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女子,以德为荣,以琴为乐,以琴养德,是为浪漫…… 它是温暖,亦是凄美,亦是唯美。 明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丝竹》写到:“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余皆末世之音也。妇人学此,可以变化性情,欲置温柔乡,不可无此陶熔之具。” 嵇康《琴赋》:“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接下来,让我们感受古代女子的浪漫吧。 ![]() 南宋 龚开 《胡茄十八拍》为东汉蔡文姬作。 蔡文姬为东汉著名学者蔡邕之女,生逢汉末大乱,连年烽火,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 后来文姬重返中原故土时,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记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胡笳十八拍》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 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 《昭君出塞图》清代画家倪田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 琴曲《龙朔操》取材于西汉“昭君出塞”本事: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派使入朝向汉室求亲,元帝命自后宫嫔妃中征选。这时,十七岁进宫,五年未得见幸的宫女王昭君自称愿往。当“善妆盛服”的王昭君出现在元帝和匈奴使者面前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她竟是如此美貌,堪为后宫佳丽之冠。由于有承诺在先,元帝不便悔约,只好任其远嫁匈奴。这是汉末蔡邕在《琴操》中叙述的故事。 ![]() 明代人物画《千秋绝艳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 卓文君,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琴曲《凤求凰》传说便是司马相如为求得卓文君而作的曲子。时有文君卓氏新寡,而善听音乐。相如知而作是曲,附琴歌以挑之。 ![]() ![]() 唐代周昉《调琴啜茗图》 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 此曲为李凤云教授据明代《神奇秘谱》打谱。仙曰:按琴史曰,颐真者,唐董庭兰之所作也。颐,养也。道书谓寡欲以养心,静息以养真,守一处和,默契至道。矧琴为娱性之乐,故制是曲者,以颐真名之。 ![]() 才气英英的蔡文姬,深明大义的王昭君,性情真挚的卓文君。数千年来,她们的传奇人生至今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就让这份浪漫穿越千古,今时今日,熠熠生辉。 琴者,心也。“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溪山琴况》徐上瀛。) 以琴养德,天下人的浪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