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要如何提高疫苗接种率

 呼吸科的故事 2022-04-25

疫苗接种的紧迫性

上海已经封城超过一个月了,现在陆续有因为新冠导致死亡的病例出现,请看下面这条新闻:

请注意所有死亡的病例均未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

此次上海疫情也陆续传出一些消息,就是上海地区的新冠疫苗接种率非常非常不理想!特别是老年人的接种率非常非常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冠疫苗对于减少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住院率、重症率都有肯定的作用,不论是在专业期刊发表的文章里(参看《面对来势汹汹的奥米克戎,我们应该加快推广第四针疫苗》),还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数据,例如香港:

请注意,有88%的死者未完成2剂疫苗的接种。

根据美国加州华裔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医生乔人立在《呼吸界》上的介绍(参见《乔人立教授:疫情培养了我对Fellow们近于父爱的责任感……新冠疫苗在防止重症与死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丨新冠两年美国所见(1)》)

美国接种疫苗的情况看,已接种疫苗人数目前占全美总人口75%左右,基本上人们都打过了三期疫苗,现在四期疫苗也开放了。尽管四期疫苗接种数据还未见到,但打过三期疫苗(加强剂)的人数近90%。

乔人立

最后,他提出疫苗的真正价值在于减轻感染后的伤害,减少重症:

虽然变异可能导致病毒致病力减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是疫苗的普及程度扩大。这是非常值得指出的一点,新冠疫苗在防止重症与死亡方面确实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误解就是,疫苗并没有降低发病率,因此是一种失败。但是,有医疗知识的专业人员有责任向大众说明,疫苗所产生的抗体的是IgG和IgM,这两个都是血清抗体。现有疫苗并不产生IgA,而IgA才是分泌型抗体,才可能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从理论上讲,现有疫苗并不能防止新冠的感染,其真正作用正是使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的伤害减轻,防止发生重症。这才是疫苗的真正作用之所在。

乔人立

我们知道拜登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达对于联邦部门和医疗部门强制接种疫苗,他自己也接种了第四针。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目前奥米克戎的传播性非常强,现在估计的R0已达到了10以上,而相对照的最初在武汉的原始株大概只有2.5,因此我们大家才会看到,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的态势。那么针对传播性如此之强的奥米克戎,我们首要任务是迅速普及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需要早打和提高接种率。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接种疫苗

我们国家目前仍然采用自愿接种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会带来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我们仍然有部分医务人员和公职人员没有注射疫苗,或者没有进行加强针的注射,原因不外乎有以上几点:

  1. 对于疫苗不良反应的恐惧:疫苗注射会有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而这种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又和其效果成正比。mRNA疫苗有效性高,但是其发热的比例也较高;而我国国产的减毒活疫苗虽然效果略逊于mRNA疫苗,但发热的比例明显减少。但是疫苗不良是客观存在的,但严重不良事件的机率却是很低的。

    上表 不同类型的疫苗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

  2. 存在侥幸心理:有些人在想其他人打了,他们有免疫力了,那么我混在其中,感染风险不就小了吗?专家不是说过只要群体免疫力达到80%,那些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会被保护起来吗?

  3. 觉得疫苗接种无效:原来我们以为新冠疫苗接种后可以避免感染新冠,但是这个想法在面对真实世界一再发生的接种疫苗仍被感染的事件而击碎,于是有很多人质疑疫苗接种的效果,继而更加抵触疫苗接种。这是由于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其变异速度快,疫苗接种的作用是减轻感染后带来的伤害,减少重症和死亡率。我们医务人员每年都会接种流感疫苗,而新冠疫苗也可能需要每年接种。

  4. 对国产疫苗质量不信任:前几年l国产疫苗曾经传出过负面新闻,引发全民关注,也促使政府加强对疫苗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但是历史的惯性总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有些人对于国产疫苗仍然心存畏惧。

  5. 反智主义思潮泛滥:近20年来,反智主义思潮在全球流行,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最主要的代表就是疫苗和转基因食品。我们需要加大基础教育中理科教育的比重,重视通才教育。同时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加强宣传教育,用生动的多媒体、科学的论证、翔实的数据来解释说明,也要加强在学校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法,培养大家对问题分析能力。

