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位和尚留下三首“梅花诗”,无一个“佛”字,却道尽了大乘精髓

 白水清风 2022-04-25

提到与佛教有关的花草,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莲”,而“梅”似乎只是儒生们吟咏的对象。

当然,莲花也寄托了读书人高尚的精神追求,周敦颐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如此。但与中国文人所写的“梅花诗”相比,两者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但凡是上过学的中国人,张口就能诵出几句与梅花有关的诗词。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是唐朝人写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宋朝人写的;“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元朝人写的;“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是明朝人写的;“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这是清朝人写的。

文章图片1

墨梅·王冕

中国人爱梅,所谓“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所谓“冰肌玉肤,不混芳尘”,所谓“高标逸韵,傲绝霜枝”。但这样一切,似乎都符合儒家的价值取向,释家极少有此类名句出现。当然,黄檗禅师有一句咏梅诗十分有名——“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上堂开示颂》),然而其精神依旧热烈奔放。

诚然,在见道的高僧大德面前,色相没有任何意义,一切都不过是“空”的幻化。但于普通的中国人而言,如同死灰一般的枯槁不能被接受,我们文化的底色其实鲜活多姿。粗粗看来,两者似乎互相抵牾,但于大乘精神而言,其实是相通的。

“河山并大地,齐露法王身”,器世间的花草树木、飞鸟走兽,又何尝不是至道的显露呢?

文章图片2

三位古代的和尚,“出人意料”地留下了三首“梅花诗”,它们都没有一个“佛”字,却深刻地道尽了大乘精神。“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庵主就以这三首“梅花诗”为主题,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其背后蕴涵的哲思。才疏学浅,谨以此抛砖引玉。

向死而生,借假修真


火虐风饕水渍根,
霜皴雪皱古苔痕。
东风未肯随寒暑,
又蘖清香与返魂。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只知道他是唐代的一位僧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的遭遇早已同着色身灰飞烟灭,但这首诗却流传了下来。其实想想,它的背景本就引人深思,甚至可以说颇有沧海桑田之感。

于这个世界而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多少帝王将相、达官巨贾、才子佳人,在色身衰败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而这样的一位僧人,他或有意或无意写下的诗,却仍带给千年以后的我们启迪。

他似乎什么都没留下,但似乎又留下了很多。至少,你我现在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

读和尚写的诗,就不能用平常的标准去评价。对于古代诗人而言,诗以言志固然不错,但诗歌这种载体本身也很重要。而于修士而言,文字机巧其实无关紧要,它所要指向的是无限的永恒。当然,我们可以用更专业一点的词——实相。它本不可说,但又不得不说。

文章图片3

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东西呢?很显然,它描述的对象是一株“古梅”,而且遭遇颇为传奇。

“火虐风饕水渍根”,这株古梅遭受了诸般折磨,各种各样的苦难都在它身上。“火虐”,它曾被熊熊的大火烧过。“风饕”,狂风曾经折断过它的树枝。“水渍根”,潮湿的环境令其根部腐烂。这些灾难就是全部了吗?不,接下来一句还写了其他的。

“霜皴雪皱古苔痕”,冰冷的霜、刺骨的雪,纷纷都来打击这株古梅,它所处的境遇简直糟透了。注意,“古苔痕”表面上看起来,也是在描述古梅所处的环境,但实际上它点明了另一个角度——时间。这株古梅失去生命力太久了,以致于青苔都爬满它的身上。

文章图片4

古梅树

这样的一株梅树,很显然已经奄奄一息,它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当然,古典诗词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简洁凝练。换句话讲,读者若只能看到字面上的描述,那就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读书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大家顺着这两句诗的文字,大胆地想想这株古梅的遭遇。

不仅是风、火、水、霜、雪、雨(无情),或许还有动物啃噬它的躯干,昆虫在消解其根系(有情)。如何去想象,那就要看各位读者的角度了,只要逻辑自洽、不离诗意就可以。好,这样的一株梅树,仿佛是被世界遗弃了一样,在角落里丝毫都不起眼,但它却如此卓尔不群。

