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九零)瓜蒂散

 火帝养生_WSH 2022-04-22

伤寒论第 166条辨: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原文解释】病的表现像桂枝症,但头不痛,项部不拘急,寸部脉微浮,胸脘痞胀硬结,气上冲咽喉,呼吸不畅,这是痰实之邪停滞胸中,应当采用吐法,可用瓜蒂散。

这个条辨,说的是病象桂枝汤证,但是,头不痛,项不强,胃的地方非常的硬,气往上冲到咽喉梗到,这是有胃寒,这里的寒,应该是“实”。有实梗到咽喉,中医的方法就是用吐法,适合用瓜蒂散来治疗。

瓜蒂这味药,现在药房很难买到了,这要自己平时收集,要用的时候拿出来用,瓜蒂熬黄,就是烤一些变黄就可以了,与赤小豆一起等量,打成粉。

这瓜蒂散,一定是确定有东西梗到了使用,只要确定有东西梗到,吃了瓜蒂散就吐。在临床上很少用到吐剂而把病解掉,其实,吐剂是解病除的方子。

临床上,我们在诊肾结石的时候,在内踝这一面,太溪穴到复溜穴这一段有压痛点,就是有肾结石,一般我们会用到猪苓汤,猪苓汤本来不是吐剂,肾结石的病人吃了猪苓汤,结果吐了,证明中了,病解掉了。

中医有三解法,汗,吐,下三解法,我们在治疗一般的伤风感冒,开了桂枝汤,麻黄汤或者是葛根汤,病人会流汗,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在治疗尿毒,肾脏,内科的疾病的时候,开的处方根本没有汗剂在里面,病人吃了你的药,开始出汗,代表病人的病解了,身体恢复了。

所以,汗,吐,下,都是病人病情解除的症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