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画的理论发明者是康定斯基,但是“抽象”绘画实际上在康定斯基之前,就在法国画家中为大家所知。我们看约翰.雷华德的《后印象派绘画史》,就可以知道高更和凡高等人经常讲“抽象画法”。如果看凡高画的天空、柏树、麦田,就可以看出他实际上是在画抽象画。也就是说他的画中的局部,就是抽象画。 康定斯基的理论,是从音乐这门抽象的艺术出发,提出颜色具有激发心理反应的假说,与音乐触发心理活动相比较。因此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就上升到了理论的层面,这是他之前的画家们所没有认识到的。 有了这个理论基础,康定斯基就可以脱离绘画的叙事性,用点线面和色彩组合的心理反应作为创意的源泉,进行整幅的抽象画。不再象凡高等人,仅仅把抽象画法用于刻画物体。纯粹的抽象画就成为一个合法的画种,由康定斯基发明出来了。 但是抽象画并不是只有康定斯基定义的一种。可惜的是后人很少再象康定斯基那样,建立新的理论基础,从而定义出新的抽象画的子类。 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很早就发现了凡高等人的画,其中的局部,实际上是抽象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我们在都市写生中的一些画,其局部就是抽象画。进而还发现,由于新东方主义油画的国画特征,很多写生的局部,单独截取出来,是一种具有禅意的抽象画。 理论上我们对比康定斯基的抽象画,我们认为,禅意抽象画,本身不是有意为之的抽象画。这个不同于康定斯基或者其他的抽象画思想。我们的禅意抽象画,并不是可以去画禅意。画的初衷是写生,是一种具象的绘画。但是,一旦截取了局部的时候,就会产生具有禅意意味的抽象画。 就像凡高的画,截取的局部,不失为一幅不错的抽象画。但是凡高的画不具有禅意。 因此,发端于“有”,并不是无欲无念,画了之后,却得出“无”,一种禅意的抽象画。因此我们把这种抽象画叫做“有中生无”的禅意抽象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