“东风未肯随寒暑”,字面上解释起来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和煦的春风只有在春天才会出现,夏天和冬天不见它的踪影。有人或许会问,你怎么知道是写春天的风。其实,这就涉及到古诗词最为基础的知识,也就是各种“风”所代表的不同的季节。

文章图片5

雪与梅

在古诗词中,“东风”一定是春天,“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等等。看到没有,“东风”有力的时候就“万紫千红”,它无力的时候就“百花残”了。“南风”一定是指夏天,“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乐府民歌·西洲曲》),如果读过这首诗的读者,就很清楚了——“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就是描写夏天的诗。

“西风”一定是指秋天,“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都不用解释了。类似的还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等等,大家咂摸一下这些意境,很容易就知道是秋天。而“北风”一定是指冬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想必都不用解释了。

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古诗词的基础知识,各种“风”对应各个季节,其实与我国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至于为什么是这样,就不详细叙述了,否则的话篇幅就太长了。其实,写普及类的文章比写论文还要麻烦一些。要是写得太粗略,读者不大容易看明白,写得太细致,那又过于琐碎了。

文章图片6

天净沙·秋思

好,我们回到诗歌原文,这样的一株古梅几近枯死了,而和煦的春风却不可能出现。那它还有可能活过来吗?答案无疑令人感动。

“又清香与返魂”,“”(niè)这个字的意思,是指树木长出来的新芽。这株古梅在严寒的冬季里吐露新芽,花开之后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返魂”这两个字用得很好,这可不就是起死回生了嘛,毫不起眼的古梅,竟然如此卓尔不群、遗世独立。饱经沧桑与苦难之后,它重新焕发了生机,在冰天雪地中独自绽放。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大致就是这样的,非常平实易懂,并没有什么佶屈聱牙的典故。整首诗二十八个字,就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古梅所象征的是遭受苦难的修行人。自然,大家可以将其看成是这位诗僧的自喻,也可以理解为对一切有志修行者的譬喻。这一层意思显而易见,想必各位都很容易理解。

但如果仅仅这样去解析,那就和常见的咏梅诗没有区别了。实际上,它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而这是关乎佛理的。

文章图片7

“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四十二章经》),一个人要修行是很不容易的,这注定要成为众生间稀少的那一类。两者的差别,就如同污泥和莲花一般,污泥到处都是,而莲花则寥寥无几。当然,“出家”除了成为沙门之外,还有“在家出家”等不同的形式,这类人也是极为稀少的。

在抵达目的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有些是共有的、有些是不共有的。

所谓的共有的,其实就是“苦谛”的四个“行相”——无常、苦、空、无我。修行者因为了解、认同了这一真谛,所以更能感受到种种苦的逼迫。当然,在这首诗当中作者十分形象化地表达了出来,风、雪、水、火、霜,这些都是“无情”(注意,这里不与“有情”相对)的。那么请问,别的“植物”要不要经历这些呢?当然也要的,对吧,只不过修行者更能体味到罢了。

所谓的不共有的,其实就是庵主引申出来的“有情”,在本诗中没有正面提及。但是,现实中我们也会遭遇到,比如与各类眷属的“缠缘”导致的“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等等。每个人的因缘各不相同,所以遭遇也不尽相同,这就是不共有的部分。

文章图片8

四十二章经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四十二章经》

这样讲,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理解,在经典中有上面的比喻,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因为无常无我,所以古梅的枝干躯体其实是不真实的,它必然要“大死一回”才能勘破一切。也就是说,以往的情识意想都应修持到荡然无存,由是“至道”才能显露。

但这个“至道”并非实有,就好像春风一样,冬天是没有春风的。然而,古梅又要借着外在的躯壳“返魂”,以显示自己因缘成熟后得道,将清香默默地留给有心人。“向死而生”、“借假修真”、“不舍众生”,这就是大乘精神的内涵!

