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黄金简史(4-1)

 书虫小记 2022-04-24

伯恩斯坦的货币金融史名著。这个本子不简单,首先,它是一部简史,属于普及型著作,是关于黄金在人类历史上如何被定性、定价、发掘并形成今天之地位过程的阐述。其次,这又不失为一部货币金融学说史,类学术著作,没有一点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基础的人,通读起来还是会有困难。

伯恩斯坦精心地维持了这样一种平衡——趣味横生,却又深刻洞悉。黄金简史,本质上就是人类社会史,涵盖了传说、神话、历史、法律、技术、政治、人性诸方面。可读性强,但也确实费神,给大家省时间和精力了。

黄金是个至纯至简的物质,它简单到可以被赋以任何形状,却从不改变其性质,相比人而言,它几乎是恒定不变的象征。

黄金密度极高,一立方尺的黄金就可重达0.7吨,同时它又可以被压制成几乎透明的薄膜。贴金箔是一项古老的技艺,可能到目前为止最具创意的贴金箔就是两千三百年前的埃及托勒密二世,在一次狂欢节上,制作了一个高达180英尺的贴着金箔的生殖器!

整部人类历史中开采出来的黄金,至今仍以各种形式留存在世间——它从不会消散,累计大约是12.5万吨,今天任何一艘油轮都能装得下。

然而黄金却在人类历史上又构成最复杂的事物之一。围绕着黄金,人的品性中最伟大的部分,最卑劣的部分,都能一一得以呈现,它可以一无是处地静静地沉没在海底,它也可以让一个人控制上千万人的生活乃至性命。

黄金的化学符号Au来源于Aurora,即黎明、曙光、晨曦的意思。这个闪闪发光的东西自公元前4000年开始,就已经为人类所珍视。圣经中有400处提到了黄金的装饰作用——圣经里的时代,黄金显然还不是货币交易手段,主要用于祭祀和装饰,在埃及用于彰显法老的特权

那个年代有记载的黄金大多产自埃及南部和努比亚。自古以来开采黄金就以高难度和高耗资源著称,到古罗马时代,罗马人发明了破坏性极大的水力冲挖法来开采黄金,这种方法一直持续到1884年才被禁绝。

因为成矿稀少,条件苛刻,导致黄金开采难度大,资源耗费巨大,才让黄金成为权力和魔力的象征。拥有黄金,并不是因为黄金能用来做什么,而意味着你拥有能够得到黄金的权力和地位。

因此,黄金最初应该是作为财富的象征——财富的贮藏手段。货币并非财富,只是度量财富的方式,而且货币主要用于交易,是流量。黄金的货币功能,显然需要人类社会商业贸易活动的扩大来驱动才能显现。

这个贮藏手段的形式,可能几千年以来就没有变化过——作者提到一个很著名的案例,太平洋卡罗林群岛里的Yap岛上原住民中的货币体系,是一种在当地被叫做Fei的石盘和石轮,小到一个碟子那么大,大到和半间屋子一样大。

这些石轮都是从距这个岛400英里以外的另一个岛上开采制作,并由世世代代的原住民搬运过来的。每家每户门口都有这么一堆石轮,象征着财富。在进行较大规模交易时,原住民们就会一起到堆着巨大而难以移动的石轮堆那去指认,哪些石轮属于谁,即完成交易。此后谁也不会去移动这些石轮。

岛上有一个最富有的人家,家里并没有巨大的石轮,之所以大家认为他富有,是源自他家祖上的传说,说曾经搬运了一个巨大的石轮,但不幸遭遇风暴而沉没到海里了。关键是大家都相信这家人所述,所以,虽然他家的石轮一直沉在不知道哪里的海底,但大家公认他家很富有

1898年德国人占领了Yap岛,他们打算修路,但不论如何动员和刺激,都无法说动原住民帮助修建公路。德国人想到了一个主意,他们在岛上最大的一块石轮上,用黑笔写了一个十字符号,表示这块石头已经成为德国人的财富,只有帮助他们修建了公路,才会归还。

几乎是瞬间,昨天还生活悠闲的原住民们就意识到自己一贫如洗了,纷纷赶过来帮德国人修路,直到德国人把那个黑色的十字擦掉。原住民们兴高采烈,仿佛财富滚滚而来。

先不要笑,其实这个岛上发生的这件趣事,千百年来直到今天,还在每个现代国家里上演——只不过我们现在称之为税收和预算支出

作者提到自己在美联储工作时,参观过纽约金融中心地下的金库。价值20亿美元的金砖就一堆堆放在如同堡垒的地下室里,每一堆金砖上贴有封条,表明它们属于哪个国家的政府。

当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进行支付时,在金库中就是改变一下封条标识,做一个簿记而已。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人,见到过属于他们的藏在纽约地下金库的黄金,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有多少,在那里。

