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概述 2、依赖 3、滥用 4、成瘾机制 5、为什么“青春期”容易出现成瘾现象? 6、戒瘾为什么难? 7、什么是权力上瘾? 8、怎样戒瘾不再难了? 2、依赖 依赖(dependence)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尽管使用者明白使用物质带来问题,仍继续使用。自我用药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依赖分为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和心理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所谓强制性觅药行为是指使用者冲动使用药物,不顾一切后果,是自我失去控制的表现,不一定是人们常常理解的意志薄弱、道德败坏的问题。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药物(包括中枢抑制药和中枢兴奋药)所具有的一种特性。药物依赖性是专用术语,又称药物成瘾或药物成瘾性,也俗称“药瘾”,是指药物长期与机体相互作用,使机体在生理机能、生化过程和/或形态学发生特异性、代偿性和适应性改变的特性,停止用药可导致机体的不适和/或心理上的渴求。这个概念是60年代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人们所说的成瘾性只单指身体依赖性,而将心理依赖性称之为习惯性。 身体依赖性亦称生理依赖性 (physiological dependence),是指反复使用依赖性药物后,机体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身体依赖表现的特点是:一旦停药,用药者出现一系列令人难以忍受的症状和体征,称为戒断症状或戒断综合症(withdrawal syndrome,abstinence syndrome)。精神依赖性亦称心理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是由于所滥用药物(或毒品)对大脑“奖赏中枢”产生非生理性刺激,滥用者为体验或追求滥用药物所致特殊精神刺激(如愉悦、满足、幻觉)的一种心理渴求(Desire or Craving)和周期性强迫性觅药、用药行为。 药物的成瘾性和习惯性早为人们所知。但由于人们在使用上述两术语时常出现混淆现象,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64年用“药物依赖性”这一术语取代了“成瘾性”,和“习惯性”,并于1969年对药物依赖性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具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总之,不是为了医疗需要,而是由本人主动连续地或周期性地使用药物,造成轻重不等的慢性或周期性的中毒状态,称为药物依赖。 药物依赖症状包括耐药性(对同等剂量药品的反应下降,或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达到与用药初期的同等效应)、戒断(当末摄入药物时出现明显不适),这一症状曾一度被认为是此种疾病的标志,DSM-IV根据是否有生理反应来辨别药物依赖。如果耐药性或戒断在诊断所需的三种症状中出现,那么生理依赖的诊断就是合适的。不过,即使没有耐药性或戒断的症状,也可以做出不具生理因素的物质依赖诊断。也就是说,三种症状并存但没有出现耐药性或戒断的人仍符合诊断要求。其他症状包括:使用量超过最初预期、对药物的持续渴望或无法尝试减少使用量、使用药物导致时间荒废,因使用药物而活动量减少,以及不顾负面后果地持续使用药品。经过数年,诊断者渐渐偏离了这些症状的正式定义,因此重新审视这些定义是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TED演讲:成瘾的力量与对力量的成瘾演讲者:Gabor Mate 2.师建国、戴尊孝主编.《新编家庭心理医生手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3.师建国主编.《成瘾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 4.师建国主编.《成瘾——21世纪的流行病》,科学出版社,2004 5.陶然主编.《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师建国主编《精神卫生科普丛书》,贾伟主编《自戴的枷锁——解读成瘾疾病》,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郝伟,赵敏,李锦 主编《成瘾医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8.马克·刘易斯著《疯狂成瘾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社,2017 9.【美】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 著,闾佳 译《欲罢不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10.郝伟,陆林主编《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68-73 11.[美]Mitch Earleywine著.张珂娃,包燕,池培莲译.成瘾障碍的心理治疗.北京:中囯轻工业出版社,2012:1-33 |
|
来自: 新用户7261osYC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