好,这首诗我们就简单讲到这里,庵主也只是发表个人的看法而已,各位读者完全可以各抒己见。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二首僧人写的“梅花诗”,它所侧重的内容又不同了。

真俗不二,权巧方便


千年苔树不成春,
谁信幽香似玉魂?
霁雪满林无月晒,
点灯吹角做黄昏。

这首诗的作者是虚堂智愚禅师,南宋时期宁波象山一带的名僧,《古梅》只是他众多诗歌中的一首。为什么选择这首诗来讲,其实庵主是有两方面的考量的。第一,自然是为了“应题”,毕竟本章的主题是“梅花诗”。第二,这首不太出名的诗,其实能够代表虚堂智愚的核心理念——真俗不二,权巧方便

文章图片9

虚堂智愚像

虚堂智愚其实法号是“智愚”,但有些读者应该知道,禅宗祖师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四个字,比如临济义玄、清凉文益、百丈怀海、药山惟俨等等。这其实只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必去深究。

虚堂智愚在中国的名气不大,但有一个国家非常追捧他,那就是日本。

日本京都东福寺收藏着一幅画像,叫《无准师范像》,属于国宝级别的存在。虚堂智愚在日本的知名度,仅次于无准师范,甚至可以说并驾齐驱。尤其是在茶道、书法和绘画这三个领域,日本学者的文章必定绕不过虚堂智愚,而他的日本弟子回国后更是地位崇高。

比如南浦绍明,向其学法后回到日本开宗立派,被敕封为“大应国师”。而南浦的弟子宗峰妙超,则被敕封为“大灯国师”,是临济宗大德寺派的开山祖师。他的弟子关山慧玄,则创立了临济宗妙心寺派。他们是日本临济宗最具影响力的支派,而源头就在虚堂智愚。

文章图片10

无准师范像

中国人熟知的日本禅师一休和尚,其实是大德寺派的传人,追溯上去的话,为虚堂智愚的第七世法脉。一休除了留下惊世骇俗的故事之外,还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茶道,其弟子村田珠光是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日本茶道最具代表性的千家茶道,其创始人千利休是村田珠光的徒孙。

因此,日本文化界对智愚相当推崇,尤其是茶道子孙以及临济门人。而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其实,除了南浦绍明之外,日本很多学僧如无尔可宣、闲极法云、禹溪一了、巨山志源、无象静照等,都师从智愚得法后回国且赓续灯火。

自然,智愚禅师本人属于“富贵僧”一类,交际非常广泛且尊奉隆盛。

他俗家姓陈,16岁的时候削发出家,先后在许多大寺修行住持。比如奉化雪窦寺、镇江金山寺、黄山宝林寺、临安净慈寺等等,这些寺庙至今依然香火鼎盛,为一方人文地标。智愚禅师一生都非常活跃,尤其是晚年可谓名满天下,高丽国王甚至专门请他到高丽供养了八年之久。

文章图片11

一休宗纯

也就是说,智愚在中、日以及半岛都非常有影响力,直到他85岁圆寂。那么,为什么要着重介绍他的生平,并且强调其“交际广泛、尊奉隆盛”呢?各位看看庵主所选取的这首“梅花诗”,就能清楚地明白智愚的思想核心所在。

“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这首名为《古梅》的诗,开头就与众不同。智愚见到这株千年古梅十分感慨,青苔遍布它的躯干和根系,连一丝生机都见不到。一般人见到这样的梅树,肯定是要从“卓尔不群、忍受寂寞”等角度去写的,但智愚并非如此。

他说这样的一株古树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姹紫嫣红是专属于春天的,而一株古梅无法“成春”。如此不合群,即便泠泠的幽香举世罕见,又有谁能体会到你的精妙呢?“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这一句其实写得很有个性,它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转折”。反而引申了出去,描绘了一番凄凉孤寂的景象,道明这就是古梅现实的归宿。

好,很多读者或许还是云里雾里,不知道所讲的是什么。其实,这就是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智愚承认了现实中的困境,指出了一味孤高是行不通的。

