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美丽乡村(1):吉安县万福镇井头村

 01一线 2022-04-23

(旅游)美丽乡村(1):吉安万福镇井头村

文|01一线

今天让我带大家去领略一下吉安县万福镇井头村。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中华“福”文化。“福“,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既是古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当代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追求。福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汉语中的“福”字是由“礻”“一”“口”“田”四部分组成。“礻”有福禄之意,所谓“一口田,衣禄全”,可见现代福字继承了古人企盼富贵生活的追求。其实,“福“应该通”和“。古人无论怎样追求高官厚禄,最后,落脚点,或着陆点,无非都想回归田园生活,拥有多少田地,修行得福,与自然和人和谐相处。这是人们对福的最高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经常说的“五福临门”,这“五福”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传统习俗中,五福合起来就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


“五福“源自《尚书》: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终命。以此作为幸福观的五个标准。就是说,人生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身体健康和心安,第四福是仁慈善良,第五福是善终,也就是安祥离世,不是意外死亡或是病死,是自然去世。这五福既包括身,又包括心。既包括财富和地位,又包括德行。既包括生,又包括死。人的一生,能实现这些标准,达到五福俱全可真算是有福之人了。

五福文化对今天的意义给了人们一些有意的启示:1.要珍惜生命。寿命寿命,只有珍惜生命才能长寿,只有健康的活着,生命才有意义。2.富贵是人争取的,没有奋斗,就不可能得到物质上的富裕生话,不去追求,就不可能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富贵是奋斗的结果。3.树人先树德,仁慈善良的人才能受到众人的尊敬和社会的尊重,自己也心情欢愉。4.平时只有注重身体健康且保持良好的心情,就能远离疾病做到善终。

关于“福“这个话题,大致明白这些就好了。回归文题,聊聊吉安这块风水宝地的一些风貌吧。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贞元年(1295),改明吉州路为吉安路,辖吉水、安福、泰和、永新四州、五县,取吉水、安福两州各一字命名为吉安路,寓“吉泰民安”之意,自此始称吉安,沿用至今。吉安拥有博厚的庐陵文化,文章节义,书香门第是庐陵文化的主要体现。包括:科举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文化。它是吉安江右人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亦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它是指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及周边市区的区域性文化,突出表现为赣派建筑、名人、科举、书院、青铜、陶瓷、禅宗、江右心学、江右商帮、移民迁徙、红色文化,饮食及民俗文化等方面。其特征或精神实质是重视教育、崇尚文化、注重精神和品格。

庐陵福地,江南特色;青墙瓦黛,辉映云天;忠孝节义,荟萃千年。典型的庐陵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体现。这表现把“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文章节义”等中国儒家思想,有机融合江西地域环境和物质条件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创新,在物质层面很好地将文化融入到寺庙、宗祠和民宿之中,在精神层面将精忠报国的“忠节“文化通过书院传播并涌现了象文天祥和受文天祥爱国主义精神影响而走上光荣的众多文臣武将,书写了古代历史的辉煌。

单说吉安的地名文化,镇乡冠名的,诸如“永和“、”万福“、”永阳“、”天河“等等,这就不难看出,吉安人追求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

吉安县万福镇,以“万事如意,福星高照”之意取名。明清时期,境域属延福乡。1959年,属万福公社。1984年,万福公社改为万福乡。1985年5月,撤销万福乡,设万福镇。地处吉安县北部,东与吉水县阜田镇交界,南临北源乡、大冲乡,西与安福县接壤,北与油田镇毗邻。辖区面积103平方千米,下辖2个社区、27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34万余人。内有省道万洋公路横贯东西,万白公路纵横南北,武吉高速公路在万福镇境内设有互通。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万福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现代著名人物有中共早期风云人物罗石冰、新中国李铨和王银彪两位少将等。

今天介绍的井头村地处万福镇东面、桐江河南面,大安冲正中心。东与镇朝阳山村隔田相望,南与桐园村相连,西面与村头村相接,北面与枧下相融。可谓群星灿烂,耀相辉映,和谐共荣。是万福镇璀璨的星村之一。

