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老子《道德经》中“象帝之先”的微信讨论

 为什么73 2022-04-23
原创 半聪先生 抱朴堂丹道 2022-04-23 00:00 

罗广英整理

按语:这是在《生命物理学论坛》微信群中讨论的真实记录。因为这些生动的思考都是学习研讨中医思想理论的真实写照和记录。也是每个人学习中医和中国文化中都会有的必然经历,因为真实和处于思想的动态之中,所以不必太在意其中的对错与否。中国古人清醒地意识到,在人们的思考时,由于一但做出对错的判定就会使得实现的历程停滞和中断,这样思想真实的连续性、变易性和涌现性和思想连续性、变易性和涌现性的真实反倒会受到干扰和误解,这就是中医和中国文化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但这并不等于没有和不需要是非的判断,相反要对于思想中产生的是非对错要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定位记录,这就是一种依托认识论模型的的参照对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即王冰所说的“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由于每一次对于这种思考中的是非真伪的动态判断又会引导人们去做新的追根溯源和追根问底的学习和探讨,这就是形成人的学习和求证的初衷和创造学习产生的动因,这种思考中的“变易”无疑就成为了人类思想最宝贵的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当然人们不能够实际上也不会任由这种初衷毫无约束的放任自流,人们最终还是会,也需要对于这种思想的创造性有所引导和制约,以便使得心情得以平复,归根曰静,并从学习和思考的提升中得到真正有用的实惠,形成系统思想文化和世界观。这就又转到了对于祖先和前人经过筛选之后的成功思考和表述的回归和依赖上来了,思想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螺旋式的上升进步,这也是中国道家“易“(思想的变易)和《易》(经典著作)的核心内容与真谛。

中国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完整的优秀的思想成果,为我们储存了丰富有用的智慧资源,我们往往对此是“日用而不知”,甚至是因为得来的容易和随意,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系统性思考往往是既不追根溯源也不求甚解,以至于很容易把许多思想的半成品认作是最终的思想结果。当然我们的集权治理下的教育也不希望追根溯源,总是利用半成品的“需要加工”做一些政治思想的粉饰和偷换,这就可以实现在思想文化半成品加上王权后缀部分形成治理的思想文化的基础,这就使得中国文化长期不健康,最终导致整个民族落后于世界发展的状态与格局。汉武帝时期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专制统治以术废道的自觉选择。

“有道无术可以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强调“有道“是根本和长远的,拘泥于“术”是浅薄短视的。不害怕和不拘泥于“反朴”“求道“思考的不成熟才是思想发展成熟的基本条件,中医的思想理论在实际上是坚持这一原则的,但是人们以为真的不去用传统道德和道德传统约束自己的放任思考,或者对于思考半成品随意“圆满”的自圆其说就能够成为“真理”,那就又一次脱离了中医和中国文化的真谛和基础。对于传统文化首先要进得去,其次要出得来与现代语境的思想成果实现互动互补,最后还要在新的认识论层次上,特别是规范形而上和形而上规范的世界观的层面上再回得去,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这才是我们中医现代化,增加民族文化自信必须要做到的。事实证明,传统中医和中国已经和正在实现和支撑着这个道德的格局。

王红英:注解《道德经》之四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注解:如果把道当作一个容器来用,它或许永远都不会被装满。

按:古文少有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给这句话断句,则应该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为今字,古为沖。沖又为盅之通假字。说文解字:“盅,器虛也。从皿中聲。“凡用沖虛字者,皆盅之假借。老子:道盅而用之。今本作沖是也。”这就是说冲在这里应理解为虚空之容器。盈字则与冲相对,形容容器已被装满物体。说文解字:“盈,滿器也。从皿、夃”。由此可见,原文此句是用以比喻道之浩瀚无垠。

“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注解:它就像深渊一样啊,为万物之源泉。(道)消磨其坚硬锐利,分解其纷杂繁复,融和在光里,参合在尘埃里。(道)隐没其中,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其”在这里指代“万物”。此句是在比喻道无所不在且无所不能。它具有创造一切,消灭一切,包容一切又融合一切的巨大能力。(说文解字:“渊,回水也” “ 湛,没也。古書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沉又沈之俗也。” )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解:我不知道(道)之先祖为谁,(它应该存在于)有形万物之前。“象” 在此理解为具象,喻有形之物。

