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讲:人生大吉之难啊!

 y1-e 2022-04-23

文字摘录难免错误,请以录音为准!

录音:

文字摘录:

那么原文:『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因果?』问答体的,对话体。

『答:经云“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又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一段,一个问题。假使我们把这本书重新编排呀,这是问答,一问一答,两行,这是一节,那就后世的青年看起来就清楚了,就比较喜欢看了,有问题可找了嘛。

他说,提出来大乘的法门,佛法是圆满的,圆顿、顿悟,一切皆空,本性自空到了这个境界识智俱亡,无所谓唯心唯识,也无所谓有智慧。有一知有一念已经不是了,没有到,所以识智俱亡

那么,他说既然本体是“本来无一物”,那又“何处惹尘埃”呢?何以佛法里头又讲缘起、缘生,又讲建立在因果上呢?永明寿禅师,你看他把佛法假定许多的问题来答

,他在答。他先引证经典,佛说的,『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刚才提出来,就是信、解、行、证,先你要相信佛说的,大乘道是到了彻底证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哪里有个因果报应?对不对?那就不对了。他说大乘当然“不谤因果”。这个谤不是毁谤,不是完全属于故意毁谤,就是你误解了因果也属于毁谤之流,不是……。因果决对是存在的。

“又云”,并且佛经上说:『深入缘起,断诸邪见。』体是空的啊!空的体一起用,就是缘起,一用就有因果。所以,我经常说中国文化根据《易经》的文化有一句话:“动辄得咎”,这句话就是《易经》文化来,“动辄得咎”。这个房间假使空的,绝对空,没有毛病,这个里头没有事。只要把一点灰尘掉下去,有一动,它就有因果。动就有用,一起用,就起因果;缘起,因果就来了。所以“动辄得咎”,一动就有毛病来了,不动则已。

所以我经常说《易经》,孔子讲《易经》,那讲得好极了!在《系传》,所以说研究《易经》必须要先了解《系传》。孔子讲:“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吉、凶、悔、吝,这四样,“生乎动者也”。

实际上在《易经》那里查遍了,我们认为,算命、看风水、看相,问好不好?真正都从《易经》文化来,只有两个字──吉凶。吉凶这两个字严格讲就是好与坏,没有第三样的。

那么悔吝呢?这个悔、吝,吉、凶、悔、吝。悔,什么叫悔啊?就是我们拿佛学讲烦恼,受烦恼、痛苦。吝呢,不通、障碍住、蔽住了,也属于凶,这两个是小凶,都属于凶。好就是好,好没有小好大好,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里头有小不好、大小不好,有的,有差别。所以《易经》上你查遍了八八六十四卦,有时候是吉、有时候是凶、有时候悔、有时候吝,归纳起来只有两样──好与坏。

所以你懂了《易经》以后啊,不要算卦了。我经常说人家问:我的命好不好啊?这件事情可不可以做?当然可以啊!为什么?哎,不好就坏。生意可不可以做?可以做,不赚钱就蚀本。你说我做生意啊,一年了,既不赚钱又不蚀本。早蚀了!一年都不赚钱,你早蚀本了嘛,很简单嘛。

所以说不要算命卜卦的,天下的事情不好就是坏。不过呢,人在这个小坏里头不觉得,以为自己在好。由此也看到人生哲学,人生啊,倒霉的事情啊,四分之三;好事情是四分之一,难得碰上。所以中国人两句哲学的话:“福无双至”,好事情没有两件一起来的;“祸不单行”,倒楣起来可不是一件哦!刚刚打破了碗,“啊呀,我碗打破了。;哎,自己又割伤了;“啊呀!”衣服上又擦一堆,一起来的。好事情没有两件一起来的。这是中国人生哲学,就看到了,这个人生懂了这个就好。

那么这些东西好与坏哪里来?吉凶悔吝,孔子说:“生乎动者也”,一动,做人做事一动,四分之一的成份可能是好,四分之三的成份必然是坏,所以吉之难哪!大吉之难。可是世界上的人很痴妄,贪瞋痴、愚痴,都在求吉,不管凶、悔的。

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一动啊,就是缘起。所以缘起呢,你如果学佛法的人真懂得缘起的道理啊,你也不要算命、卜卦了,哈,也不用求神了,你自己就懂嘛。我这个起心动念,缘起对不对?它因果历然摆在这里。不然只以为佛法是空的,不懂得真空生缘起的道理啊,就落在断见、邪见里头去了,非常重要!所以学佛法的人,有时候你在讲正统的佛法,严格地说,你在讲邪见。所以要注意,这么个意思。

那么,他又问了:『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之果。所以上至诸佛,下及众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拨无,堕诸邪网?只为一切外道,不达缘生,唯执自然,拨无因果。二乘眇目,但证偏空,灭智灰身,远离因果。世间业系,无闻凡夫,五欲火烧,执著因果。尽成狂解,不体圆常。皆背法界缘起之门,悉昧般若无生之旨。』

这一段,分开好几节。换一句话,永明寿禅师集中了经论的主要的经典,告诉我们一般学佛的人,特别要留意因果的基础理论。他说一般,他说包括了乃至小乘罗汉都还不懂因果,搞错了,都落在邪见上,严重得很呐!所以好多年来我经常叫,佛法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哦!叫尽管叫,言者谆谆,是听者藐藐啊。现在由他这里告诉我们。

那么,我们现在从文字上研究。他说唯识宗、法相宗的宗旨,实际上唯心唯识不出因果。因是因,果是果哦!譬如我们手拍桌子这是因,这个发出来声响是果,因果同时,是那么快。因中含果,果中含因,几乎没有办法分别,有这样严重!不是说,我打你一耳光,明天你看到我吐我一把口水,还停留了一夜那个果报才来,中间利息都不算,不是这回事哦,这个因果就是有那么快。道理在哪里,要搞清楚。这个搞清楚才能谈悟道。

他又说:『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因果并不是有一个阎王、有一个上帝、有一个菩萨在那里用电脑跟你在算帐哦,是你自己的心识在变哦!我所遭遇……,所以我们讲《孟子》的时候,孟子再三引用那个《诗经》的话:“自求多福”。相反的话,我们遭遇不好,是自求多祸来的啊!都是自求的、自变的,儒家、佛家、道家一样的。孔孟之道强调是自求多福哦,自心生的因果,一切是唯心唯识所自变的,这个道理,是非常深刻,是非常基本的。

精选推荐:

个人收集的南师录音资料下载地址(珍貴!)

南禅七日158集视频专题摘录精选

南师公开失传已久的唯识法相的修止观的方法

南师讲《八识规矩颂》一定要背下来,非常重要!

南师详述死亡、投胎过程

南师讲:全部佛法就是一条路:“止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