文章图片12

他生于公元1185年,那个时候佛教其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且是关乎生存的大问题。北宋开国,其实对佛教是采取支持政策的,宋太祖在建隆元年就做了三件事情。

  • 第一,允许大量的俗人出家,第一批就有八千人之多;
  • 第二,停止了后周“废寺还俗”的举措;
  • 第三,派遣一百五十七人去印度求法。

除此之外,他们还翻刻了大量的经藏,并且恢复了佛经的翻译工作。在此后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宋人一直延续了太宗时期的政策。但是到了神宗时期(1068-1085),多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年荒、决堤等自然灾害,朝廷必须要筹措大量的银钱赈灾。此时,寺院经济与宋朝财政就产生了矛盾,它自然而然就受到了打压。

当然,这件事情其实也怪不得神宗,因为僧团内部又走了当年的老路。他们把持了大量的田产、寺产以及人口,同时还有免除税收和徭役的特权,甚至从事经商、放贷等牟利行业。更有甚者,与宋朝贵族沆瀣一气,充当其剥削民脂民膏的“白手套”。由此,神宗开始发度牒收取费用,他的举措其实是比较温和的。

文章图片13

宋神宗

正是因为手段如此温和,使得两者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到达了爆发的临界点。

宋徽宗笃信道教,倡导的是“合流”,大量的寺庙改成了道观,这也是后来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重要原因。宋朝南迁以后限制其发展,元气大伤的佛教一直没能恢复过来,只能仰仗江南地区富庶的商贾以维系生存。而公元1185年才出生的智愚,显然没有赶上好时候,他出家以后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因而,智愚才会感叹“谁信幽香似玉魂”,表明要积极入世的决心。即便释迦再来,没有金装广宇,恐怕世人也不会多看一眼吧!那一缕悠悠的“玉魂”是不生不灭的,但众生却是愚痴难度,不走出去如何让人看到呢?理相如如不动,而事相却如白衣苍狗,此一时彼一时也。

在这样的情况下,智愚可谓是左右逢源,不仅活跃于官商僧俗之间,还非常注重传播影响力。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书法以及绘画作品,其中“大文字屋虚堂”(日本称之为“残破虚堂”,其实就是虚堂智愚的墨宝),一直都被尊为日本的国宝。他的很多真迹,由日本学僧传入日本后都价值连城。

虚堂法脉至今瓜瓞绵绵,临济宗在日本的传承未断,甚至近代还“反哺”我国。而深受其影响的日本一休和尚,更是将这种“真俗不二,权巧方便”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以致于颇具“行为艺术”色彩。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日本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许能解读出一个不一样的一休。

文章图片14

虚堂智愚墨宝(局部)

一休临终之时,留下一首遗偈:“须弥之南畔,有谁知吾禅。纵令虚堂来,不值半文钱。”大意就是说,在须弥山这样大的世界中,都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的“禅”,即便虚堂再来都不行。

好,关于一休庵主就不再继续讲了,咱们来看第三首“梅花诗”,它其实是一个奇妙的比喻。

拈花一笑,无法可说

常忆西湖处士家,
疏枝冷蕊自横斜;
清明一片当时事,
只欠清香不欠花。

这首《墨梅》诗的作者是虚舟普度,他比虚堂智愚小31岁,1196年才出生于江苏扬州,俗家姓史。这位禅师就比较独特了,他的水平其实非常高,《虚舟普度禅师语录》入了续藏,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参考的文本。

但在《宋高僧传》和《续指月录》中,对其介绍只有寥寥数语,其生平经历非常简略。或许这与宋末元初(1271年为元朝肇始,虚舟普度1277年圆寂)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这位禅师是经历了家国破碎的苦痛的。

当然,很多人会说“出家无家”,高僧也会关心时局吗?人都是肉长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只要是中国人,“家国情怀”就一定刻入骨髓。庵主找到的资料有限,我们大致地来看一看他的生平。

文章图片15

《宋高僧传》残本

“维扬江都人,姓史氏。稍长,处俗意。母识其志,俾依郡之天宁出家。奋志参,初见铁牛印於灵隐。”

