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百年历史,一段铁路与一个小镇的故事

 中人364 2022-04-24

在夷陵区黄花镇有一条与G241并行、大约1公里、双车道的公路名叫“川汉路”,这是黄花镇最繁华的主道与大名鼎鼎的“川汉铁路”同名、同意。

111年前一道弯弯曲曲的虚线差点成就了小镇的大机缘,黄花作为连通川西的要塞被划为川汉铁路站点。

功成,是伟绩和传奇。事败,是遗愿和没落

PART 01 黄花与川汉铁路的故事

《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加强掠夺进度,列强们对铁路修筑权打起了主意。英国提出“扬子江流域铁路系统”,计划修建一条由上海经过南京、汉口、宜昌到四川万县、重庆再到达成都的铁路。

当时的清政府也意识到修建铁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财政匮乏,不得不允许铁路商办。在此背景下,四川在日本的留学生首先提出了自办川汉铁路的要求。

经时任四川总督的锡良奏请,民办的“川汉铁路公司”在次年正式成立。川汉铁路公司成立后采取了中国人集股的办法,也由此,几乎沿线的百姓都和川汉铁路发生了切身的利害关系,为后面保路运动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詹天佑亲赴四川、湖北两省边界勘察线路,决定先修宜昌至秭归段。该段自宜昌沿长江北岸,经小溪塔、雾渡河、大峡口、香溪至秭归,全长160公里。

当时,从山东、河南等省招募来的筑路工人,一批一批地来到宜昌,市场骤然鼎盛。修铁路的总办李瑶琴,发起组织修建一座商会大楼,将商会门前的一条马路命名为云集路,取意为万商云集之义。

宜归段铁路坝-小溪塔段铺轨,詹天佑打下第一颗道钉。12月临时通车,3辆工程列车往来运料。

对于黄花镇而言,如果没有后来的挫折,那么百年之前,可能就会成为一座被火车拉动起来的城镇。

清政府不顾川汉铁路公司反对,单方面和英、德、法、美四国银行签订《川粤汉铁路借款合同》,清政府以湖南、湖北的盐税和商业税做担保,同时还出卖了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

愤怒的群众包围了川汉铁路公司总部,要求保住铁路的修筑权。川汉铁路公司召集股东和各团体开会,一致决定成立保路同志会,拚死“破约保路”。

同盟会抓住机会,在四川南部的荣县发动武装起义,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宣布荣县独立,这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最先建立的革命政权,成为反清武装斗争的中心,四川进入全面的战争状态。

因清政府从汉调遣兵力前往四川和宜昌镇压,造成武昌城力量空虚。革命党人乘机发动武昌起义。

宜昌东门口燃起一堆火,革命党人宣告起义。第二天早晨,宜昌道府衙门悬挂了白旗,知府金世和等官员依次相率投诚。就这样,义军不开一枪,宜昌城光复。

从武昌起义消息传入到宜昌起义成功,仅6天时间。宜昌起义及时的声援了武昌起义,极大地鼓舞了反清力量。宜昌起义成功后,民军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联络各地军队起义;二是攻打荆州。当时武昌起义军正与清军在武汉三镇激战,宜昌民军此举为巩固武昌首义成果,稳定大鄂西局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PART 02 沉睡百年的硬核游乐场

川汉铁路遗存时隔111年,小镇发生了很多故事,回首仿佛听到铁轨落地那刻欢呼,看到河畔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场景。

1909年4月,詹天佑在此勘验路基,曾在官验河畔感叹大清政府风雨飘摇。

2022年4月,川汉铁路遗址与如今美丽的黄花镇公交站北南相望。

这,是一代代国人的奋进之作!

当绿皮火车穿越时光隧道,从百年之前抵达现在的遗址公园,就踏进了时空折叠的缝隙。曾经的铁路桩如远古恐龙骨架,那么寂寞的散落在道路旁、村庄里它们曾是民族的工事史记,仿佛还能听到百年前清晨工人铺设轨道的哐铛声响。如今,被细心保留下来,变成了黄花独有的奇妙探险宝藏。

/废旧的老厂房

黄花的川汉路因为川汉铁路而存在,黄花人民因为伟大民族工程而聚集,钢筋枕木已被拆除原址,被新修的川汉铁路遗址公园取代。

/一半人居一半旧厂

比起拆除和掩埋,人们更关心如何保留,当复古怀旧变成年轻人追捧的时尚,遗址公园把长达百年前的的硬核往事,巧妙化为独一无二的城市艺术,也是黄花人门口的运动场、游乐园。

/游乐场

/小镇公园(水泥厂旧址)

一路之隔,便是黄花最热闹的街区。人潮喧嚣,犹在眼前,大多数人只记得黄花被沙尘蒙面的街道,而这里才是隐藏在时间缝隙里真实鲜活的老社区,让人一秒重回90年代。

/小镇街道

/树下的鞋匠

小楼保持半个世纪前的原貌,老树高大参天,春日午后,安宁静谧手工裁缝店、煤炉煨汤,老旧亲切的生活场景仍然在这里日复一日的上演,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外婆家楼下的大院。

/午后的时光

/工业小镇换新颜

PART 03 现在的黄花大有看头

2022年4月,夷陵区黄花镇人民政府授权弘洋集团以在镇部分川汉铁路桥墩遗址为基,新建川汉铁路遗址公园,打造了开放式主题文化街区,提醒国人铭记历史,进一步释放汉川铁路遗址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如今,在这条铁路祖师爷身旁,抬头就能看到高速路上的汽车飞驰而过,大概没人能想到,当年汉川铁路留下的遗憾,换了新的方式的延续下来。

/111年前的历史

空中有立体交织的高架桥,那是G42沪蓉高速的立交接线口,一路延伸与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宜巴高速相连,与国道G241纵横交汇,接西东、通南北。

站在上个世纪的铁轨残迹旁,看见现代化的高速路网不知是该感慨神秘、悲情的历史岁月还是用100码的速度驰骋,跟着理想「去远方」。

当工厂、尘土、水泥退出舞台,曾经热火朝天的工业凝固成历史,春风吹走了满是汗水尘土的浩荡往事。

/原弘洋水泥厂(已拆)

/111年前的历史

在黄花镇在这些川汉铁路遗址的盈盈绿地中,我们能捕捉到一个宏大时代的回响与背影,也能看到未来更广阔的天地。

/昂首奋进再出发

(来源:黄花官山驿、LOOK壹零 责编:邱承娇 审核:高秉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