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谢时臣画作欣赏

 荣纳堂 2022-04-24
日前,因为被一张长幅山水画吸引点开了一篇关于明代画家的人物传记,读了一段发现文章主角是谢时臣

我讶异能描绘出如此宏大气势磅礴、技法成熟山水画的主人竟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没有过多的笔墨记载。

之后带着好奇我开始搜集关于他的资料,想深挖一下谢时臣如何成为美术史上的“失踪者”。
谢时臣是苏州人,但因为绘画风格和以画为生的身份限制,他归不归属于吴门画派的争议之后一直没断.

这个界定的模糊以及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之说盛行,让谢时臣的艺术热度直线下降,成了一个“擦边球”。

明  谢时臣  层峦溅瀑图 

纸本水墨  171x49cm  天津博物馆藏

不过虽然身份尴尬 ,但他笔墨上对吴门画派的吸收和传承以及开放包容的价值观和态度,依然让我觉得值得一提。


谢时臣出生在苏州巨富之家,和沈周、文征明等一系列的姑苏文人都有艺术往来,这足以说明至少在明中期他的书画是得到过吴门巨擘的认可和赞扬的。

当然在交往中谢时臣也不可避免受到沈周和文征明等艺术影响力的浸染,笔墨里有很中正儒雅的文人之风,带有吴门画派中推崇的田园野趣和隐逸追求,有很高的吴派“含量”。


明 谢时臣 

平林横渡 扇面

虽然被画史忽略,但他的传世作品却极为丰富且都以大幅山水为主,验证了“多作长卷巨幛,峰峦雄伟”的史书记载,足以说明他的创作精力非常旺盛且笔墨功夫纯熟。

谢时臣为人诟病的画商身份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将爱好变成了事业,也是因为这个身份他得益于学习吸收各种风格的绘画技巧和风格,融合加工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谢时臣 武当紫霄宫霁雪图 

绢本设色 198.9x98.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且并未因此丢掉他艺术中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生命精神的追求反而是艺术生涯中的一大助力。

经过前期的临摹和多方面取法之后,到中年时谢时臣从众多名家中探沉淀出自己的风格。

他依然保留了对沈周笔意的传承和吸收,大多是“粗沈”一脉,技法多变,皴法、点苔、造型、用墨浓淡极富变化,层层递进,富有层次感。

除了沈周之外,他笔墨技法的多样性也受到了王蒙、戴进、吴伟等诸多名家的影响,既讲究笔法的苍古,又追求风致的生发,笔意清润灵动。

明 谢时臣 仿王蒙山水图 

纸本设色 58.5X31.2cm 

南京博物院藏

在山水画的创作,他多取宋人的全景山水,重叠覆压,咫尺重深,以大体量的山脉位于画面正中,从视觉上带来极强的压迫感

画面中焦墨的粗线条,上溯李唐和郭熙,墨色对比的强烈则与戴进风格有相似性。

明 谢时臣 蜀道难 

设色纸本 王季迁旧藏

将浙派的硬朗用流畅缓和的披麻皴和淡墨晕染中和,既不减山体的雄强凝重,又将厚重山水中注入吴门艺术中流淌的文人诗意,使山水韵味提升,值得反复玩味珍藏。



除了对山体描绘的熟练掌握之外,“尤善画水,江河湖海,种种皆妙。”的点评直接展现了谢时臣对水的精准把握。

《岳阳图轴》中的谢时臣以墨线勾勒水纹,行笔流畅,线条虚实结合,将水的动感完美的融合进整幅山水画面中,突出却不突兀,足以显示深厚功底。

 
明 谢时臣 岳阳楼图轴 
纸本设色 248x102.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与当时大多数人姑苏文人不同,谢时臣的脚步不仅仅局限与苏州周边,而是遍布山河大川之中,将山川的秀美、磅礴、宏伟、绵延,水的气势、娟秀皆收眼底,这足以冲击当时吴门文人将笔墨限于追古临古的趋势。

只有自己真正行过的路、走过的桥、吹过的风才能化成笔下的大千宇宙、万千世界,这代表着谢时臣的绘画态度和美学思想。

 明 谢时臣 虎阜春晴图 
纸本设色 162.4x39.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综上所述,谢时臣的绘画风格和山水表现形式与吴派既有不同也有传承。


明 谢时臣 溪山秋晚图 
纸本墨笔 55x72.5厘米 
山东省博物馆藏

但从山水画的发展以及画面本身的思想性和审美性来说,自我风格强烈的绘画形式、注重写实的绘画倾向以及文人和市井逐渐交融的创作氛围,又何不失为是吴门画派的拓展和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