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发癌症406万,平均每天1.1万人患癌。怎么预防高发肿瘤?发现了怎么精准治疗?4月15日-22日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凤凰网健康特别策划2022肿瘤周直播特辑,携手权威专家、行业协会,带给大家防癌抗癌知识。 4月20日《TA能长大:陪孩子打败肿瘤君》收官直播,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焕民,携手聚焦儿童实体肿瘤公益的北京润保芳德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濛做客直播间,在线讲解儿童肿瘤的科学防治。 七成儿童肿瘤长在5岁前 凤凰网健康:提起儿童,大家就会想到满满的生命力。但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儿童也会得肿瘤,并且儿童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为何儿童也会得肿瘤?儿童肿瘤和成人肿瘤有什么区别? 王焕民主任:儿童肿瘤更多的是跟发育相关,所以又叫胚胎性肿瘤,特点是有各种母细胞瘤。母细胞瘤是儿童肿瘤的主体,也是儿童的特有肿瘤。两岁之前就已经有50%的儿童恶性肿瘤发生了,到5岁之前大概是75%,所以儿童肿瘤的发病年龄是比较小的,这也是其与成人癌症不同的地方。 凤凰网健康:因为很多家长都知道白血病,但是其实我们发现儿童肿瘤还包括大量的一些实体肿瘤和白血病相比,儿童的实体肿瘤的发病率如何? 王焕民主任:相对来讲白血病发病率较高,所以说大众对儿童白血病认知较多。恶性肿瘤属于实体瘤,实际上就是身体的一个具体病灶。从整个儿科里来看,恶性肿瘤比恶性血液病要少,总体来讲发病率比较低。但也是因为发病率低,大众的认识就不够成熟,目前儿童肿瘤的防治工作也就不够完善。 凤凰网健康:润保芳德公益基金会是专注做儿童实体肿瘤关爱支持的,对这类患儿、家长了解比较多。在实际的关注过程中,儿童实体肿瘤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哪些痛苦和压力? 徐濛老师:孩子痛苦和压力主要是有几方面,第一方面就是时机上受到了影响,大多数人会认为肿瘤是成年人的病,儿童不会患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就会遇到误判、误诊,延误了最佳的时机。也因此,孩子的爸爸妈妈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孩子在治疗中也会更加艰辛。 第二方面是身体上的影响,受小朋友们的年龄影响,在他们最初不舒服的时候,是很难能准确去表达出来。孩子去到一个陌生的医院里面,他的心情变化是非常大的,同时他还要接受化疗、放疗和手术,会受到治疗的各种副作用影响,甚至还会面临因为手术导致器官缺失的情况,这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压力。 第三方面是对于他们的爸爸妈妈来说,财务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癌症的治疗周期很长,治疗费用很高,而且大部分都需要异地就医,所以家庭承受的压力也是多方面的。 最后是情绪方面,孩子一旦疼痛,家长肯定会急躁和焦虑,也会因为孩子的变化造成心态失衡,每天还要担心孩子癌细胞的转移,治疗好后复发等问题。 早诊早治,八成患儿有望打败肿瘤君 凤凰网健康:可以说儿童实体肿瘤给了很多家庭“当头一棒”,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治疗。家长肯定都希望孩子能好好长大,所以目前这些实体肿瘤的治疗方式都有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王焕民主任:其实儿童癌症的治疗效果,比成人的癌症是更好的。儿童肿瘤在经过正规治疗以后都能达到70%~80%的长期生存,比如说神母细胞瘤,如果不是转移性的肿瘤,90%以上都能长期生存。所以实际上来讲,对于儿童肿瘤,家长应该充满信心地、积极地配合治疗。 从治疗上来讲,儿童和成人癌症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病种和病因就不一样,但是在恶性癌症的治疗方法上是差不多的,比如说化疗、手术切除等,很多儿童肿瘤也需要放疗。对于儿童来讲,要根据他的年龄、体重和病情去做调整,很多小孩子是可以接受化疗和放疗。所以儿童肿瘤的治疗效果是不差的。 凤凰网健康:儿童肿瘤的治疗成果来之不易,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心情也会比较压抑、紧张,不仅关心治疗效果,还会担心孩子未来的生长发育、身体智力之类。现在这些高发的儿童实体肿瘤结疗后都能恢复到什么水平? 王焕民主任:儿童癌症的总体治愈率、生存率都还不错,所以提倡早诊早治。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孩子病情的不同,逐步修正我们的治疗方案,去最大程度地压制肿瘤、把治疗的毒副作用控制到最低,让孩子的生活质量更好。所以,大部分治愈的孩子都可以长期生存,都有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这些小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可以恢复上学,可以长大,可以结婚。 凤凰网健康:患儿的治疗效果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王焕民主任:首先每个病种都不一样,有些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会比较好,比如说肾母细胞瘤的化疗效果很好。早期的一般有90%以上的治愈率,即使发生了转移,配合治疗仍然能有50%以上的生存几率。所以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每个病种都不一样。比如说神经母细胞瘤,发现的时候大部分就是晚期,治愈就比较困难。还有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基因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从这一点上来讲也强调大家去早诊早治,早发现、早治疗。 凤凰网健康:儿童的肿瘤,尤其是实体肿瘤如何才能够做到早发现? 王焕民主任:首先父母要特别关注、观察孩子的状态,孩子身体不舒服表现一定会不一样的,比如说不爱吃东西,脾气变得不好,休息不好。还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异常表现,比如说身上长小疙瘩但是不疼不痒。这里有一些小的方法给到各位爸爸妈妈,例如说在家里洗澡的时候,顺便从头到脚,轻轻地按摩一遍,给孩子做一下简单的检查,还有就是做一下简单的家庭查体,就能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凤凰网健康:其实很多家长比较关注,当自己的孩子已经完成治疗,是否也要去进行一个定期检查,防止复发? 王焕民主任:是这样的,在结束治疗的时候一定会给一个指引。比如说在治疗结束的前两年,每三个月都要去做专业检查,主要是防止复发的一系列影像、化验等检查,同时也会关注孩子的恢复过程中会不会有副作用。当然我们也是鼓励大家每年都体检,这样可以提高大家的健康水平。 让儿童肿瘤治疗温暖、放松、有爱 凤凰网健康:其实肿瘤的治疗也是需要时间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能够帮助并且改善孩子的身体感受? 徐濛老师:我们可以让孩子在治愈的过程当中,把过程变得好玩起来。众所周知,病房里压力是极其巨大的,对于孩子,我们要营造孩子在治疗过程中环境的轻松性,引导他去像参加游戏一样去参与治疗。 凤凰网健康:在治疗的阶段,我们的小患者,还有他们的家长一般都会面临着哪些困难?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帮他们去解决困难,或者是避开一些能够避开的误区? 徐濛老师:在小朋友住院治疗的时候,第一大的问题就是恐惧,因为对于孩子们,去医院本身就是一个让他们无法接受的事,吃药对孩子就是苦,打针就是疼。手术和化疗对他们来说会导致更崩溃,可现实他们必须要在医院里待很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用一个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缓解治疗的压力和恐惧。 其实我们都知道,恐惧是来源于未知的,我们曾经做过系列的公益活动去带领孩子们以游戏的方式去认识医疗用品、模仿医生工作,用游戏来体验儿童癌症治疗的全过程。我们也带着孩子们去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他们会觉得这就是小虫子,这样化疗和手术就会被他们认为是“赶走虫子”的过程。(陈安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