾政满脑子的君君臣臣的思想,不懂得官场上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他对贾宝玉一直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无论是“守官箴恶奴同破例”,还是结交贾雨村,最终贾家确实是败落在他的手里了。

王夫人是一个吃斋念佛面慈心善的人,但是她也接受不了那些离经叛道的事情,这使她显得几近无情。这与她小时候的家庭背景是有关系的。王熙凤虽然贪财狠毒,但在男女关系上也是清白的。薛宝钗穿着打扮总是很素雅的,所以她见不得晴雯花枝招展的样子。

其实抄检大观园就像探春说的那样是自己从内部杀起,原本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像鸳鸯撞见司棋那样的事情去进行处理,但是在她看来,有些事情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她做不到鸳鸯那样。

当然她也有她的私心,明明是贾宝玉在勾引金钏,她却撵走了金钏而不去处理贾宝玉。作为母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我们也不能过于苛求她。其实当时她似睡非睡,一直都是处在十分警惕的状态。

包括贾母在内,在对待贾宝玉的婚姻上,其实都是从那个家族的角度考虑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不被当时的社会所允许。所以贾母最终选择了薛宝钗而抛弃了林黛玉。贾母寿终散馀资也是在考虑那个家族。

当时的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贾母那里是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扭曲,在王熙凤那里是世事人情下的虚情假意,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社会即将灭亡时的乐崩礼坏。但无论是怎样,都对林黛玉造成了实实在在的伤害,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才能够抹杀掉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呢!林黛玉心里有什么想头又怎么了!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贾母贾宝玉谁还会真心的去疼爱林黛玉呢!贾母贾政王夫人都是那个社会里最正统的人物,也是《红楼梦》所要批判的人物。一切悲剧都是在围绕着他们和他们的意志执行者王熙凤而展开。

贾宝玉不像贾珠贾元春那样的成材,成了一个完全无用的人。贾宝玉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也发不出声音来。政老爹把他视作淫魔色鬼。就连林黛玉最终也是带着对他深深的误解而去的。

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里,他认为稻香村里都是一些无源之水属造作之物,可世人都以为他只知道富丽堂皇的美而不知道自然天成的好处。

在“贾元春才选凤澡宫”里,众人都欢天喜地,他却在那里发呆,我们可以说他不喜欢荣华富贵,可他当初真的不喜欢荣华富贵,又哪里会有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一个家族最终要靠一个女人去维持其势力的话,可有什么好欣喜的呢!

迎春探春最终都成为了那个家族的牺牲品。迎春因为其父贪占了人家的钱财而误嫁中山狼,最终被折磨至死,探春因为政老爹不懂世事人情,在官场上出了差错被迫远嫁。钱财和世事人情是一个人身上的血液和骨头。

假如惜春不遁入空门也难逃与姐妹们相同的命运。而在贾家繁盛时,贾敏的婚姻则是美满的。包括贾宝玉反对贾雨村都是有着现实道理的,最终正是由于贾雨村狠狠地踹上了贾家的那一脚,才致使贾家彻底地衰落。但是人们只认为他不求上进,不愿与为官作宰的人来往。

事情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的认知与世人不同。他不懂得世事人情。世人心里想什么,他不会知道。世人心里的禁忌,他也不懂。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展,他也弄不清楚。反过来,世人也不能理解他在亲情,伦理道德和求知欲上的挚诚专注,在他那里认为是好话,在世人那里很有可能理解为是坏话。

他的热忱遭到了世人的冷落,鄙夷和攻击。他的认知与整个世界完全脱节。这个脱节是世事人情与亲情,伦理道德和求知欲的脱节。一个需要的是善变,一个需要的挚诚专注。无论是做自然科学,还是做社会科学,都需要这样挚诚专注的人。

挚诚专注的人只问事物的是非曲直推动着世界的进步,而善变的人多数是专门用来迫害这些挚诚专注的人的。世人大多瞧不起贾宝玉,认为他是一个疯子傻子,可贾宝玉的认知是世人绝对认识不到的,因为他是一个挚诚专注的人,他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人,他是一个认死理只求事物本来面貌的人。

贾宝玉能够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但他却不能被这个世界所认可。贾宝玉具有坚而且贵的品质,他是一个落难了的终极圣人。

贾宝玉最初对那个世界的认知是圣洁的完美的,而且他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追求上层社会那种高雅的生活。这就是书中所谓的谋虚逐妄吧。他心中那个“白雪红梅琉璃世界”随着女主人的被劫而最终招到了彻底的玷污和毁灭。

妙玉是贾宝玉精神世界的化身。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红楼梦》这本书是圣洁的,但它还需要像贾雨村这样卑鄙的人物来归结。贾雨村身上又何尝不具有贾宝玉最初的影子啊!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反映了贾宝玉内心的悔恨。“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反映了他对一段诚挚感情的留恋。“不知生于孰地降自何方?”反映了他内心那种无着无落的状态。

妙玉黛玉晴雯都是《红楼梦》这部书中理想化的人物,但是她们身上都有缺点,她们暴殄天物,瞧不起贫苦人。其实这又何尝不是贾宝玉身上的缺点呢!尤三姐就是间接地死在了贾宝玉的一句话上,这使贾宝玉内心具有了极大的负罪感。

