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池雅宴 锦城云乐|绿城·凤栖鹭鸣

 江南一鱼6jvvqc 2022-04-23
Image

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

更懂生活 更懂美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

“华夏民族的文化,

历经千载之演进,

造极与赵宋之世。”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行香子·述怀》苏轼

一个风雅气度的价值观谱系

西园风雅 + 绿城气质 + 客群格境

Image
Image
Image

风物

览物澄怀 . 宋赏

古代美学,到宋代达到最高,要求绝对单纯,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

今天与宋朝的连接点,是一种“生活美学”。

Image

宋物,比当代更知道什么是生活。

Image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Image

苏轼《寒食帖》 

苏东坡的恣意与跌宕

Image

梁思成手绘图稿——宋建筑部分

我们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所有想象,都基于宋朝建筑

Image

风采

宋人雅事 . 宋宴

那个年代给了士人们无数风雅的理由。

峨冠博带,轻衣缓裘,是世俗社会里的人们可望不可及的理想画卷。

越是物质化的生活,越是需要一种精神性的诗意回归。

宋人,追求生命的意义。

Image

<左右滑动查看>

Image
Image

宋人时辰表

<左右滑动查看>

Image
Image
Image

宋朝女性的自由

那是一个“波光潋滟柳条柔”的时代,

那是一个“岸夹桃花锦浪生”的时代, 

繁华的都市催生了锦绣灿烂的文化,

身处其间的宋代女子们,以一份知性优

为那个时代增添了美丽动人的音韵华彩。

宋画中的女性空间

<左右滑动查看>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四般闲事——像宋朝人那般热爱生活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南宋《梦梁录》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宋人生活情趣: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现代女性生活美学:

香薰、茶艺、观展、插花

Image

北宋 李公麟《西园雅集图》

“水石潺湲,风竹相吞,

炉烟方袅,草木自馨。

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

——米芾《西园雅集图记》

Image

风华

青绿山水 . 宋画

宋人,心中有山水。

他们心中有山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

他们很自信,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就连宋徽宗这样的皇帝,也认为心中的山水比权力更重要。

Image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江山如黛,咫尺千里之趣

山水意象与现代转译

对景造意,造意而后自然写意,写意自然不取琢饰

Image

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北宋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Image

世之笃论 , 谓山水有可行者 , 有可望者 , 有可游者 , 有可居者。凡画至此 , 皆入妙品。 

——北宋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Image

苏轼的词道尽了人生中值得品味的幸福

菩萨蛮的”小山重叠金明灭

抑或是李清照的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浣溪沙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Image

 皆是用心体验 用心感怀

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

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越是物质化的生活

越是需要一种精神性的诗意回归

Image

风骨

园林雅筑 . 宋筑

宋韵园林 | 简远,疏朗,天然,雅致

精而造疏,简而意足

宋代是一个承前启后,内部变革迅速的朝代;

又是一个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

这时期各种造园活动兴盛,

园林景观在继承隋唐的基础上,

经过这个时代的打磨、构造,

形成了特殊的时代审美文化。

游园活动更是一个集建筑、山水、花木、文学等

为一体的美学体验过程

Image
Image

艮岳建于宋朝,属于大内御苑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园林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以水为主,大体上成“左山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南三面包围着水体。

水系特点:

① 引活水入园;

② 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

③ 水系与山体形成“山嵌水环”之势态,符合堪舆学说中的上好风水条件;

④ 水系整体呈南北走向。

Image
Image

△构筑元素提取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效果图

Image

宋代美学 实践篇

绿城新宋式美学迭新之作

成都凤栖鹭鸣,是绿城新宋式美学迭新之作。我们从一部《营造法式》、数百幅宋画、数千首诗词咏赋等文化进行深入解读,以呈现于作品之中。

宋代园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的造园技术和艺术都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水平,进入完全成熟的时期。

而宋代的成都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的城市,水润天府,成都依水而生受水之惠,由水生景、因水而富

我们希望通过精雅的宋式艺术美学为范本,营造东方雅致理想生活情境。

Image

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

“金池雅宴 , 锦城云乐”为主题,打造一处自然、雅致、安逸、精筑的居所,开启一段水上园林的文化盛宴。

|景观定位

Image

|方案详解

Image

△鸟瞰效果图

从建筑设计到园林规划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了宋代人文及美学精粹。

Image

首先,整体园区规划还原了宋代山水名画《早春图》的构图精神,高层为山,高远之色清明;园林尚水,深远之境若隐若现;院落宜人,平远之意冲融。

Image
Image

八大景观节点根据宋画中水的不同形态作为主题,通过运用各种笔法技巧,来表现不同环境下水的不同性格。

鱼纹线、弧 形线、尖勾线、双勾线描绘不同波浪形态,用颤笔、粗涩之笔表现水的咆哮翻腾,用中锋细线表现平波细流,用轻快跳动之笔表现湖水的荡漾,可谓曲尽各种水态之变,把静谧的、汹涌的、盘旋的、发威奔吼的各种水的性格,表达得惟妙惟肖。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主入口回廊两侧奇石清瘦突奇,踏石阶而上,景墙上赋有苏轼行香子述怀的词作。

小桥流水,金鳞畅游,水池东南角设小桥,以隔断水面,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而又不失含蓄,流水泄于格栅之间,池水清泛涟漪,宛如一幅宋代山水卷轴画卷,在眼前徐徐铺陈展开。

进入生活美学馆两侧的灯箱夹道,嶙峋的景石,现代简约与拙朴古意相互对撞,在光影下展现现代东方气韵。

Image
Image

采用传统框景手法,尺幅窗,无心画,从会客厅的窗前向外观看,一卷动态画轴映入眼帘。

Image

△“金池夜雨”观赏节点布局

Image

△示范区观赏节点布局

示范区后场园林中的这方池水,借鉴北宋金明池的布局形制,晶莹通透宛如一面崭新的镜子,每到傍晚时分,池水、建筑和岸上的树丛花影交相呼应,倒映着天空中古今共赏的明月,意境十分优美。

Image
Image

宋代造园常在水边设置亭子,文人雅士可依亭品春、夏、秋、冬四季幽居于山水阁楼中士大夫的闲逸生活。

Image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绘出了在景观池边打造了一处鱼乐亭,再现了《四景山水图》春景的场景,赏园的游人们可在此凭栏观水,亦可围坐品茶对弈,开启闲逸、雅致的生活。

运用当代的手法,借鉴鱼乐亭构造,设计一座立于水上的观景构筑物,在此欣赏水景、静坐休息,感受清风与花香环绕的美好。

Image
Image
Image

“勾栏瓦舍”是一座架在池边的邻水空间,引檐形成的灰空间,营造了一个半室外的活动空间,坐在檐下可赏园、观花、品茶、读书,别有一番妙趣。

这种妙趣,是对宋人诗意生活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宋代雅集所代表的美好精神生活的一种共鸣。

Image

宋代十分兴盛的民间演艺场所,说书、戏剧、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在其中表演,极大地丰富了宋朝人的文艺生活。

我们则在园林中重现“勾栏瓦舍”,不仅是因为它的观赏价值,未来将引入多种多样的演艺活动,使它真正成为社区的开放式剧场。

Image
Image

绿城·凤栖鹭鸣不但是惬意的家,

也可以是升华人生境界的栖居地。

在凤栖鹭鸣这样的生活方式下,

休闲的文化中独含一种人生意识的深度

与社会日常生活的雅趣。

以东方诗意描绘生活所呈现的,

不仅是宋式美学更是传统文化的演化。

未完待续.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