井头村因古井而得名。这里的古井、水塘、水库、小山、古樟、苍松、田园以及罗石冰烈士故居等人文事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康庄风景。

井头村创居于公元1300年元朝年间,由吉水汽下迁徙至今720余年。村中古井,清沏甘甜,泉水源源,生生不息。古井甘甜之水不断供养全村村民近千年的生活生产。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生命之水,幸福之水,环保健康之水。镶嵌在村前门口的大水塘,像一面大明镜,塘中鱼肥逐浪,群鸭戏水,象一幅美丽的画屏。村西古樟傲立参天,枝繁叶茂,挺拔苍翠。井头村地肥人美,山青水秀,春来桃柚芬芳,秋去庭院醉香。坐落在青山苍松环抱中的老虎坑水库,碧波荡漾,鹳鹤沐浴,水凫交颈,好一幅山水画景。江口水库干渠、支渠环绕田间、地头,灌溉全村千余亩良田确保旱涝保收。粮食产量由解放前亩产300一400斤,提高到现在亩产2000多斤,纵横交错的机耕道、人行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极大的方便。二千余亩的山林汇成绿的海洋,一望无际,山上鸟语花香,山下菜绿稻黄。

井头村全村155户,1935人,山林面积3500余亩,水面可用面积120余亩,耕地1500余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主要耕作稻稻油三熟制,山林主要以湿地松,油茶,井冈蜜柚,百香果,花生,各种时鲜蔬菜,红薯,西瓜等作物。水面主要以灌溉农田兼养四大家渔综合立体鸭鹅为辅。

井头村文物古迹现存罗石冰故居两座房屋。相传村前有座五百多年的“西林庵”,村东北角有座“皇崖坛”。两处曾经香火旺盛,后在文革破旧时立新废止。

罗石冰(1896~1931),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中共江西省领导人之一,吉安地区最早的马列主义传播者和党的创始人。1931年2月7日在上海英勇就义,是著名的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

从罗石冰烈士身上,让我们看到,认真执行党的指示决议,建立组织、依靠和发动群众才是革命胜利之本;服从党的安排,为革命工作,把生命置之度外,是一个优秀共产党的情怀。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革命建设征程中,扎实工作,以告慰先烈英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罗石冰的家乡瞻仰他故居,缅怀他的光辉事迹,为建立共和国而奋斗牺牲的烈士们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我们缅怀罗石冰,告慰先烈以诗为证:“生来认定初心,死履独门真理。放眼种播万里,风雷唤醒庐陵”。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井头村民勤俭朴素、智慧。在家耕读教书,出外经商求富。所谓物华天宝,人才济济。辛亥革命(公元1912年)时期,罗麟祥曾在吉安中学(现吉安白鹭洲中学)任校长职多年,为庐陵文化事业竭尽所能。更有为革命作出牺牲的几十位革命烈士,尤其是罗石冰家,创造了一门五烈士的革命壮举,为新中国的革命胜利作了巨大贡献。解放前,另有在外经商远近闻名的几位富豪发达不忘本,长期支助家乡的公益性建设和扶助弱势群体。

解放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初期,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各显其能,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外辛勤务工为家乡聚集上千万的财富,更有百万、千万富豪如日而出。小轿车数以百计,网络通信跨洋越海,情系八方。学习科技知识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生51人,大学专科生48人,各职业院校毕业生100余人。一大批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后生成绩斐然,有的是政府部门领导,有的是单位骨干,有的是创办自己的企业,成为新时代企业家,他们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忆往昔,全体年青人以石冰为榜样的十二位革命先烈,为新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楷模,不忘先辈初心,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脚踏实地,永往直前。看今朝,全体村民生活富裕,村民敬老爱幼、睦邻善友的良好村风蔚然兴起。

展未来,千余儿女奋发图强,我们相信井头村的明天将锦上添花,更加灿烂辉煌!

注:此文根据吉安县文学(作家)协会赵洪贵《井头村概况》拟写“井头村红色加产业”乡村振兴概况。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猜您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