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毛泽东能够超脱常人,始终坚持走好自己的路?

 智汇百川 2022-04-24

欢迎大家私信联系加入读者-交-流 群。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特别强调勇气的重要性,不同于前面我们讲的坚持的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有锻炼自我的勇气、自我革新的勇气、自我学习的勇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请看——

先有勇气,才有作为

文章图片1

麓山,爱晚亭。

文章图片2

毛泽东约上几个好朋友,在此夜宿。

万籁俱寂,只有星星和月亮还投射下微弱的星光,这群年轻人躺在草地上,天穹为被,大地为床,畅谈到深夜,空空荡荡的山峦间,只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有些时候,毛泽东甚至一个人去,黑黢黢的高山上,他一个人在爱晚亭入眠。

萧三记述过一个故事:

夏天的某一天,几个人一起上山游玩,见到一座庙前,一个人从头到脚包着报纸,躺在长凳上。定睛一看,才发现就是毛泽东。前夜蚊子太多,他实在受不了,只好用报纸把自己包起来。

01

识力大,气势雄

我们不认为毛泽东这样的行为值得鼓励,毕竟在原始的山林中,不仅仅只有蚊虫叮咬这么一件麻烦事,蛇蝎四伏、猛兽出没更加可怕,甚至还可能有啸聚山林的山大王,青年毛泽东或许没有把这些全部考虑明白,但他的勇气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前文我们谈到毛泽东的坚持,说穿了就是三练,练猛烈、练不畏、练敢为,而夜居深山就是练自己的胆量、练自己敢于尝试的勇气。

毛泽东告诉同学:

我们国家的长久历史中那些知识分子,都重文轻体,缺乏尚勇尚武的精神,所以见到兵匪,总会害怕。

不是有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他认为,知识分子的这种懦弱无刚,在和平年代没有大碍,但是到了乱世需要快刀斩乱麻的时候,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力量。

今天这批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甚至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起到巨大作用的知识分子,无一不是在毛时代下过农村甚至到最艰苦的地方劳动过,吃过苦才知道蜜的甜,今天社会总会说90后如何、00后如何,实事求是,我们这一代人吃得苦很少,对社会的认识几乎不可能深刻。

毛泽东发现,当时社会的主导力量全都是因为胆大,用军事力量把知识分子的喉咙都扼住了,比如孙殿英、张作霖,他们在政治上无所顾忌、敢于杀人,靠武力说话,社会影响在当时远超所谓的文人陈独秀、胡适。

陈独秀屡次入狱,倘若不是这些军阀没把他当回事,死了十回。

包括后来的刘文典,蒋介石去视察故作清高,甚至踹了蒋介石的肚子,倘若蒋介石全无顾忌,也早就死了十回。

刘文典见蒋介石之前曾扬言:“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我师承章太炎、刘师培、陈独秀,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秘书,声讨过袁世凯,革命有功。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偏偏就是武夫,才能在乱世生存,偏偏就是勇武之人,才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你刘文典当个秘书,仅仅是声讨,就把自己摆到那么高的位子上,学了点过去的旧文化,就目中无人,毫不讲理,自视甚高,就是个白面书生!

毛泽东说:绝不能当白面书生,要当就要当个能文能武的新青年。

生在那个时代,必须识力大、气势雄

识力就是一个人的见识,要看得透,把握得住本质规律;

气势雄就是一个人有胆魄、身体好,艰难险阻全都不怕。

只有这样,才能够冲破各种阻拦。

杨昌济评价自己的这位学生说:

国家危难之际,要想担负起重大责任,一定得有超出常人的气概、横绝世上的勇气才行。

袁世凯和日本人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怒书“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他还把反袁的言论汇编成一个小册子,在全长沙散发。

毛泽东不以为然:

拔山盖世之雄,唯勇而往矣,当此危局,我们就应该屡危蹈险,勇往直前。

长沙城,深夜。毛泽东还是带着同学们潜入城市,许多市民早晨起来,就发现门口散布了不少这样的小册子。汤芗铭很快反应过来,大批军警包围一师,把学生们的各种物件翻了个遍。毛泽东早就料到汤芗铭会跑来查抄,事先就把印刷品转移。

天不怕,地不怕。

舍得一身剐,要把皇帝拉下马。

没过多久,1915年6月,为了讨好属地政府,校长张干决定每个学生多收十块钱学杂费,当时的一些学生家境不好,根本无钱可交,但是又无可奈何,没有办法。他们写了一篇声讨的文章,却也不敢发出去,别人就告诉他们:

去找毛泽东。

Find Mao.

毛泽东看了文章,发现这篇文章全篇都在攻讦张干的个人私德,说他腐化、不堪师表,根本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毛泽东把这篇文章推到重来,重新写了一篇檄文。

文章的中心很突出:张干办学无方,贪污经费,贻误青年。

你不是要讨好政府吗,要把钱交给政府吗?

我们就说你贪污经费,政府发下来的钱都自己花掉了,还指望你能完整收上去吗?

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是湖南的未来人才,你不认真办学,以后政府怎么有后继力量,你想让这个政权坍塌吗!

