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带病生存的脑卒中患者已多达1300万,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占据我国居民的死亡的主要原因,抓住脑卒中抢救的黄金时间,及早针对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 什么是脑卒中? 人脑的重量为1400g左右,仅占人体体重的3%左右,但它每分钟的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约20%,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近25%。脑血管病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慢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等。而急性脑血管病由于发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又有“脑血管意外”、“脑血管事件”、“卒中”和“中风”之称,即脑卒中。 ![]() 脑卒中的魔鬼时间 国家卫健委介绍,有六个时刻容易发生脑卒中,其中包括:在情绪过度兴奋时,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上厕所用力时,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冬天洗澡时以及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 早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早针对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高血压是与脑中风关系最密切的疾病,高血压的发病率非常高,容易引起血管内皮受损害,也会造成血管动脉硬化。血管动脉硬化扩张后,血压升高。血管容易破裂,就会造成脑中风。 夜晚的魔鬼时间为0点到6点,特别是在4点-6点更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按照正常人的生理节律,血压一般情况下呈杓型血压,白天高夜间低。到了凌晨2点-3点血压是较低的。但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能夜间比白天要高,夜间血压慢慢升高,到了睡醒前4点-6点这段时间是突然间血压增高。 脑中风大体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一般来说出血性脑卒中更为严重。以脑出血患者为例,长期血压波动时,可能会造成血管破裂,从而导致脑出血。多数病人出血会在几个小时内越出越多,血肿及引起的水肿会导致周围细胞死亡。早期治疗将对救治病人有很大的好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很多欧洲国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远高于出血性脑卒中,而在国内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比较高。因此控制血压避免波动就显得尤为必要。 早晨的恶魔时间为6点到9点。血压在6点到9点的时候依然会出现一个峰值。 专家表示,卒中康复要抓住“黄金6小时”,即发病早期6小时以内,早确诊、早治疗,可以及时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预防和积极治疗缺血性脑水肿,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参考资料: 预防中风注意六个时刻 光明网 2021-10-29 北京卫视养生堂;【预防中风】脑中风的魔鬼时间,2015-10-26 人民军医出版社《心血管及相关疾病健康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