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文桢:将素描和写生有机地结合,兼具自然趣味与绘画趣味

 泊木沐 2022-04-23

中国工笔花鸟自宋徽宗提倡发展至今千载,近百年来,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再次出新,表现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到了当代能够将两宋时期的传统工笔花鸟重新振兴,又能紧随时代有所发展者,大江以北首推龚文桢。

龚文桢,师从田世光、李苦禅,毕业后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1987年他调入中国画研究院(国家画院前身),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教授。他属于默默耕耘而不计名利得失的学术型艺术家,谦和内向,坦城厚道,不喜张扬。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龚文桢以清醒的头脑稳步前进。他重视传统但不迷信和盲从,传统的没骨法用笔加上西洋水彩画技法的融入,既可以丰富画面也可以调节画面表现力度。龚文桢还创造性的用了复渍和勾染的“渍水法”,融山水花鸟于一炉。

龚文桢的作品在严谨的风格中透露出“写”的趣味,龚文桢将素描和写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于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整体潮流中独树一帜。其实这也源于龚文桢对于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新的见解,把自然的趣味和绘画的趣味结合起来,别开生面。

龚文桢还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练就了一份硬功,不借用任何写生或稿本,信手即可写出各种花卉的形象及变化态势。这与长久的写生和细致的观察密不可分,龚文桢为了表现云南特有的竹,曾十一次到云南写生,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为其工笔花鸟画开辟了一个新的视窗。

人们赞誉龚文桢笔下的花鸟“比真花更美丽,比真鸟更活泼”。而在绘画领域大展拳脚的龚文桢生活中却是一个相对平淡的人,他不善言辞,执着都放在了绘画当中。数十年的锤炼,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也推动了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