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永平最新思考:看得远了,人就通透了(二)

 makeyoucool 2022-04-24

欢迎关注:段永平最新思考:看得远了,人就通透了(一)


05.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1.企业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招的人必须符合这个核心价值观。
 
2.人才的合适性往往比合格性重要。
合格性指的是能力,合适性指的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内部培养的人合适性强,有时候企业里某些岗位外来引进人才合格性好。
合适性比较难培养,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很长时间也没用。而合格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合格性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合适性很难改变。

企业文化如何传递的问题建议看韦尔奇的《赢》。许多公司挑人时是首先看合格性的,概率上就容易出问题,许多公司本身价值观就有问题,选人自然就困难了。

不合适的人管理公司的风险很多时候是难以控制的,结果公司很可能就会垮掉。企业文化比较好的公司往往会更快发现问题,所以纠正的机会会大很多,存活下来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3.凡是员工见到领导就战战兢兢的公司,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的。因为这种公司员工大多都会慢慢变得没有担待,凡事希望交给上级去决定,效率慢慢会降低。除非这种公司的产品非常聚焦,大老板确实可以照顾到所有大方面,不然早晚会出问题的。我觉得日本企业这些年在有些行业出问题就是这个原因。
 
4.关于授权的问题,能比我理解得更好或做的更好的人确实不多。授权的过程一般是: 指示、指导、协商、授权、放权,最后一条是 never out of control (只有好的文化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5.很难有企业不靠创新可以生存下来的,但创新是指在用户导向前提下的创新,而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的创新。我们公司把这叫差异化,也就是满足用户需要而别人还没有提供的东西。
当然,用户需要而大家已经提供的东西我们绝对不能少。盲目创新是危险的,而消费者导向前提下的创新是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基础。 

6.文化这两个字,基本上可以解释败事有余的“事情”。
7.狼性文化最终会输给人性文化。
8.培训的成本很贵,但不培训的成本更贵。不知道第二点的企业走不远。
9.没有强大的文化,就不会有伟大的公司。
10.所谓企业文化讲的就是什么是对的事情(或者说哪些是不对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对的事情做对。

06.
赚钱,难道不重要吗?
 
1.做企业如跳水运动员,动作越少越好。大企业比什么?比谁犯的错误少。
 
2.大浪淘沙,在中国,最终在世界上能够站住脚,能够真正做大做强的一定是严格按企业规则办事的企业家。这就像只有九段棋手才能下出职业九段的围棋来一样。
 
3.这是《乔布斯传》最后一章“遗产:无比辉煌的创新天堂”中的一段自述,我反复读了很多遍,字里行间跃然纸上的是一个虽有阴暗面却始终闪亮的灵魂。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曾经总结过伟大企业的其中一项特质是“利润之上的追求”,乔布斯和他的苹果给予了这项特质以最完美的诠释。
 
① 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则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会更容易坚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更不容易做错的事情,就不大会受到短期的诱惑而偏离大方向。
② 如果你是一个有“利润之上”追求的manager(管理者),你就会找到很多ideas(主意,办法),但如果不是,别人怎么说你都会用功利的角度看的。
补充一点:有“利润之上”追求并不是好企业的充分条件,但有“利润之上”追求的企业成为好企业的概率要比一般企业大很多,时间越长差别越大。

4.所谓的“好公司”我觉得应该是有原则的公司,不是单纯利润导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然后去追求高效率把事情做对的公司。事情做对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谁都会犯错误,好公司也不例外。
 
5.正直和诚信--integrity。这是所有伟大企业的共性,也是出问题的企业的最大“漏斗”。 
 
6.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真的在骨子里具有“消费者导向”同时又具备实现“消费者导向”的能力的,这些公司最后往往会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公司”。
7.“守正不出奇”的意思是“守正”不是为了“出奇”。很多说“守正出奇”时脑子里想的都是“出奇制胜”,“弯道超车”啥的。好企业的“奇兵”大多都是熬出来的,不然也奇不了多久。
 
8.我认为企业最重要的是安全,而不是像某些人说的要做多大。大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包括利润。企业赚了不该赚的钱,会伤害你的未来的。企业应该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利润之上的追求指的是把消费者需求放在公司短期利益前面。

9.多数公司碰到问题时、讨论的都是有没有钱赚的问题,而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碰到问题时可能会先问一句,这是对的事情吗?这是应该赚的钱吗……?其实差别很小,但20年后差别很大。
 
10.事实上我们也会经常有点小变形的,发现了就改。利益导向就像打球时的加力,是个心魔,克服不容易。好的企业文化对克服这个心魔作用很大。
 
11.其实我也没有一个所谓的格式或公式去判别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不过,我经常会用拟人化的角度去想一家公司。我不想打交道的人我也不想投资他们的公司。
 
12.企业行事是是利益还是以是非为标准。如果凡事是以利益为准绳的,我就不太喜欢。
 
13.经营企业和投资一样,少犯错很重要。但所谓少犯错不是通过什么都不敢做实现的,那叫裹足不前。少犯错是通过坚持做对的事情来实现。
而所谓坚持做对的事情、是通过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是最小的代价。stop doing list也很重要。
14.松下幸之助讲过,企业不盈利就是罪恶,但是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15.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是没用的。好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利润和净现金流一直都是杠杠的,而且竞争对手哪怕在很长时间里也很难抢。你可以想想谁的生意是很难抢的?然后再想想为什么?
 
