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战争:日军投降后,毛泽东布局三招,事后证明真高明

 梦想童年594 2022-04-23

解放战争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是一段遥远却又无限接近我们的战争,这场为期三年的解放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整整73年,却仍旧在牵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这里有决胜千里之外的西柏坡统帅,有横刀跃马的彭帅,有披荆斩棘的林帅,有出奇制胜的粟裕,亦有饮马长江的人民解放军。

我们更目睹了一个悲凉且惨遭日军侵凌的时代,也目睹了一群励志缝合残破山河的追梦人。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真正有人愿意为底层老百姓喊出绝世呐喊的时代。

---为人民服务。

1945年,8月14日。

这一天,昭和天皇听到军部传来的一则消息。

---美国投放的原子弹在本土爆炸。

随着两颗原子弹的重创, 距离昭和天皇正式对外宣布投降仅剩一天的时间。

文章图片1

对于昭和天皇而言,这一天的他,将要在东京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

会议现场,桌面上的众人面面相觑。空气里没有了以往日本军人嚣张跋扈的肃杀氛围,昭和天皇亦没有了以往的雄心。

半年前,这位天皇还鼓舞全民:

“我相信这场战争只要坚持就能获胜,但我担心国民能否忍耐到那一天。”

1945年以前的天皇,不仅是大日本帝国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大和民族子民心中的神格天皇。

那时候日本天皇,在民众的眼中,依旧是神,有着他们永远无法触及和感知的高度。

战败后的日本,不仅进行了国家宪政改革。

关键的一点,此前具有千年神性的天皇,也在同一年去神格,而定万民。

作为东亚的绝对军事霸主,这样的对外宣言,昭和天皇无论如何都要面临精神上的折磨。

诚然,昭和天皇没能真正实现爷爷明治的梦想,所谓明治时代声称的“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滔天美梦时代,也随着这份《终战诏书》彻底终结。

文章图片2

40年前,日本在日俄战争中一战称雄,成为东亚唯一强国。

出道即是巅峰的传奇,他当属东亚第一国。

没有人敢轻易得罪这位刚刚升起的红日帝国,就连大英帝国还要巴结日本,与它缔结了盟约,成立了英日同盟。

甚至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国际联盟会议上,那些所谓的西方帝国连批判它的机会都没有。

日本的首席全权代表松冈洋右扔下了一句“塞由哪啦”便潇洒而去。

那时候的日本,享受着无上的帝国荣光。

文章图片3

40年后,日本侵凌中国的战争悄然落下了帷幕。

御前会议整整一天过后,这位曾被明治天皇予以众望的皇孙,才最终选择低下了自己高贵的神格头颅。

文章图片4

凌晨时分,昭和天皇在众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录音中,他声音颤抖,语无伦次,两次失声。

秘书们的精心帮助下,昭和天皇终于选择平稳情绪,接受现实,艰难完成了录音。

文章图片5

8月15日,12点。

当钟声响起时,日本的广播协会放送室传出了昭和天皇凌晨的录音。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己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这份《终战诏书》,昭和天皇没有表达出对于侵凌中国领土的一丝悔恨,他的诏书,在极力引起臣民的同情,又在极力鼓舞着臣民为了国家利益而选择投降。

显然,这是一份并没有诚意的诏书。

9月2日,日军在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字,正式停止了战争。

彼时的中国,山河残破、民生离乱,从1840年列强入侵以来,曾经的泱泱大国早已经羸弱不堪,经济困敝。

国民党和共产党作为两大重要的抗战力量,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也开始进入了白热化的争锋阶段。

---抗日战争后的军事部署---

在日军宣告投降后,全国各地处于一种相当紧张的局面,关于如何接受日占区,成为了国共双方冲突的主要焦点。

蒋介石下令,国军负责全面接收日战区、日伪区,而八路军、新四军必须原地驻防,不得擅自接收任何有关日占区、日伪区的军队、武器装备。

此前,从日军的全面进攻到战略相持,中国战区的防御格局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部战场中,长江以北八路军、新四军为核心构成了敌后战场,而以津浦路、平汉路、陇海路为核心则构成以国军为核心构成了正面战场

南部战场中,国军的大多数兵力在后期都集中在了长江以南,更核心的军队则集中在了西南地区,还有一部分始终屯驻延安一带防范陕甘宁地区的两个战区。

文章图片6

正因如此,日军正式宣告投降后,蒋介石才会想尽一切办法,运输分散在长江以南的多数国军。

这段时间,因为国共双方大规模、泛面积、多频次的军事调动,其实并没有十分详尽的资料,可以完整的呈现当时的战况。

不过,以陇海线这条重要的交通要道为南北分界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共双方在抗日刚刚结束后的军事部署。