张干很快就知道这是毛泽东干的事情,要把毛泽东和他的十几个伙伴开除,结果杨昌济等毛派老师跑去说清,在教职工大会上更是仗义执言,张干只好收回成命,不过,仍然给毛泽东记过。

别人都不打算干了,胳膊拧不过大腿。

毛泽东却咽不下这口气,带着同学继续上访,带着他的檄文到处跑。

他说: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事情也不会干成的!

最后省政府招架不住,也没人再为张干讲话,最终以把张干免职告终。

02

不怕生死

毛泽东从不怕任何事情,包括别人深以为惧的生死。

宇宙间,有生就有死,有事情办成了就会有些事情被毁灭了,总是在经历一种生活,半点意思没有。把死当成很可怕的事情,是没搞清楚。人生之世界,有些事情既然不能得到,用死去面对它,也是一件可贵的事情!

对于长寿,倘若活到九十多岁,身患重病,活着已然成为一种生命的负担,这种健康的长寿既然无法得到,完全可以选择安乐死,这当然是很可贵的事,取决于一个人对生死的选择。

生命倘若用肉体的长度来衡量,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人均寿命在今天依旧远超古代,为什么我们总还觉得没活够?

因为我们对生命价值的定义不同。

肉体的存活是第一重生命;

家人朋友和当代社会的记忆是第二重生命;

青史的记载是第三重生命。

世界上多数人都把第一重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因此他们小心谨慎,不越雷池一步;

少数人舍己救人、热心公益,他们活在第二重生命;

而那些历史上的大人物,无不生死置之度外,无不把当代社会的普适价值抛之脑后,非要自己开创一个新天地,打造一个新制度,他们在第三重生命中徜徉。

当脑死亡,第一重生命在医学上宣告结束。

当知道你的亲人朋友纷纷离世,第二重生命在社会意义上宣告结束。

当人类文明毁灭,那些极少数人的第三重生命才真正湮灭。

只要文明还在,毛泽东这样的人就永远活着,他没有走,他离我们还很近。

写文章的时候,夜里常常会在梦里见到毛主席,他依旧在爽朗的大笑,他构建的社会制度和政党依旧在践行他的理念,不管走了什么弯路、遇到了什么社会挫折,他都远远地看着,他的智慧会适时出现,重新闪现光芒,照亮黑暗。

他真的走了吗?

他一直在我们身边。

毛泽东在1974年12月2日会见美国总统福特、国务卿基辛格的时候,把生死看得很淡:

一句话,我的身体状况不好。

我和上帝有个约会,我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

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神,毛泽东把自己的生死开玩笑似的说给别国领导人听。

他早就不怕死。

03

毛版空城计

1917年11月,一个旅的北洋溃兵向长沙逼近,既然是溃兵,即土匪,他们溃不成兵却拥有武装实力,要是真让他们进了城,一定会让长沙变个样子,更重要的是,一般学校和军营在住宿上相似,这些溃兵进城之后,极有可能占用一师的校舍。

学校准备把大家疏散,毛泽东却不愿意就这么退缩。

毛泽东开始招募志愿军,他认为完全可以对垒。

校方简直哭笑不得,溃兵也有枪,你们拿着棍棒就想去抗衡,脑子正不正常啊?

毛泽东分析说:这帮溃兵早就疲惫不堪,还不了解虚实,只要我们虚张声势,就可以将其打败。

他在全城招募愿意参加志愿军的人,把长沙的一批警察也吸纳进来。

文章图片3

长沙主要的地势是丘陵,学生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在入城的必经之路两侧山峰上设下埋伏。

溃兵在暮色下进入伏击圈,毛泽东下令点燃爆竹,噼噼啪啪,紧接着警察开枪射击,还有人把汽油桶点燃。汽油桶顺着山路向下滚去,磕碰之处发出如同山炮一样的闷闷响声,一时间炮声隆隆,暮色下火光四起,根本看不清楚有多少人。

溃兵们被吓得魂飞魄散,这时候毛泽东大喊:傅良佐跑了,你们被包围了,赶快缴枪!

傅良佐是时任湖南省督军,正是在当月败走,离开长沙。

你们长官都跑了,你们还能蹦跶多久?

毛泽东又派人佯装桂军,去和溃兵谈判。

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广西人在湖南读书,亦或是紧急学了几句广西话,总之三板斧下来溃兵们完全吃不准对手到底有多少人。

此役,缴枪千余支,子弹万发,毛泽东以个人胆魄拯救全城。

事后,有人感叹,这就是现代版的空城计。

同时段欧洲战场上有位将军小毛奇,其叔父即是名震欧洲的毛奇将军,普法战争时打赢决定性的色当战役,为统一德意志做出巨大贡献。

西方的毛奇和东方的毛润之都姓毛,同学们管毛泽东也叫毛奇,一是称赞他也能打仗,二是称赞他是个奇人。

04

勇者

不是所有与众不同都能够称之为伟大,我们要作一个脚注。

真正的勇者,要敢为天下之先,敢破天下之习,敢脱天下之俗。

勇敢的人不是力气勇敢,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登山的路上独辟一径,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让后人能够有更多选择,而非在登山的过程中搔首弄姿、故作姿态。

