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进入梧桐院诗词原创留存第三期。 本期没有举行活动,而是由几位志愿者收集了平时群内朋友们自行发送的诗词作品进行整理后,择喜爱者推荐留存。因为每天群内都产生大量作品,虽然时间段不长(一周左右),推荐作品也达到了四十多首。经过志愿者们集中讨论,最终定下以下作品作为梧桐院第三期诗词作品留存展示。 由于诗词作品赏析主观因素占比相当重,限于篇幅及推荐偏好,不免会有遗珠,希望大家能理解——最终目的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作品中小令词牌占了大多数,这明显是部分同学在词牌零基础专栏中的现学现用,使用快捷方法进行的填词创作。这是一件好事,格式的多样化是一位诗词创作者必经之路,我们要学习格律,并以此为基础来掌握词牌创作,在情感表达的时候,至少多一个长短句的选择。 学会这些东西,最终的目的是在表达的时候超越规则,选择更适合的表达方式,更好地打动读者,形成交流与共情。 诗如此,词也一样。只要有利于情感表达的,咱们都要会,如果能精,那就是锦上添花的大好事。因此后期的诗词活动将设立格式主题,每个格式开一期,也算是对大家格律掌握的一个检测,发现不足,褒扬成长。 本次活动是无主题的,所以五花八门,各有所长,辑录如下。 个人的意见在集中讨论的时候已经做过发表,就不在此处挤占版面,大家欣赏作品即可,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在评论区。 在这里要感谢几位志愿者对作品的评分、推荐。文中诗词顺序只是按照讨论时几位志愿者发布的次序排列,没有优劣、先后之说。
还有很多作品,不能一一摊开,这里只作留存记录。 总的来说,诗作大都沉稳,而词牌创作则明显活色生香,各有特色。 当然也有些不足的地方,就不在这里啰嗦,大家自行赏析判断。 群内朋友提到希望进行讲评,那么我们周三诗词赏析直播为这些作品开一个专场,周三晚上八点吧,如果没有变化的话。 不见得能面面俱到,但是聊一些个人看法。说得对,大家看个门道,说错了,大伙儿看个热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