国军方面

国军的兵力配置以长江为分割线,呈现出对半分的态势,但是从地图上我们也能够看得出来,长江以北的部队中,蒋介石能够快速调动其进入战场的其实也只有四个战区。

傅作义的第12战区、孙连仲的第11战区、胡宗南的第1战区、阎锡山的第2战区。

文章图片7

而这四个战区中,阎锡山统帅的第2战区不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阎锡山之所以在解放初期愿意出动兵力进入上党地区,完全是出于自我利益的考量。

关中地区的第11战区、第1战区,则是防御和包抄陕甘宁根据地的有力支柱,这支军队即便调动,也无法调动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只能分散一部分兵力选择进入华北战场。

所以,抗战刚刚结束后,蒋介石在北方能够有效进入战场,并且进行全面作战的军队唯有塞北傅作义统帅的第12战区

这也是为什么蒋介石在抗战结束后,三次电令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意图,他必须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南方军队的全方面军事动员。

为此,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上午,与赫尔利商谈对中共继续谈判方针,决定彼与子文、雪艇(王世杰)、文白(张治中)等飞延安协商,以为最后之诚谈。

如其能有效,则军事乃可统一指挥;否则,其责在彼而不在我,且我已尽诚意,再无其他方法矣!

文章图片8

蒋介石的整体战场部署几乎就是全国军队一起抄家伙北上。

具体的大方面分为三个主要的方向,主要是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的军队,成规模的东行、北上,分列陇海线南北、以及重要的东北地区

为配合国军顺利接收日战区、日伪区,蒋介石借用美国的军事力量,美军先后从太平洋的冲绳岛,利用军舰、运输机调拨两支军队先后占据上海、青岛、随后又北上占据了天津、北京、秦皇岛,等待国军进驻。

文章图片9

与此同时,蒋介石对其中的七大战区发出急行军命令,电令各战区统帅不惜一切代价调遣军队穿插各地,力图保证及时抵达华北,扼制共产党军队的进一步发展,争取维持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关于军队的调动,因为国军军队数量较多,而且距离华北、东北一带路途漫长,美军在以兵力占据华北五大重要城市后,又马上派遣军舰、运输机,帮助蒋介石搬运长江以南的军队。


第2战区阎锡山:沿同蒲铁路北上,进入上党地区

第12战区傅作义:沿平绥铁路,进入张家口一带

第1战区胡宗南:沿陇海铁路东进,进入郑州地区;沿同蒲铁路北上,穿行石家庄地区

第11战区孙连仲:出关后,沿平汉铁路北上,强化石家庄地区防御;南下穿插开封-商丘-徐州

第10战区李品仙:西行占据浦口、随后北上蚌埠(bengbu),巩固徐州地区防御

第7战区余汉谋、第9战区薛岳:稳定湖南、广东两地

第5战区刘峙:北上进逼洛阳、开封一带


文章图片10

规模如此巨大的兵力动员,蒋介石即便下令各战区急行北上推荐战线,事实上也并不顺利,东北这块极为重要的战略基地,国军在进驻的时候就遇到了重重阻碍。

当国军准备利用便捷的海路快速从大连、营口、葫芦岛登陆的时候,苏军断然拒绝,东北方面的国军只能转进秦皇岛,沿着北宁线慢慢推进战线。

解放军方面

对于毛泽东而言,如何盘活全国战局,着实面临着不小的军事压力。

毛泽东对于战略层面的宏观调动也依旧是沿着陇海线南北布局。

北方:晋察冀、晋绥两军区在北部防御张家口、归绥两个北方军事要地。

文章图片11

南方:

山东军区全面动员,3万军队进入冀东军区(遵化、唐山、承德一带),与冀热辽军区完成北部协防任务(主要协防锦州,关闭东北大门);另调3万军队火速奔袭东北,抢占东北。

文章图片12

新四军抽调8万兵力,北上补充山东军区,以及加强冀东军区的军事防御;新四军苏浙军区北上至苏南、苏中;新四军皖南部队北上至皖中。

文章图片13

历史大幕伴随着毛泽东向各地发出的电令,开始缓缓拉来。


本文地图绘制于“观沧海”——地图分享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