敢于领潮头,敢于改大流,敢于移风易俗。

浙江精神在后来定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大家都知道正确却怕的事,往往需要有人走在前面,需要有弄潮儿,之所以不是标新立异,就因为能够有所依托、干在实处。

05

自我学习

毛泽东最瞧不上的,就是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规则。

第一是自我学习时间太少。

第二是学非所用,不切实际。

第三规矩繁琐。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学习环境如何。

毛泽东跟自己的老师说,你告诉我要听话,要好好把学校的东西学好,孳孳(勤奋)学习,结果我才发现,这学校的课太多了,根本没给我自由。我宝贵的时间可不多,全部浪费在这了,纯粹就是让自己衰老、让时间流逝,心里好悲痛嘞。

学校教授的东西偏偏几乎全是当时的一帮文人编纂的没有什么营养的材料,浩浩汤汤各种书,真正管用的几乎没有,甚至观点还自悖,前后还矛盾,学起来不成体系,一知半解。

毛泽东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的学习就要自己做主。

这和他的家庭条件有很大关系,我们强调的教育公平不是上名校的名额,而是自主择业的权利。上名校在今天被炒作成这个样子,很大程度是资本驱使媒体形成的,以至于大家根本不去关注到底原因何在。恰恰是毛泽东在经济上没有负担,父亲完全可以把他养的很好,才让他有自由发展的权利,而那些彻头彻尾来自农村、家庭窘迫的孩子,能够考上一师就很不容易,要是拿不到毕业证,就几乎把青春浪费了。

今天也是一样,一般人家的孩子为了几所名校的名额挤破头,而那些发达地区的家长却早就意识到社会需要什么,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意思的专业,他们能够拥有自我发展的权利。

发展权最需要公平,我们不必说要打击那些发达地区,而是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老少边穷地区可以得到更好的机会,让孩子们不要挤破头想逃离,能够安于其土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毛泽东有自己的读书计划,他上不喜欢的课,不管老师在上面讲什么,都偷偷看自己带的书,还经常把教科书盖在课外书上,老师在上面讲就自己看,老师下来了就盖下来。

老师有时候看到了自然要批评,毛泽东干脆去开病假条,懒得上课。

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跟毛泽东说,你老不是上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到时候背处分就麻烦了。

毛泽东却懒得管,他说,你要是劝我,到时候我去上问些他们解答不了的问题,那就得让他们下课走人,别怪我到时候为难他们哟。

这么多课毛泽东都不上,以至于毛泽东的成绩惨不忍睹。

数学常年不及格,图画(类似于今天的制图)更是只有三四十分。

别人站在讲台上领奖,毛泽东在底下满不在乎。

我看中的不是分数,我喜欢走自己的路。那些分数都是一种虚荣,这种虚荣,我最瞧不起了。

想想看今天,许多奖学金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早就变味,为了达到一定的标准,许多人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拉同学下马,为什么会这样?

多数人都太看重外在的东西,比如一些称号、奖励、名头,那种获得奖励的虚荣实际上就像是飘在天空的云,看起来高大,其实一旦狂风来袭,很快就被卷走了。

毛泽东的知识不掺杂任何功利,所以才能行得稳,学得全,这是今天教育上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个时候,学校讲究要按照号角进行,还要按照规定的步调跑操,甚至要步子跟得紧、声音一个音,毛泽东认为这是吹毛求疵,多次和管纪律的老师争吵。

恰巧还有小人看不惯毛泽东,四处扇阴风点鬼火,甚至还有一些崇拜毛泽东的同学跟他学习。

这个学生偏科严重,不服管教,怎么能行?

校方又要开除毛泽东,那帮老师又跑过去劝说,才把毛泽东留下来。

别人奉劝毛泽东,你个性太强了,再这样下去,早晚要吃大亏。

毛泽东说,世界上只有庸人才会不惹物议,才会没人找他们麻烦,一个人如果贤明,就一定会不合于众。世界上的规律是,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做事的人被议论,德高望重的人诋毁的多,所以圣贤都只会守住自己的执念,不管别人是否支持,他们在乎的是不要愧对自己的信仰。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而且越是挨骂,越要坚持,越是有人诋毁,就越要坚定自己的信心,认定了正确的事情就一直做下去。

什么是常人?

寻常蹈故,人生雷同,没有独立的心。

要想成为勇者,就要志坚。

不人云亦云,不为谬所惑,不盲从他人是非。

这是毛泽东一生践行的准则,要多动脑子不要多动眼睛。

读书有两种读法,用脑子读,用眼睛读,许多人一直用眼不用脑,成为记忆机器,凡是书上说的都认为正确,迷信古人、洋人、文人,毛泽东提倡动脑子读书,凡事皆有疑,思考之后认为对的才能接受,否则就要坚持扬弃。

服从神,不如服从自己,服从真理。

民族要能够实现真正复兴,就必须要锻炼全民族的勇气,培养全民族的独立思考能力,打破深重的思想束缚。

毛泽东和后来的真正的共产党人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

新时代的小米加步枪,就是人脑里朴素的真理、思想。

文章图片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