对他自己而言,最大的悲剧就是他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婚姻。薛宝钗袭人身上看不出来有缺点,但她们是虚伪的。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一个人勇于承认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是一种智慧和品德。

林黛玉是《红楼梦》这部书中塑造出来的人物。而在现实生活中,贾宝玉和史湘云之间是有过一段恋情的。无论我们是看史湘云醉卧芍药裀,还是看她一张嘴就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叫,就会感到很美好,实际上她这样的行止是不符合封建社会大家闺秀风范的,而且她还经常说出一些冒失的话来。这就给他们爱情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就是对这一现实的暗示。

按书中创作之意,我曾试想如果林黛玉和贾宝玉成婚了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林黛玉曾经提出了贾家出的多进的少,她能够看出这样的问题,她就比贾家那些人强多了,她就具有持家的能力。

她反对李嬷嬷劝贾宝玉少喝些酒,她刻薄孤僻,反映出来的正是她对这个世界一种醒悟的状态,而贾宝玉的博爱反映出来的恰恰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她一人孤身寄居在贾家,她一直也都是小心翼翼的。她没有王熙凤的泼辣,她具有王熙凤所不具有的庄严。

王熙凤虽然颇具有理家的能力,但是秦可卿死后托梦对她的嘱托没有能够引起她的注意,她也没有像探春那样对大观园进行改革。她放高利贷,害死张金哥和守备的公子,这是她钱财攥取的方法。最终她陷害张华,不想陷害到了自家的头上。这就是谋事者和谋人者的区别。

谋人者是不会真正给社会创造价值的,而且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最终谋人将是一把双刃剑,害人害己。薛宝钗也不像王熙凤那样泼辣,她具有王熙凤所不具有的端庄,她待人接物的能力比王熙凤更胜一筹。她就像袭人一样,她真实的内心永远也不会让别人知道。

我认为王熙凤、薛宝钗都不是合格的持家人,因为她们都是重于谋人而不重于谋事。今人看到关于贾家人忽略了秦可卿对贾家的嘱托这样的事情,就会感到很诧异。其实何止贾家人忽略了秦可卿的嘱托,大清国又何尝不是忽视了薛宝琴口中的西洋景致呢!

秦可卿的死让贾珍感到“绝灭无人”了,贾珍也应该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吧!秦可卿的死其实预示了贾家的必将衰落。一个家族一个社会的败亡都具有不可逆转之势。即便具有一些进步的不同的声音也会被淹没,被裹挟着顺流而下。

贾家的败落已经是命中注定。当林黛玉提出贾家出的多进的少时,贾宝玉的一句“横竖是有我们的”,足以看出他对那个家族的未来已经不上心了。其实无论是考虑林黛玉持家的能力,还是考虑林黛玉的身体状况,都不是从宝黛爱情的本身出发。

贾宝玉并不是人们所谓的那种聪明人,因为他不懂得世事人情,无论是他对封建礼教的迷信,还是他对封建礼教提出了的疑问都是错误的。错误就在这认真二字上。他的现实生活绝不会像书中展示的那样美好。包括初试云雨情这样的事情都是没有的,因为他是一个被封建礼教束缚死了的人。书上这样写,是因为两番人作一番人了。

在这个凶险的世界里,他是很危险的。他没有与社会沟通的能力,他怕受到社会的压制,而他的父亲恰恰成了第一个压制他的人。道德是虚妄的,亲情也都是虚妄的,一个人在漫长的生活中,迷信什么,就会吃什么亏。

在这样一个冷漠,互相倾轧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是在窥视着他,不断的试探着他,所以他必须要学会包装自己,更不要轻易相信什么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诚实善良不要成为一个人的原罪。

袭人、宝钗、贾雨村都是善于包装自己的人。袭人能够一边与贾宝玉偷尝禁果,一边骗取王夫人等众人的信任,而直爽的晴雯却被陷害了。宝钗本一个花季少女却一身素雅的打扮,显得沉稳安静,赢得了众人的好评,而花枝招展高调的晴雯却被陷害了。

薛宝钗能够一边在“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陷害林黛玉,一边与林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她也能够在金钏跳井后解王夫人心中的忧烦。贾雨村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心里明明接受了门子的意见,嘴里还在说着不妥。然后自己在暗下里调查,发现情况果然和门子说的一样,于是就胡乱判案。事后又怕门子说出自己的底细,把门子远远的充发了。

诚实是一个人的品德,变诈则是一个人的智慧。

传统教育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在现实社会里,有些人专门惹是生非,干着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而且永远也不知道罢手,那他就不怕招到报复吗?其实他们是有选择的,只是欺软怕硬罢了,早已把羞耻丢到了一边。

一个不让好人生存的社会是不会长久的。贾迎春是一个老实求善的人,但他并没有得到一个善果。《红楼梦》描写贾迎春又何尝不是在描写贾宝玉自己。贾探春的精明决断不正是她的“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吗?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必须要有反叛精神的。

作者:花满山,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