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介莽夫的高升之路

 洪澜 2022-04-23

太 平 天 国 战争期间,有许多草莽人物,借团练起家,张曜就是一个。张曜原本是一介莽夫,为人春米为生,有把子力气,后来跟人经商,在捻军横行之时,正好在河南固始县,由于张曜有勇力,而且为人仗义,被推为当地团练的首领,捻军来攻,县城危殆。县令是科甲出身之人,不敢弃城而逃,又守城无策,于是当众宣言,说有谁能守住城池,就把女儿嫁给他。于是张曜出头,出奇兵,守住了城池。张曜由此得到僧格林沁的赏识,跟着僧王,一路干下去,大乱甫平,张曜做到了河南布政使。

布政使是个文官,按道理需科甲出身之人做,但太 平 天 国 战争,早就了一批张曜这样的军功名将,清朝的政治,也由此进入了督抚当家的时代,武人做文官,由于有幕僚在,其实也不打紧。但是,偏有好事的御史,弹劾张曜目不识丁,怎么能做布政使。朝廷一查,张曜的确没有读过书,目不识丁,倒不至于,的确识字不多。于是,张曜被改任总兵。官阶倒是没有降低,但是,文官布政使和武官总兵权势相差可是不可以以道里计的。

后来,阿古伯叛乱,左宗棠出征,张曜自请随左出征打仗,这一回,张曜立了大功,回来因功再次升官,这回,由于左宗棠这回可是建了件大功劳,威震朝野,所以,张曜做文官,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他就成了山东巡抚。

在这期间,传出的消息是,张曜拜夫人为师,开始学文化了。按说,张曜的夫人,就是当年固始县令的女儿,的确是个有文化的女人,人说张曜拜夫人为师,毕恭毕敬,还行了拜师礼,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张曜真的就从目不识丁的老粗,变成了精通经史的儒生。

我一直怀疑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张曜贵为高官,要想学文化,自可以请一个名儒来教,用不着劳驾夫人,当年的大家闺秀,即便有文化,也大多在诗词上,淹通经史,不大可能。拜夫人为师,很可能就是一个幌子,向人们显示,我张曜开始学文化了。

其实,经过太 平 天 国 战争,武人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只要手下有一帮子大兵在,做布政使,做巡抚,都无不可。左宗棠不过一介举人出身,不也做了跟翰林院有关的大学士,死后的谥号加了一个尊贵的“文”字,变成了文襄。如果放在清朝中叶之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太 平 天 国 战争,改变了一切,大清不再是当年的大清了。社会风气重文轻武还一时没有转过来,但武夫逐渐登上舞台,已经有苗头了。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