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 英:Chamber Music 德:Kammermusik 法:Musique de Chambre 意:Musica da Camera 室内乐 · Chamber Music 区别于大型管弦乐团的交响乐、协奏曲或歌剧,是由几件乐器重奏形成的小型器乐曲,更加强调和讲究音乐声部的对话性与音色的融合性。如德国思想家歌德所言:欣赏室内乐重奏,犹如聆听哲人对话。
音乐爱好者和器材发烧党对于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维瓦尔第的四季协奏曲想必并不陌生,即便没有听过,也会熟知它们经典的名声 。 至于室内乐,是令人感到比较陌生的作曲体裁。那么什么是室内乐呢? 区别于大型管弦乐团的交响乐、协奏曲或歌剧,室内乐是由几件乐器重奏形成的小型器乐曲,更加强调和讲究音乐声部的对话性与音色的融合性。如德国思想家歌德所言:欣赏室内乐重奏,犹如聆听几位哲人对话。某种程度上,室内乐也解释了这样一种生活观,倾听每一件乐器的声音,倾听对方内心的声音,强者不能垄断话语权,弱奏也可以是另外一种至高境界。 可以说,室内乐是音乐里更直接、亲密和真正平等的理想交流方式。 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建在所有的室内乐中,弦乐四重奏是最具代表性的重奏形式,如贝多芬十六首弦乐四重奏,覆盖其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折射出作曲家人生阶段的不同状态和思想境界。五重奏的配器组合比弦乐四重奏更加丰富,它可以是由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的弦乐五重奏。也可以是由其他类型乐器引领弦乐或管乐组成的五重奏,如:钢琴五重奏(钢琴 + 弦乐四重奏),由单簧管组成的五重奏(单簧管 + 弦乐四重奏),以及其他管乐五重奏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都创作过形式内容不一的五重奏,不可绕过的是,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A大调钢琴五重奏(Op.114),又名“鳟鱼”五重奏。 这部作品在配器编制与乐章安排上另辟蹊径,作曲家改变传统五重奏编配,作品由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所组成,低音大提琴的引入,使作品的音响织体更加饱满和深沉。整部作品一改三或四乐章的编排,由五个乐章构成,形式服务于内容,形成一首规模较大的室内乐作品。第四乐章是舒伯特根据自己创作的艺术歌曲《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变奏们尽情发展主题里德奥民谣式的质朴明朗与歌唱性,曲调亲切,广为人知。单簧管五重奏 · Clarinet Quintet单簧管五重奏中不乏杰作,莫扎特和勃拉姆斯都写为单簧管写过五重奏室内乐。莫扎特尤其喜爱单簧管的音色,不仅为单簧管创作三重奏,还有单簧管协奏曲,甚至在钢琴协奏曲和歌剧中也写过不少以单簧管独奏的曲调段落。 在这首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慢板中,单簧管在弦乐的伴衬下映射出暮年的光晕,是莫扎特晚期作品中杰出的慢板篇章,也是木管室内乐这一创作体裁中的巅峰作品。勃拉姆斯晚年向莫扎特致敬的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Op.115),勃拉姆斯在这首五重奏中写了许多短小的华彩段落,与晚期钢琴小品同为作曲家风烛残年的内心私密写照。这首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的慢乐章富有镜头感,仿佛电影主角某个深情回眸的画面被定格,透射惆怅若失的晚秋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