他在天宁寺出家,在灵隐寺参“铁牛印禅师。在此之前,有文本说他侍奉师父五年,而后才到灵隐去的。

已而江东西,湖南,悉徧历焉。”

此后,虚舟普度游历江西、湖南等地,多年以后才在无碍通禅师处得法。在此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没有文本有准确的记载,只知道他日后又回到了灵隐说法。不过这位禅师走的方式颇有个性,他在八十二岁那年示寂,留下遗言。

八十二,年驾无底船,踏翻归去。

然后把笔一丢,就离去了,弟子将其荼毗后建塔纪念。由此可见,这是一位非常洒脱的禅师,而他留下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就是这首《墨梅》。

文章图片16

《墨梅图》(元·王冕),图片仅供参考

“常忆西湖处士家”,指的是著名的隐士林逋(967-1028),两者相差了100多年,从来都没有什么交集。林逋这个人性情孤傲,隐居在西湖孤山,“梅妻鹤子”就是由他而产生的成语。虚舟普度在看到一幅墨梅的画后,想起了这位著名的隐士,他就像梅花一样“疏枝冷蕊自横斜”,这句话就不翻译了。

“清明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这句是《墨梅》这首诗的核心所在,庵主以为能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 第一,最表面的这幅“墨梅图”画得的确是精妙,令人一下子就想起林逋当年的典故。然而,画毕竟是假的,即便描摹得再惟妙惟肖,也没有一缕芬芳。
  • 第二,写在家人与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像林逋这样的隐士稀世难得,他可谓是留下了一派清朗的雅闻。然而,他也不过是在色相之中执著罢了,梅妻鹤子终究不能见性,兜兜转转依旧在三界之中流转。

这首诗如果能解到第一层意思,那只能说基本及格。如果能解到第二层意思,那就说明对佛学有不错的认知。然而,庵主以为这首诗的意趣不再这两层,因为它属于“示道诗”,与文人墨客的消遣或应酬是截然不同的——第三层意思,其实是比喻“悟道”。

文章图片17

梅妻鹤子

前面两句是描绘这幅“墨梅图”的高妙之处,令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林逋当年的心境。可是,这样外在的、有形的“一片精明事”也不过是语言可以表述的那部分罢了,就好像是画画一样,梅花的形状能被描摹出来,但那一缕幽香却无从显现。

到底,什么才是这至高无上的“清香”呢?只有亲自体验过的人才能知道,因为它已经超越了文字。“实无一法可说,无一法可得”,它讲不出来,不代表没有,但有没有其实并不重要。这就好比“拈花一笑”的典故,旁人以为是哑谜,只有当事人才明白其中的真谛。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很多人一看到这段文字,会以为这是矛盾的,但其实不然。众生“假名”为有,因为“五蕴和合”,而五蕴之身又含“如来藏”所生之法,因而生灭不断是有为法。因此,这句话前半句是对众生说的,后半句是对证者而言。所谓“拈花一笑,无法可说”,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宁持有似须弥山,不著空如芥子许”,为何很多大德一再如此强调“有”?因为凡夫俗子是愚痴的,一味地说“空”只会令其感到恐怖、抗拒,而不见性者很容易堕入“顽空”。就好像一副“墨梅图”一样,梅花的形状是能被描摹、能被看见的,而那缕至关重要的淡淡的幽香,却不可说、不可闻。

文章图片18

拈花一笑谁能解

“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法华经》)

那么,是不是未见性者就不能闻法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才有了“八万四千法门”这样的譬喻,这就是针对根性而来的。利根之人见拈花就能破颜,而钝根之人则不得不借助事相。所以,那么多经典长篇大论,又总是讲“无法可说”,就是这个道理。

好像这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字,其实也只是隔靴搔痒。然而,各位不能说它全然无用,因为我们都是闻不见花香的人。好了,这就是本章所介绍的三首“梅花诗”,它们没有提及一个“佛”字,却道尽了大乘精神所在。

水平实在有限,一篇拙劣小文,抛砖引玉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