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课]高效课堂的源动力

 heitudi 2022-04-24

  “洗课”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特级教师杨九俊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洗课”,就是把课堂上一些多余的环节、不必要的铺垫、不完美的细节去除掉,从而让课堂教学目标更明晰、教学内容更集中、重点更突出、环节更简约、活动更充分,最终达到教学更有效的一种教学活动。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洗课”源于执教者对于教学工作的高要求,对于课堂有效教学的高追求。“洗课”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之中。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与大家分享。

图片

课前洗课重在“炼”

  教师在课前,即备课过程中,“空袋难以直立”。教师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对重点、难点、疑点分析到位,提炼到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了然于胸,对学生接受知识时可能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该以什么方式呈现知识考虑清楚,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40 分钟才可以走出神韵,走出自信与风采。这一阶段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洗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洗教材,留下最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洗设计,不在于新、奇,一切以提高课堂效益为出发点;四是洗作业,以代表性作业、纠错性作业为核心。

图片

课中洗课重在“变”

  充分的预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不可预测性。课堂应情境而生、应学生而动是应有之举,课堂上经常碰到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事件,教师有时会有“山重水复无路”的尴尬与遗憾,有时会灵光闪现,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我们在课中教学中要时时结合教学实际,以学生掌握为导向,敢于脱离原有预设,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解决普遍问题,典型问题为指针,提升教学效果。

图片

洗课重在“

教学结束后。我们应对课前的预设、课中的生成进行推敲,即再次对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这就是“课后洗”。教师在课后要充分吸纳学生的奇思妙想、别情异趣,以及教学现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的智慧。我们自问,假如可以重新来过,这堂课又该如何上?只有主动地推敲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一次次更改完善,“洗课”得到的收获才能够生成自己的教学智慧。在预设后生成,在预设中生成,在生成前预设,在生成后再预设,再生成,课堂才能变成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向着精彩迈进。

图片

“洗课”的根本目的是让课堂力戒跟风,去伪存真。洗出时间,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变“传授”为“启发”;洗出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变“容量”为“质量”;洗出智慧,把创造还给学生。变“学什么”为“怎么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