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茶工艺之摊青与萎凋的区别

 雾霭霾 2022-04-25

一·鲜叶摊青的作用

将当天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于阴凉通风的环境下,散发水分和青草气,自然完成摊青。摊青时间要根据季节、气候、茶叶嫩度等因数来决定。

完成摊青的鲜叶,含水量减少,叶片柔软,利于后续手工杀青。没有及时摊开的鲜叶,会因为自身发酵作用,出现红梗红叶,严重影响毛料质量。或摊青时间不到就杀青,亦会影响茶叶的香气。

摊青的概念:是将茶鲜叶薄摊在通风环境下,使其散发水分,由脆硬变为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

摊青的目的:是蒸发部分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使叶梗由脆变软,增加芽叶的韧性,便于揉捻成条;

萎凋的概念: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作用,也有内含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

萎凋的目的:是由于水分的散失而引起茶梢中的内含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为形成茶叶色、香、味的特定品质,奠定物质变化的基础。

萎凋:刚采摘下来的鲜叶水分含量高达75%~80%,萎凋主要目的在于减少鲜叶与枝梗的含水量,促进酵素产生复杂之化学变化。萎凋及发酵过程所产生的化学作用牵涉范围甚广,与茶叶香气、滋味、汤色绝对相关。鲜叶采摘后,应立即摊开静置,避免堆叠。目前云南普洱茶制作,时常可见叶底红变的现象,这常与不当堆置有关。避免发生类似情形,可将鲜叶至于萎凋槽上,保持适当温湿度。依当地当时气候调整萎凋时间,静置萎凋时间最好在8~10小时之间。

萎凋时间与方式依采摘时间、季节、天候、鲜叶嫩度,方式分为日晒萎凋、静置萎凋、摊晾萎凋、热风萎凋萎凋结束后的鲜叶便可进入下一个工序——杀青。

普洱茶的摊青:

制茶工艺中,区分是“摊青”还是“萎凋”的点决定了我们所制茶叶所走的方向。鲜叶摊放后的走向,形成一个十字路口,大体是:

摊青:到“点”直接杀青——走向绿茶、黄茶、黑茶、普洱茶;

萎凋:到“点”继续萎凋——走向青茶、白茶、红茶。

判断这个“点”的条件是——鲜叶是否仅只是单一的物理方面失水,而化学变化并未开始。相比起摊青,萎凋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反应(鲜叶内含物质的化学反应)。

有经验的制茶者能够简单的从外观方面看出端倪,摊青到点的鲜叶舒展有活力,有光泽,软硬适中。而萎凋叶面相互摩擦没有响声、光泽丧失、暗绿、捏一把不会快速弹开。这大致就是“摊青”和“萎凋”的区别。

注意事项

摊青:可以提香,软化茶叶,时间长了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苦涩味,对于大叶种这种重口味的茶来说,现喝可以更易入口,看似合情合理,

萎凋:在物理变化,软化茶叶的同时也夹带着化学反应,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大幅度削弱了普洱茶的转化时间和转化空间,后转化(发酵)对于普洱茶来说太重要了,所以普洱茶不应提倡长时间萎凋,只可摊、青去除水分,软化茶叶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