即便这个金库突然间消失了,只要簿记活动还在进行,那么一切都不会有影响

这一切与Yap岛上的一切是多么相似。

黄金作为交易媒介则是很晚近才发生的,原因在于一是商业贸易范围要足够大,统一的交易媒介需求才会产生,不然,各个地区用各自认可的东西充当交易媒介就可以了,比如历史上出现过的牛羊、贝壳、珍珠之类的,一旦贸易范围扩大,那么拥有最广泛价值认同的贵重物品就显得更为重要;二是衡量技术的发展,测量贵金属成分的方法变得相对简单,才有利于贵金属来充当交易媒介。

这个时间应当不会早于公元前2000年,而标准化的交易媒介——货币的出现,主要形式是铸币,则不早于公元前700年,主要使用的地区是吕底亚王国一带,亦即今天的土耳其——毫无疑问,也就是欧亚大陆上的贸易交通要道。铸币是一种更为先进和通用的方式,即无须专门测量货币的贵金属含量,而仅需通过铸币的形状和纹饰就可以认同其价值

一开始黄金充当货币时,测量黄金重量的人员和兑换人员成为市场交易的核心,相当于当代的银行——早期的金匠就充当了银行职能,票据最早也起源于金匠出具的金银收条。黄金先是被做成块,然后做成条,一直到后来铸币出现,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黄金的重量就变得不再重要,大家开始认铸币的形状和上面印的是谁——往往是法老或者国王的头像——权力开始为交易提供保障

公元前700年左右的吕底亚人发明了试金石,即通过摩擦黄金的划痕来检验其含金量。用于比较的是24支验金针的划痕,这一组针是用不同比例的黄金和白银制作的,第24支就是纯金针。沿用下来,24克拉就表示纯金。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的吕底亚,美尔姆纳达伊王朝的国王吉基思宣布了国家对铸币的垄断权。几乎就是从铸币开始,黄金就已经“退居二线”,不再充当交易媒介,而由价值稍低的白金、白银来充任货币,黄金逐步转变为货币体系的管理者——各类铸币的价值衡量者

此后一百余年,货币制度在吕底亚的继任国王克洛伊索斯手中逐步成熟起来——白金和白银铸币,形制确定,兑换比例,发行量等等。吕底亚铸币开始广泛流通,随之而来的,就是贸易规模和面的急剧扩大,以及各地人们的信息和思想交流增多。

之后兴起的波斯帝国居鲁士、大流士们都认识到了铸币的重要性,完全承继吕底亚的货币制度并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到公元前300年的马其顿帝国时期,金银的比例被确定为10:1

到了古罗马时期,罗马人把钱币藏在神殿Moneta内,这就是Money的起源。罗马人还留下了磅这个计量单位Libra,入侵不列颠岛之后,英镑就以L为记号了,而一磅白银的1/12Denarius便士,于是D就成了便士Penny的代表符号。后来,1先令等于12便士,也起源于罗马的1金币等于1磅白银的1/12

当然,也正是罗马帝国的大肆扩张,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交易媒介黄金终于供应不足了。应对的方式也很快应运而生——尼禄第一个从制度层面实施了货币贬值,终于从银币变成了铜币,铜币薄到只能在一面印制图案。从此开始了各种类型的统治者们利用货币贬值来应对财政困难的历史

也正是这一措施的出现,让黄金从货币功能上再次超越——黄金变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金币作为国家力量的体现,在后来的拜占庭帝国展现得淋漓尽致。拜占庭替代了之前的波斯,成为东西方贸易枢纽,拜占庭金币则成为西方世界普遍接受的货币。继之而起的阿拉伯帝国也诞生于商队,继续夯实金币制度,这再次刺激起了对黄金的需求。

此前黄金主要产自埃及、努比亚,罗马人后来发现了北非的金矿资源,大约在公元100年左右,为了在沙漠中行军的方便,罗马人把骆驼第一次引入了撒哈拉地区。这引发了北非贸易革命性的变化——骆驼的负重能力、耐渴能力和日行走里程均是其它动物望尘莫及的,骆驼延伸了罗马人、拜占庭人乃至后来的阿拉伯人的贸易线,从地中海拓展到了西非,西非的黄金则进一步拓展了贸易规模。

到公元1000年,西欧终于开始了缓慢的增长,首先以欧法对英格兰的统一为起点,继而是法兰克的查理曼大帝。西欧缺少黄金资源,黄金尤其宝贵,因此市面上几乎都见不到金币。

