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济光绪背上福,廋金体字铜鎏金。 人工雕刻文深峻,笔线有型如刀锋。 径如折十似机制,首见吸睛爱煞人。 未见子钱存世上,此钱也不多见人。 独有此种钱制在,莫非圣意不允准。 幸好未铸行用钱,丑币才有今时辉。
实物直径40.2-40.5mm,厚2.6-2.7mm,重21.89克,穿9.5-10.0mm,材质,黄铜鎏金币。
光绪末年银元铜板已盛行天下,方孔钱的命运已注定是被机制币代替。然而此时却出现了一批制作极其精美的方孔钱,如宝津、宝晋、宝济、宝奉等局都铸制了小平、折平、折十等试样钱。 此币由大清宝济局背上福铜鎏金折十钱是其中佼佼者。此钱铜色紫红,制作规整,钱文楷书,端庄劲秀,气度非凡。 鎏金虽仅残存一部分,但从币文线条和地章上可见片片金羽,可证明当年该钱金光流霞,美不胜收。 该钱系手雕而成。币文采用宋帝廋金体,笔画纤细有力,笔锋如刀,不失皇家风范!然却不见子钱传世。只能推测它是未被皇帝批准而被废弃的钱样,并没有投入钱币制作。
分析被废的原因主要是在清末,大清钱币已逐渐淘汰方孔钱而改铸无孔钱和银币,再铸方孔制已无意义。 其次的原因可能是钱文“寶”字过于瘦长而对面的“通”字又太方正,给人视觉造成一个右宽左窄比例失当的错觉。令审核者感觉不爽。好在没被批准铸造行用钱,反而使它留转到今日身价倍增。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文末补 大清宝济铸钱局介绍 山东宝济局,山东省的铸钱局,局址在今济南。雍正年间改为宝济局,铸造雍正通宝背满文宝济二字。雍正七年开始铸钱,存世量和宝河局相接近。铸工没有宝河局好,不是字口粘连就是边郭有问题,反正难得如意好品相。宝济局铜质一般,多有显得青白青白的铜质,也有很黄的小黄鱼。
2022年4学校22日撰稿于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