    人类疫苗接种史

让我们回忆一下人类疫苗接种史吧,天花曾经是人类的超级杀手,但是随着数百年的疫苗推广接种,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发动全球对天花进行最后的决战,我们终于战胜了天花。最后一次天花流行发生在1977年索马里;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地球上绝迹——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天花的接种可是全民性强制性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另外一个被很多国家控制住的传染性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曾经杀死无数儿童,导致无数成年人靠铁肺维持生命,下面这张图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治疗脊髓灰质炎所引起的呼吸机无力,很多人躺进一个铁箱子里,靠机器维持生命。后来也是强制进行疫苗的接种,才消灭了这个病毒。

只不过方式很令人舒适,那就是让儿童吞服一个糖丸,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电视里反复播放着那一代领导人给孩子们喂食糖丸的视频。

我们的孩子出生后,会有一个疫苗接种本,我们的孩子都会按计划进行疫苗接种。历史上面对对人类带来严重挑战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性),我们人类的成功经验就是要强制进行接种。


自愿接种政策能成功吗?

肯定地告诉大家:不能!

因为什么?因为人性中充满着恐惧、无知、自私!

2020年当第一针疫苗在我们医院开始进行推广,让我们自愿报名时,呼吸科只有5个医务人员报名,更多的人是在观望。到了接种那一天,最后去接种的只有一个医生和2个护士,那个医生就是笔者本人。当时在参加援鄂医疗队的队员当中,也有相当比例的人是没有率先去打第一针的。

为什么?

因为大家在观望,看看别人打了有没有不良反应,如果没有我再接种。后来,在内部强制要求下,且打了第一针的同志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中层干部们也开始带头注射疫苗。但是在疫苗接种开展一年半以来,仍然还是有些医务人员没有注射哪怕是一针疫苗。

在初期,全球疫苗的接种均不是很理想,不仅是分配的问题,更主要是很多人都想成为既可以不打疫苗又能被周围人保护起来的那10%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说我们能不能改变政策,改成限时免费,超过这个期限就是自费。我说不行,那样将会有更多的人不去打疫苗了,因为不打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我们要怎么提高疫苗接种率

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民众的低触情绪和推广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各地政府想尽了办法,出台了各种措施。一开始注射疫苗就送鸡蛋送油米,但是现在中国人富裕了,很多人看不上这些小恩小惠;后来是某些发生疫情之后,当地民众出于恐慌立马去注射疫苗;再后来,在体制内进行强制疫苗注射;当18-60岁成人大规模接种没有发现大问题后,再向中小学生和老年人推广。

可以说,我们党和政府在疫苗推广工作中是非常谨小慎微的,我们的疫苗总体也是安全的。但是,显然我们疫苗工作在广度和力度上还存在很大不足,上海这个文明程度、整体市民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其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却是全国倒数,不得不说现在我们政策应该是到了做出调整的时候了!

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疫苗接种政策呢?

  1. 对于公职人员和医务人员、教师、学生和餐饮、旅游等从业人员进行强制接种。因为这些人群是经常有社交活动,因为他们既是被感染的高危行业,也是传播病毒的高危行业,就更有必要进行疫苗接种。

  2. 将是否疫苗接种作为可否参与公共场所活动的必要条件。可以将疫苗接种和健康码绑定,在商场、娱乐场所、酒店、旅游景点、餐馆、影院等公众场所要出示疫苗接种码,如果没有疫苗接种码可以拒绝相关人员的进入,或者需要医院开具不能接种的证明。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没有接种疫苗感染风险增加,为了你的安全,相关场所不能对你开放。

  3. 明确不能接种的情况:由于对于接种疫苗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即使到现在仍有很多医务人员对于高龄和一些免疫缺陷(如肿瘤患者)人群是否进行疫苗接种存在顾虑。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疫苗应该首先让老年人和免疫缺陷这样的高危人群接种,因为他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4. 强调疫苗接种的必要性,是我们控制疫情严重程度,减轻社会管控对社会生产带来冲击的非常重要的措施。而且要根据科学家们预测,新冠病毒很可能会长时间存在,我们也有可能需要定期进行加强针的注射。

总结

面对这一轮国内的疫情,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有极强传播力的病毒,但是我们人类又是能找到控制和预防的方法,那就是注射疫苗。经过一年多的大规模人群实践也已经证实了疫苗的作用,如果我们还在这些事实面前无动于衷,如果我们还不抓紧采取非常手段,那么我们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个代价不单单是因新冠死亡的人数,更可怕的是经济、社会的代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