16.除非迫不得已,用价格武器总是错的。很少人明白,低价是不会扩大市场份额的,但被迫降价有机会保住市场份额而已。
17.追求“性价比”的公司大多是在为自己的低价找借口。长寿公司大概是不太强调“性价比”这个概念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好货不便宜啊。
18.如果大凡你能做好一件东西,你为啥还要做很多做不好的东西呢?
 
就像怎样改变茅台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啊?多推一些便宜的非53度酒,包括茅台啤酒和红酒,甚至茅台米酒啥的,以及茅台矿泉水、茅台酒店、茅台手机、茅台空调,加快推出的速度,5年出厂的规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了……10年后,茅台的地位应该就彻底不一样了。

19.这里透露一个小机密:任何东西都是标实价、不讲价的好。可以讲价实际上对卖家而言,是个非常短视且成本很高的行为。
 
成本很高指的是无法授权且容易造成管理漏洞,短视指的是如果可以还价,那就是在鼓励回头客来讨价还价。对客户而言,任何讨价还价都会让他们有“可能吃亏了”的感觉,因为客户觉得价钱还没还够。
 
所以我们在20多年前就没有讨价还价了。不讨价还价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大家慢慢想哈。
20.消费者长期来讲,是极聪明的一个群体。所谓的营销对一个公司来说,只是一个环节而已,相当于木桶的一块板。
 
凡是认为公司好是因为营销好的说法,其实就像认为一个能装水的木桶是因为有了一块叫“营销”的木板一样可笑。
21.扩张的时候要谨慎。我把这个叫“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就是兼顾足够和安全的意思。

07.
怎么理解投资?
1.规则一:永远不要亏钱。规则二:永远不要忘记规则一。早期以为这是玩笑或调侃,后来明白其实说的是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是不要做错的事情。 
 
2.多数人在投资时很习惯去看有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点,从而会很容易掉进短期表现当中。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当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因为“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所谓“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
 
3.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4.我理解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句号!

5.投资确实就是买的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未来现金流(折现)最大的保障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里最强的就是垄断,或者叫“护城河”。
 
6.能涨价的东西就表示他有“护城河”,能体会出这点来还是很有天赋的。 
 
7.是不是好价钱要从未来看回来。
 
8.我看公司主要看两个东西,生意模式和企业文化。这两样东西中任意一样我不喜欢我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所以没有懂不懂的问题,我不需要懂我没兴趣的公司。
 
如果生意模式我喜欢(当然至少要懂了的意思),企业文化也很好,那就老老实实等好点的价钱。
 
9.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公司赚钱的模式。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护城河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海关(虽然这不是通常意义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里这帮人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东西。
 
10.企业文化作为过滤器非常有威力,为我避免了很多错误。怎么选对的公司是能力问题,不选错的公司是是非问题。
 
11.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比如特斯拉。禁区大概主要是两个:生意模式不好,企业文化不好。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经常说瞎话,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
 
12.无论你想买的时候还是想卖的时候,先回到原点,想下这是不是件正确的事情。买和其曾经到过的价钱无关,卖和你的成本无关。这样想,犯错的概率大概就低了?
13.好的商业模式的很简单,就是利润和净现金流一直都是杠杠的,而且竞争对手哪怕很长的时间里也很难抢。你可以自己想想、谁的生意是很难抢的?然后再想想为什么?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

作者的心里话:为了写一篇高质量的系列文章,我每天花10小时阅读财报、研报,看了大量的文字、数据,一个星期七天,才能对公司有所了解,每创作一个系列共花70小时,目前已经写了一年二个月,说实在话,有点点累了,这种累体现在阅读效率的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存储不够,十几二十份年报、研报需要反复阅读,目前一个系列花70个小时已经不太够了,现在已经接近100个小时左右(文章质量太差我不敢写,要么写好一点,要么不写,如果我的系列未来更新变慢了,希望、还请我的读者朋友们能够体谅与理解),我是一个笨的、执着而固执的人,今年的目标坚持一个星期一个系列,提供高质量的文章,不推荐股票,授人以“渔”的方式分享给我的读者朋友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不知各位读者朋友们对这样的文章是否喜欢,如果喜欢的话,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能够高抬贵手多点“在看”“转发”,无须打赏(每次我只能自己打赏自己,以安慰、鼓励自己,要不断前进),原创不易,高质量的文章更不易,好文章多多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拜托了!


注:目前研究的上市公司有:
1、上海家化  2、爱美客  3、顺络电子  4、永新股份  5、汤臣倍健  6、同花顺  7、恩华药业   8、长春高新  9、双箭股份  10、健民集团  11、东阿阿胶  12、志邦家居  13、北新建材  14、海信家电  15、华侨城  16、国检集团  17、洽洽食品  18、分众传媒  19、百润股份  20、上海机场  21、格力电器  22、万科  23、洋河股份  24、春秋航空  25、新城控股  26、美的集团  27、永辉超市 28、宋城演艺  29、万达电影  30、南极电商 31、中国巨石 32、恒瑞医药 33、恒逸石化 34、隆基股份 35、健帆生物  36、中国中免 37、中顺洁柔  38、欧普康视 39、正海生物  40、涪陵榨菜 41、海尔智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