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酒药”不靠谱,还得靠戒酒!(上篇)

 吴药师 2022-04-25

“解酒药”不靠谱,还得靠戒酒!(上篇)

合肥京东方医院 药学科 杜子伟

“酒逢知己千杯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茶七,饭八,酒十分”历来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和生活哲学。饮酒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风俗文化。

“无酒不成席”。日常朋友小聚、家有喜事、单位聚餐、客户应酬、心情郁闷,过年过节家人团聚,难免会喝酒。饮酒“少则怡情,多则伤身”。 

一、醉酒危害

醉酒又称酒精中毒,是指一次饮大量酒精后发生的机体机能异常状态,对神经系统和肝脏伤害最严重。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轻则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行为反常、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等,重度中毒可使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长期过量饮酒更是酒精性肝病、高血压、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老年痴呆等发生的危险因素。

二、酒精代谢原理

  所谓“解酒”,实际上是人体自身对酒精的一种代谢过程。酒精被人体吸收后迅速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脑组织中酒精浓度是血液酒精浓度的10倍)。绝大多数酒精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只有极少量酒精直接经肾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中从呼吸道呼出或经皮肤随汗蒸发。在肝脏内酒精被乙醇脱氢酶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所氧化代谢成乙醛乙醛脱氢酶再把乙醛氧化成乙酸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脸”。在一般人体中,乙醇脱氢酶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偏小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

以上,我们了解下醉酒的危害和酒精代谢原理。有些朋友会问了,药店里不是有卖“解酒药”吗?吃点“解酒药”不就行了吗?关于这个问题,我将在下期继续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