师父陈乙甲弟子 王红英   2022年3月27日 

罗广英:@王红英这一章节信息量极大又“大道至简”很难理解和解读。你的 “如果把道当作一个容器来用,它或许永远都不会被装满。”是一种很恰当的理解和解读。谢谢你的很好的表述!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生之”,“无生有”,这些论述联系起来思考在客观上可以对应和容纳所有的自然现象,在主观上可以形成无限可能的遐想:客观上我们可以联系“光”和任何的“颗粒”,即“尘”,也就是“和光”的形而上属性的、能量性的认识,“同尘”的“形而下”属性的、物质性的认识,或者是“和光同尘”的形而上与形而下,能量物质共存转化的综合的认识。对于这样无所不包的、全息的复杂认识和思考。首先是需要能够对所有主客观要素的融通、包容和涵盖,“道”被“当成容器”,也就是“强为之容”就成为认识思考不可或缺和极为重要的“先”的前置和定位,也就是说在做出客观感官直觉和能够得到主观判断的中间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象”作为“帝”的阶段,这无疑就是现代语境的认识论模型和建立认识论模型的深刻内涵。《周易·系辞下》:“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里的“易”是主客观互动的意思,“象”对应客观的“具象”,“像”对应主观的“抽象”,在经过第一轮从“象”到“像”的互动之后就会有原来“具象”经过主观“抽象”,即人为“抽象”变“易”之后的认识论模型的几何形式的新的“具象”,这个具象,比如“点、线、面、体、方、圆、太极”是具有对自然现象普适对应承载能力和具有理论升华能力以及在后续思维中具有涌现性能力的,可以成为认识论模型的“帝”王的领先和优先作用和地位,即“象帝之先”。认识论模型在主客观的互动中所有的结果既是客观的存在又是主观的认定,很难说清楚主客观的区别,也很难界定主客观作用思想的效果边界,这就是“我不知其谁知子”的主要的所指,在主客观的互动中因为“词不达意”需要“立象尽意”,然后才会有“得意忘象”的后续认识的收获,才会有可以用语言文字的所谓“是什么”的,或者可以用特定符号“命名”的清晰表述。这是一个认识的的过程,是个抽象建模的过程,被一句“如果把道当作一个容器来用,它或许永远都不会被装满”解释得非常到位。“如果把道当作一个容器来用,它或许永远都不会被装满。”这是我在《生命物理学论坛》微信群的讨论中一位网友释译本章节的表述。对于这个表述我做了如下的反馈,因为重要和中肯,所以在此做出完整的记录,以留下思想发展和进步的痕迹。

庄子有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这里的“六合“就是认识论模型,认识论模型在主客观的互动中所有的结果既是客观的存在又是主观的认定,很难说清楚主客观的区别,也很难界定主客观作用思想的效果边界,这就是“我不知其谁知子”的主要的所指,在主客观的互动中因为“词不达意”需要“立象尽意”,然后才会有“得意忘象”的后续认识的升华性的收获,才会有可以用语言文字的所谓“是什么”的,或者可以用特定符号“命名”的清晰表述。这是一个认识的的过程,是个抽象建模的过程,被一句“如果把道当作一个容器来用,它或许永远都不会被装满”解释得非常到位。

王红英:@罗广英感恩老师对道德经原句的扩展与分析!!!受教了!我在注解原文时尽量从原文本身与当时的背景去理解感悟老先生那么简洁的语句中所想表达的意思。因为自己对道家学说,对易经,对术数都还没有入门,在注解道德经时,完全不敢也无法延展。您的解读激励着我继续学习探索。

正如您所說,这一章信息量极大,要准确注解有难度。我觉得最难的就是这两个字:“象帝之先”帝甲骨文的形态来解读,是宗庙,祠堂的尖顶结构,说文解字也说它是宗庙,天神之意。

因为古人对文字的讲究,尽量不重复用字,而是同义词或者相似的类比字来避免同一个词的多次出现。鉴于上句提到“吾不知谁之子”,这里的帝可能更倾向于指代象这一宗之始祖。而“先”也可以理解先祖。或前辈,或之前。。。这只是个人一孔之见。另外,”挫其锐,解其纷”是在描述道的强大有力,而”和其光,同其尘”则是在描述道的极微极小,总体来说,就是在形容道的强大无比,同时又微小到可以混和融入形而下的光与尘。

整章都是在描述道的特性。

感恩老师不吝赐教!

