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0《故•事》

 天天向上杨老师 2022-04-24
回忆
今天,我们写什么?
在群里给以前教过的学生留了个特殊的作业:请他们用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小文写一下关于初中生活的回忆。几天之内,我收到了许多学生的邮件,看得我泪眼朦胧。今天,来到这里的是正在上大三的刘莹同学。
玉兰花落
  关于初中时光的回忆,像满树玉兰花的凋谢,从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起,落下了第一片花瓣,有了一时的伤感。渐渐,渐渐,两片,三片……于是忘了伤感,融入了新的校园,继续欢笑、忧愁,只是与从前无关。一直向前走着,看了太多风景,有了更多的记忆。蓦然回首,脑海深处的玉兰花树落下了最后一片花瓣,上面记载了我最后一点青涩流年。
 
追忆八十年代
故·事
 ——胡坨初中 301班刘莹
  (你依然在名字前写“胡坨初中301班”,是不是,无论你走到哪里,心永远属于小村旁那个小学校?永远属于三楼最西边那个我们的温暖家园?是的,一定是的!)
  记忆中的那日是一个晴天。
  我背起书包,骑着单车,忐忑地迎接我初中生活的第一天。我想象着新的校园,想象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我是有些恐惧的。多年来我性格软弱,不习惯和别人打交道,害怕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因此迈入初中校园的第一天,于我而言,如行刑般痛苦。
(多年前的刘莹:这种痛苦我能理解!对于别人来说是快乐是憧憬,可对于那个不习惯改变害怕陌生的小小女孩儿来说,却是酷刑!)
  我还是到了。
  站在新的教室,101班。我不敢看她,她是我的新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她姓杨。我瞥着周遭的同学,看他们相谈甚欢,我羡慕。我准备好了开场白“我叫刘莹,你叫什么名字?”可惜只能让它烂在肚子里。
  我被安排到了最后一排。我觉得很满意,这样我就能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偏安一隅。那时我只想变得透明一些,谁都看不见我。
  可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不同于小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采取的是小组制。我觉得这是上天对我的刁难。更可怕的是,我成了七组的组长、生物课代表。这一度使我萌生了休学的念头。
  从此多了两个头衔,组长和课代表。我小小的心灵上多了一份责任,这也是我第一次真切的认识到“责任”二字。我的初中生活正式开始了。
  每天和小组内成员围成一圈,和他们打交道,成为一个小小的管理者。这让我很头痛,我很想跟杨老师说“我做不来,老师。”实际上,我从一开始就想说,唉,可是我的胆子不让我说。
  于是我硬着头皮做下去了。三年来我做了很多从前我不敢想像的事情。胆小怯懦的我竟然在全班面前说话、表演。从开始的站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心跳加速小腿发抖脸红到耳根发展为只是有些小紧张。这是“责任”的影响。同时,“责任”也让我觉得既然是生物课代表,生物课成绩就一定要成为班里的数一数二。这一点我一直没让生物老师失望。这种观点到了高中还在影响着我,高中成为了化学课代表,于是成了班里化学最好的。要知道我初中化学从没及格过。(“责任”这或许是我们让你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了吧!比成绩单上那名列前茅的分数可贵得多!你的成长我是亲眼目睹的,真为你高兴!)
这个带着小花儿,梳着大辫子,高高举手的女孩儿就是刘莹,当时教室后面坐着许多老师听课。
  初中三年是我人生性格上的一大转折,现在的我更开朗乐观,以前的我是那么阴郁悲观。我非常感激三年来教了我很多为人之道的恩师,我也非常怀念我的老同学们,那真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时光。
  三年过的很快,快的等到了离别的时候,我是木然的——我觉得那不是真的。
  三年又过的很慢,慢的使胆小的我每一天想起要在全班面前大声讲话都度日如年——我那时希望时间快点过去。
  “转眼如隔世,已是很多年,前路遥无可期后路渐远。看那物是人非,已时过境迁,任世界改变无法熄灭……”
  一首名叫《如斯》的歌,让我在寂静的夜晚回望那些青涩的岁月,让我讲了一篇“已故之事”纵然它并不是故事的全部,让我回到了记忆中的301班,推开门,看见我最爱、最感激的杨老师站在讲台前写着漂亮的板书,全班的同学望着我,我说:“报告,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 (每次看到最后一段,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我想像着自己在黑板前书写着最爱的汉字,听见轻轻的推门声,那个穿着格子上衣,梳着大辫子的小姑娘,就那么站在门口,轻轻地说:“报告,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而我,轻轻一笑,说:“你来了,快进来吧!”——昨日重现。)
         ——刘莹 大三 2016年10月24 凌晨3:15


我们的幸福家园

杨老师说

  刘莹上初三时,曾自觉地抄写《诗经》并自己写诗歌,毕业前,她把一个小笔记本送给了我,我一直珍藏着。
  明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她初中时写的文字。 
刘莹送给我的笔记本,它的名字叫做——
青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