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处瘙痒,即阴部瘙痒,很多人对这个东西非常隐晦且回避,不想直面、直说。当然,这个症状让人难免“娇羞”,但是出于对健康的保护和关爱,还不能不说。 因为,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阴部瘙痒就是因为生活不洁,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尽然正确。从中医角度来说:只有人体气血充足、流通,有害细菌自然就没有生存的环境;而当人体气血失衡,身体“内环境”出现了问题,导致了某种疾病(比如糖尿病、消渴症)身子自然可以给这些细菌以可乘之机,导致让人“娇羞不敢言”的症状。 01 肾虚的典型症状是乏力、腰酸背痛、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很少有人能够和阴部皮肤瘙痒联系起来。 根据现代医学的细菌病毒理论,阴部瘙痒无非是细菌在作祟,而诸不知:细菌是杀不完的,当我们试图用抗生素杀了A菌,却又衍生出来了B菌、C菌……。 细菌的生命力很强,于是我们加大药量,或找来杀伤力更强的消炎药,反复试用,却仍然不能彻底杀死细菌,其实,细菌在寻找合适的环境,一旦找到,它就会滋生。而如果我们身体自身脾肾之气充足,气血阴阳调和,怎么会给细菌以可乘之机呢? 这就好比我们的园子,杂草丛生,是的,你可以用化学除草剂!但是,如果我们及时浇水、灌溉、种植、结果,改变自身的“内环境”那过不了多久,园子一样可以恢复生机、并且更加春意盎然! ![]() 这也就是为什么男科病、妇科病,很多都是青年、成人才会的疾病,但孩子却不会得,也很少有私处瘙痒的症状,因为他们肾精不受外邪的侵染,保护得好,阳气充足,精气充盈,自然不会有这些疾病! 当然,如果一个成年人,时刻保持肾精充足,精神、心理也不受杂念所侵,保持正念,洁身自好,肾精充足,他自然也能很好地保护私处健康,不受瘙痒之苦。 02 在中医中,湿热下注是造成女性外阴瘙痒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身体为痰湿或湿热肢体,总之“湿气”可以给细菌们以可乘之机!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 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生活中很多人各种不适,与中医里所讲的“湿”密不可分的。如果把“湿”这个环节处理好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有的人久居湿地,或受梅雨天气影响,可引发各种湿邪,多以肢体困重、酸痛为主,也可见皮肤湿疹、瘙痒;加上本身的“内环境”脾失健运,过食油腻之品、嗜酒饮冷,脘腹痞胀、纳呆、便溏:内外一起,导致湿气很重,这样子难免就会给细菌留下生长的土壤。 所以中医在外用调理的时候,多用一些苦参等燥湿杀虫之品。而我们平时可以吃一些药食同源的茯苓、山药、白扁豆、芡实等清利湿气。 03 对于经常出现外阴瘙痒的女性痰湿体质者来说,及时检查血糖十分必要,因为,这很有可能是疾病出现的信号。 痰湿体质人群多形体较胖,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或者身体比较肥胖者,早期易出现外阴瘙痒现象。这是由于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阴道内的酸碱度发生变化(主要是偏酸性),容易形成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与此同时,糖尿病病人的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受霉菌、滴虫感染。 而中医认为,糖尿病本身和五脏六腑都密切相关,而其中最主要相关的是肾和脾。这也就是为什么前面我们一直强调脾胃之气的原因。 当身体因为细菌感染,而出现了炎症,比如出现了咽炎、肺炎、膀胱炎、盆腔炎、阴道炎、睾丸炎等外部感染时,或者因为细菌滋生导致生殖器附近、肛周附近瘙痒难耐时,我们首先会考虑外部因素,比如日常注意卫生、用洁净干净的坐垫等,并且习惯于用各种消炎药去杀灭细菌。 对阴部瘙痒的人来说,在养护内在因素的情况下,把外因环境卫生因素做好,比如,在生活中注意保持阴部的干燥、卫生,倒是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我们如果去洗浴中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和别人公用毛巾,搓澡时,务必让师傅给个一次性专用的薄膜垫在搓澡床上。少去酒店留宿,这些地方虽然床单被罩洗得很白,但是被褥大多数是很长时间被“公用”的,有的人住一晚就会皮肤瘙痒。 出门坐公共汽车、坐出租车,如果座位明显有污渍、油渍、灰尘等,且肉眼可见,那么这些地方也是细菌的温床,再加上有些人本身气血流通慢、身体抵抗力不足,可能乘车坐了一下下就有阴部瘙痒的感觉,我们其实可以提前准备纸张或薄膜作为“预备坐垫”铺上一层,可以减缓或避免这种不适症状,或者可以选择站乘公交。 当然,无论男女,平时也要注意私处的清洁,可以选择温水+白醋,或用艾叶水,平时多擦洗阴部。当然,还要建议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多按揉经络穴位,比如敲胆经、按摩腹股沟、艾灸命门、按揉阴陵泉穴等,都是可以的。 对于比较严重的阴道炎引起的外阴瘙痒,可选用董氏特效穴中的云白、李白穴,制污穴,止涎,妇科,四花,金门等穴位加以调理。 ![]() 当身体的经络气血被打通,新鲜血液畅流周身,再加上环境干净清洁,我们自然可以远离这些细菌的侵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