更正:是形而下的光与尘。不是形而上。

挫其锐,解其纷才是描述的形而下。

罗广英:@王红英谢谢你对于我和你交流意见的正向反馈!确实很感谢!

我的思想言论在各种交流总是能够得到各种不同反馈,当然最多的反馈还是沉默,所以交流一般就会戛然而止,后续的思考只能是自己独立完成了。但你的反馈却十分的真诚和有益,以至于能够使得讨论在良性互动中继续深入,让我这个在某些方面先走了一步的人能够和愿意把自己思考过和正在思考的内容再一次地在讨论和交流中受到检验做到去伪纯真和去粗取精的深化。

关于“帝”的思考,我到了安阳殷墟查了甲骨文,做了一些功课在这里把主要的图形发到群里,供你和大家参考。

图片

图片

古代帝字的自然科学的认识体系决定着“象帝之先”的客观本质真实。

图片

现代科学可以实现古人思考的重叠,证明古人思考并不逊色于现代人。

图片

甲骨文已经是一个十分完善和规范的思想的承载和表达体系,其实我们的思考必须向这个已经十分严谨、完善、规范的体系回归。

关于中国道家和中医思想理论交流讨论是否正向的思考主要想到了以下几点:

1、讨论交流是否有共同的基础。我们是在讨论《道德经》的第四章节,讨论各方都有自己的思想基础和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知识资源和知识储备,这就是一种各自“立场”不同的体现。是坚持原有“立场”,还是放弃原有“立场”来求“真”,是讨论交流能否深入成功的决定因素。

2、是否有“追根溯源”的愿望和动机。是探求古代经典自身的本质真实,还是只是把古代经典作为学习知识来看待,结果是完全不同的。道家文化在于“求真”,在于回归自然,在于把握规律争取主动,既是目的,又是方法,又是工具,又是结论……越是能够返朴也就越能归真,所以在阅读了《道德经》第四章之后是要做很多功课才能想深入和清晰转化的,首先就是“象帝之先”,紧接着就是“帝”的考证,这些功课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绝不是只靠一两门学科知识就能够做到完整支持的,也就是要突破学科范式的界限在横向实现跨学科和在纵向要跨时代的诸多考证中才能够真正“看懂”,绝不是强调和坚守了“科学性”和专业性就能够做到的。

3、是否有意识地做“内求”的学习深化,而不是坚持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古人思想成果进行审视和评判。“能知古始,是为道纪”,首先要使自己的思维与古人思维做到同时代的同步和同情,然后还要有“纪”,也就是相应的记录承载表达。也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历史理解之同情”。

经典文字→逐字逐句地推敲解读→读懂了→写文章、讲学→学术地位体现和提高(学术界范式)

经典文字→逐字逐句地推敲解读→出现新问题→搁置,敬而远之(一般人读书范式)

经典文字→逐字逐句地推敲解读→出现新问题→学习考证→内求深化→思想认识提高→与实践相结合→再次返回经典文字→扩展经典内容的范围和深度→进入思想文化体系形成世界观→指导实践形成经验→结合经典总结经验。(道家修炼和中医的世界观)

4、最终是否能够回归《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古代《经》的原始本质的真实。这个过程是温故而知新,是常看常新的状态。能够实现与古代道家经典的持续的良性互动形成一个螺旋式循环深入的的思想认识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纪”和“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然后真正进入到了王冰所说的“夫运者,司气也,故居中位也。在天之下,地之上,当气交之内,万化之中,人物生化之间也。故运者,动也,转动也,即轮流运动往来不歇也。于是太极始判,横五运于中,轮流至今,终而复始。圣人望而详之”的新境界。

5、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讲“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思想是真实的,但也需要在实践中受到验证的。在思想的过程中如果用对错来评判就会形成思想的停滞,思想和“道纪”就会中断。这是要不得的。只有在反复的主客观的互动中不断深入就会不断产生好的真实的思想成果。

朱壁修:

图片

图片

王红英:@朱壁修感恩分享!

