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齑划粥与岳阳楼记

 书柜茶室 2022-04-24

梁启超曾说:“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而范仲淹更被历代读书人奉为精神领袖,称其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童年生活贫寒,但专心读书,十多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成冻子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切几根咸菜,作为每天的伙食。这就是“断齑划粥”的故事。

十年寒窗,26岁终登进士。

前后在地方上干了10多年的小官。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这八个字是范仲淹性格最真实的写照。

由于政见的不合,屡屡被贬,他也自知难在朝中立足,但他无怨无悔,不久便被逐出京,做了河中府通判。这是范仲淹因“忠直不挠”而首次遭贬。

因与宰相吕夷简争廷论理。几番唇枪舌剑,吕哑口无言。被仁宗皇帝赵祯远调知睦州。这是范仲淹因忠直不挠而第二次遭贬。时年46岁。

范仲淹第三次被贬仍是祸从口出。搞了个新闻调查《百官图》,晋献仁宗皇帝。尖锐地指出哪些人的升迁是合格的,哪些是有问题的,痛责吕夷简以权谋私。这下捅了马蜂窝,仁宗将其放逐知饶州。

时隔八年,54岁的他又回京擢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在皇上允准下,在全国推行“庆历新政”。然而不及一年,吕夷简纠集一批既得利益的朝臣猛烈反扑。1045年五十七岁的范仲淹被罢免参知政事的要职。

此后不断遭到贬抑,这年十一月,他请知邓州,得到了批准。从此告别了争权夺利的朝堂生涯,在平静的邓州小城,范仲淹度过了他人生中的三年岁月。

在邓州期间,好友滕子京也被贬岳阳,1045年滕子京筹资重修岳阳楼,1046年行将落成时,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和渊博的知识,在花洲书院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他一生的志向都融合在了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