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自然,领悟自然奥妙,黄宾虹山水画的魅力

 与春天同行 2022-04-23

画山水,应该观察自然,领悟自然奥妙。黄宾虹说,只会临摹,是最末等的画家。

他觉得,画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倘若不能有创造性的技法,很难有大成就。

黄宾虹的观点有点儿犀利,他揭开了很多画家的“遮羞布”。

从清初开始,正统派四王画风成为画坛主流,重视临摹的创作理念成为金科玉律。

黄宾虹通过自身的创作经历告诉大家,不要迷信临摹,应该去游历自然名胜,认真体验自然美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黄宾虹作品的魅力,结合他笔下的山水画慢慢道来。

Image

黄宾虹 山水

黄宾虹喜欢游历,还喜欢随身带着一个速写本。他遇到充满变化之美的山水景观时,立刻勾画进行速写。

他观察自然山水,研究历代名家技法,寻找名家概括总结种种技法的方式方法。

他学习的是创作过程,而不是“抄袭”名家的成果。

故此,他的作品充满变化之美,生动之美,情趣之美。

看下图局部,是不是觉得特别乱,弧线肆意勾画,仿佛胡乱涂抹。

这是古人常常提到的“无法中有法”,简单讲就是不似之似美感。

学习要遵守规矩章法,才能掌握绘画基本功;创作必须打破规矩,才能画出性情风采。

黄宾虹用“乱线”表现烟云笼罩的山石,用色彩调整笔墨节奏,让人感受到自然山水的苍润气质。

Image

黄宾虹 山水 局部

有人用“乱中不乱”形容这种风格,乱是表象,不乱是内在逻辑。

黄宾虹用笔墨表现他的观察结果,挥毫之间有取有舍,超越了追写状物的阶段,直接捕捉事物的本质。

黄宾虹的山水画有魅力,也就是有神韵。

就好比,画人物要表现性格特征,画花鸟要表现情趣生机,画山水要有人与自然的交流互动。

黄宾虹总结画山水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登山临水,坐望苦不足,山水我所有,三思而后行。

从观察自然入手,经历与山水为师为友的过程,将山水容纳在心中,最后在画画的过程中每落下一笔都是心中所想。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师法造化,中得心源。

Image

黄宾虹 山水 局部

黄宾虹常画黑白山水,像这样带色彩的山水画不太常见。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事实上都是纸上的山水。

自然界的山水色彩丰富,要体现自然美感,并非把看到的一切都落在纸上。

如何取舍,还是要多看自然,看多了就知道哪些要舍弃,哪些要保留。

无论用水墨还是用色彩,黄宾虹画的都是真山真水,所以他的作品充满魅力。

再加上,他研究画论,比较前人得失,从观察中总结笔墨技法。

浑厚华滋,刚健婀娜,画中山水可以媲美自然。

Image

黄宾虹 山水 局部

这幅《山水》是黄宾虹80多岁时的作品,此后他的画更黑、更密、更乱了。

他彻底跳出传统的桎梏,成为画山水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