这应该是后人的联想。我感觉下面的三条线是用木头或者石条支起来的三脚架。等我下班后用橡皮泥做一个我的直觉所认为的帝字所代表的形态来供老师们指点。我也怕我先入为主地把思维带偏了。如果我偏了,我可以从老师们更多的讨论论证中把走偏的思维拉回来。

王红英:@罗广英比如“”和其光,同其尘”,是在表述道之极小极微。我的大脑里出现的自然界中的画面就是,徬晚的斜阳从窗户外射进一缕进入屋内后,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光是透明的,在那一缕透明的光条内,飞舞着各种我们在光柱以外的屋内所看不到的各种粉尘。我想这个现象每个人都体验过。李老先生的时代,没有放大镜,没有显微镜,没有望远镜,他所观察的所感悟的来源就只有肉眼所见与内证体验。我们现在去大自然中求证比李老先生的年代好了无数倍,获取信息超级方便,连宇宙星体的形态都可以在电脑里去获取感受。这是我们当代人理解大自然的优势。

王红英:更正,应该是从先祖的文字中的象去感受所表达的形

王红英:不好意思,这个更正的内容还是不对。

我是想说“不是形而下的光与尘,而是形而上的光与尘”。

光与尘属于形而上,而挫其锐,解其纷描述的才是形而下。

不过,在当今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过去很多形而上的东西现在可以归于形而下了。因为我们知道了它的形。比如尘。

....…..…............

更正:是形而下的光与尘。不是形而上。

挫其锐,解其纷才是描述的形而下。

陈兆学:礼说:方明者六宗也。其神卑于上帝尊于山川,其主方四尺木爲之号曰方明,设六色上元下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移精变气论篇: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文子.下德: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德之伦。按:帝体太一,明通天地道德

甲骨文之帝字乃古代车之象形示意迭加X形,其中车象地,X形罡应天,涉斗之四时方位,则帝字乃形象化之天地。史籍斗为帝车、帝体太一诸义皆与其字形内涵相通,古代宇宙演化哲理认为先天地,后神明,再四时,而太一尚在天地之先,故道德经经文所谓“象帝之先”实际上指四象(时)与天地合体之先,暗指老子尹喜所崇太一

罗广英:@朱壁修谢谢朱老师的非常重要和精准的考证提示!

1、司马迁《史记》的史料是负责任的和非常可信的,毋庸置疑。

2、司马迁的论述体现的是“帝”字夜间观象的记录,整个过程和自然关系与白天的日晷观测具有天然的同一性和互补性。因为有白天观日和黑夜观星辰双重的观察印证,使得中国“象帝之先”的前科学思想理论具有自然公理,毋庸置疑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的“帝”“上帝”“天帝”从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是“人神”的概念,而是一个认识论模型建模、成就模型,运用模型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完整的,自成一体的自然科学的唯象思维的思想理论体系,亦即“神明”。正因为有了科学性质的“神明”和一批古代的“真至圣贤”之人,中国没有,也没有必要出现主观信仰支撑“人神”的本土宗教,而产生了道家思想和中医及中国的农耕体系。

4、同样的思考还可以从《墨经》得到叠套性的印证。《墨经》中“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的思考论述直接与“帝”的结构对应,《墨经》的整体论述也和“象帝之先”的整体思考表述是对应相关的。当然,这些还只是初步的考证,需要更多和更加深入的考证,但基本的思考和求证方向和基础内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5、朱老师提供的图像进一步证明“帝”字作为认识论模型最初始的思考是建立在光和几何抽象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古人思考的客观完整和对于现代设备的超脱,即通过对于完整的光景(影)周期性变化自然过程的几何对称关系确定东西南北的中心(“大一”“六合”)和正斜的表达,面对复杂自然关系建立自然的圆周封闭和直角坐标系支持的时空关系表达,进而确定二维成象,取象比类的思想理论。这个建模的过程被老子概括成“象帝之先”。

6、我们能够从古代文字记录和图形的记录的光学具象与几何抽象的关系发现、恢复和还原古人认识自然本质的思想提升过程,并且能够基本复原出古人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纪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关键所在。

王红英:@陈兆学(自然)感恩陈老师的分享!!!这样的探讨非常有益!!!我去查了一下人物的年代

仓颉----公元前2667-2596年

甲骨文---制作于殷商时期 公元前1300-1046年,发现于公元1899年。

老子----公元前570 或者470年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者135年

说文解字----公元 100年。

看了这个年代排序,司马迁老先生离甲骨文时代差了一千多年,他一定没有见过甲骨文。即便他见过,他对甲骨文时代的帝字的理解可能和当今的我们一样,凭直觉凭象去理解,跟我们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史记里的斗为帝车的斗是指北斗星,帝是指天帝星,說的是北斗星为天帝的运输工具----车。这里的天帝虽然是星属的名字,这个星属的重要性可以代表它是主宰天地的帝王,也可以理解为天神了。