欧法创制了英格兰以银币为主要币种的货币体系,并且发展出了先进的铸币工艺以及测试贵金属成分的测评体制。这个测评体制叫货币重量和纯度听审会,有着浓厚的盎格鲁撒克逊特征——由12名普通贤良的伦敦市民,以及12名技术精湛的金匠组成陪审团,对皇家铸币厂的铸币进行成色质量检验,并且规定连国王也不能干预铸币标准

这一体制确保了英格兰铸币的质量,而且这一听审会一直延续到了当代——有着800余年历史——英国也好,美国也好,从它们成为国家以来,就唯独对自己的商业利益最为看重。值得一提的,鸦片战争的起因就是因为英国的商业利益受到威胁和妨碍——连他们自己的君主都不能干预商业利益,当然就不能容忍其它的干预力量

正因为以机制的力量保证了权力无法干预铸币,由是保证了铸币质量,英格兰铸币在西欧有很强的接受度,这毫无疑问刺激了英格兰商业经济的发展。——西欧的生机开始体现。

进入第一个千年后的三百年,西欧在经济增长上开始居于领先地位——一批开明君主出现,英格兰的亨利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二世,法国的腓力二世。阿拉伯的贸易输入了无数的新发明和新观念,十字军东征收获了大量的黄金。

这些黄金为西欧继续铸造优质货币提供了资源,更进一步促进其经济地位的上升——到公元1250年,热那亚崛起,依托其纺织业、金融业和优良金币,创造了商贸领域的奇迹。热那亚创制的金币标准——重3.5克,纯度24克拉,一直延续到后来的佛罗伦萨、威尼斯,成为欧洲标准存续了六百年。

以黄金为货币单位,本质就是金本位制。此前由亨利二世推行的英格兰银本位制,很快就被后起的意大利城邦金本位制替代了——看起来是黄金购买力对白银的替代,其本质上,则是自由市场对王权的替代。整个十三世纪,经济和金融中心都不在各王国的首都,而是在意大利的城邦——自由市场、银行业、国际贸易的集中地。

十三世纪的繁荣和人口急剧增长,本来要引发西欧的资源问题,就类似中国十五世纪和十七世纪时期一样的问题,却因为十四世纪的瘟疫、大饥荒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纷争,以令人惊悚的方式得以解决,非正常大批量死亡解决了人口问题。到是十四世纪末,西欧人均财富水平显著上升。

到十五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崛起,开启大航海时代。这个时候困扰西欧多年的问题再次浮上水面——黄金供应不足,导致通货紧缩。其实,经过此前三千年,整个西欧到公元1500年时,保有的黄金储量仅2立方米!

十五世纪中叶,即便是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也回复到了用胡椒粉当货币的状态。同时,十五世纪在欧亚之间兴起的奥斯曼帝国、帖木儿帝国、埃及马穆鲁克王朝,阻挡了西欧从亚洲、埃及贸易中获取黄金的可能。西欧诸王国都渴求黄金,这不仅是对财富的向往,而是维持财政与经济运转的必须,这就是地理大发现的源动力。

他们最初的方向,仍然是找到一条可以绕开东欧和西亚诸强国,通向印度和中国的海路。

从亨利王子,到迪亚斯,到达伽马,大家前赴后继地探索,终于找到了西非和东非的黄金来源地,最终抵达了印度。由于葡萄牙最早开辟了通向印度的东方海路,需求得以满足,才会对哥伦布提出的向西航行开辟一条新海路的建议置之不理——这也是葡萄牙王室理性的决策。

已经落后了的西班牙当然会对哥伦布的建议有兴趣——东方海路上毕竟葡萄牙已经占先。为什么不押宝到这个愿意用性命相搏的人身上去呢。伊莎贝拉女王本来都已经决定放弃,随后又被一个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姓名的宠臣说服了,改变了主意,把本来已经骑着驴子准备离开葡萄牙的哥伦布追了回去。

14921012日,哥伦布第一次登陆新大陆。此后,这个日子一直被北美国家纪念至今。

1510年,一个叫巴尔博亚的身无分文的西班牙农夫,跑到了西印度群岛去试运气,结识了同样目不识丁却怀有财富梦想的弗兰西斯科·皮萨罗。这两个出身草根的西欧人,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以及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搏一把精神,成为了欧洲人征服南美的先驱。

现在回顾这段征服史,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是国家计划和精确规划的项目,那么仅凭350人的军队去打开一个拥有3万武装力量的帝国,会出现无数的困难,需要无数的研究和计划工作,需要无数用于歌颂的奉献精神

然而,仅仅就是市场对黄金的渴求、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政府与私人的股份合作机制,剩下的,全都是草根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野心,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所畏惧的勇气,硬生生俘虏了印加帝国的皇帝阿达瓦尔帕,打垮了一个横亘历史三千余年的帝国。回报当然是丰厚的,皮萨罗收获了近5公吨黄金,为西班牙在南美开辟了一大片殖民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