我觉得斗为帝车里的帝字指的是天帝星,跟车没有关系。斗才指的是车。

而且,斗为帝车的帝字的意思已经演化为皇帝的帝了,跟甲骨文里的帝字的原意也没有多少关系了。

怎么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把斗为帝车的帝字联想成了车的象形?可想而知求本溯源的重要性。

罗广英:@王红英看了你的后续论述,知道你在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但你的思考在做重新整合的时候遇到了缺乏恰当的知识资源予以支持的困境,你出现的新思考与现代语境的要求难以匹配适应,表达起来就会很困难。这就是当下中医发展存在的一个极为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即有思考,有思想成就但表达起来既不符合现代语境的规范,又无法回到传统经典的格局和论述之中,表达和理解都显得十分困难,十分尴尬。这也是造成了现代中医各自自圆其说难以统一和中医难以重回思想理论最高殿堂享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朱壁修老师的两个课件就是只做对于经典的回归,懂得的人一看就能够回到古人的意境之中,现代人会觉得古人的睿智和高明,也会有所收获,但现代人更多的是认为,这顶多只能是一个参考,完全可以不加以理睬,完全可以束之高阁而不去践行,理由是“缺乏科学性”“不符合逻辑”“语言不规范”和“语境不相同”而“需要祛魅化”。

中医的“祛魅化”(德语:Entzaubrung,也被翻译成“醒悟”和“去魔幻化”)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中医自身思想理论确实存在“魔幻”的问题(当然有“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的副作用,但并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是出在接触中医经典论述之后的后续思想阶段的认识论问题。这是一个如何进入中医思考,又如何从思考上升为思想理论的,既要进得去又要出的来以及如何进得去又如何出得来的世界观的深层次问题。

在阅读中医经典之后,因为每个人经历、思想方法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必然会出现一种阅读经典后续思考因人而异的发散,这也是中医思想理论涌现性特征所决定的,这种各自信誓旦旦的自圆其说可以将中医思想理论的“一言而终”撕得粉碎,使得传统经典被割裂和扭曲成一种思想半成品的大杂烩,其各执一词的论述中有经验的支持,也夹杂着许多的主观猜测和臆断,还会混合有一些不成熟的“理论证明”,表现为一种魔幻+经验的特征和色彩,进而使得现代的中医表现为缺乏统一规范的一盘散沙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祛魅,要正本清源,要真正做到在丰富现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再回归到中医传统经典的论述,真正做到依托经典的认识论模型和文字论述结合现代科学的理念进行思想跃升之后的比较自如思考和表述,要真正做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这样整个中医的格局将会有一个大的变化,中医的思想文化将会有一个大的新发展。

在这里我没有任何批评你的意思,你在努力思考,努力表达,这本来就是很好的事情,值得我和所有人尊敬和学习。你的经历也是所有人学习中医思想理论必须有的经历和过程,没有这样的过程是根本学不会中医和不可能懂得中国文化的。也正因为有这种每个人都必经的共性,才使你的思考和表述具有了学习中医经历的典型示范和指导意义,你的这个过程特征确实为我们找到一个解决当下中医为什么一盘散沙症结的重要认识论原因。我这里是在借你思想之花献所有中医人和中医思想理论之佛,在这个意义上,所有人都应该谢谢你!

讨论还在继续……

图片

作者简介:罗广英教授,2003年开始修炼内家功和研究中医理论,于2008年出版发行《释译中医——能量医学导论》一书,发现并提出“道就是能量”和“中医就是能量医学”的理念,2013年出版《中医启示录——对生命统一物理学的一元化诠释》一书,2014年在香港出版《破解东方神秘主义——<道德经>真注》一书,基本完成了对于中国道家思想理论现代科学语境的解读。

图片

购买《究天人之际:“抱朴堂”的生命智慧》须知: 购买作者签名盖章的书,包邮但不打折,价人民币88元。 有意者请加作者微信:Smjsdzlh,zxylihuidz,Bptdsmzh(或扫描下面第二个二维码),微信付款并留下详细的通讯地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