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哮喘这些认识误区,您避开么?

 吴药师 2022-04-2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很多家庭孩子成长的烦恼,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治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控制、脱敏治疗、药物治疗、哮喘管理。规范治疗可以帮助哮喘患儿较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发作。但在治疗过程中,不少家长对儿童哮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 哮喘不发作就不用药

首先家长要对哮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哮喘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治疗需要一个长期控制的过程。
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儿童哮喘在规范治疗后,多数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很多家长对哮喘患儿的治疗不能坚持完整疗程或自行停药,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哮喘反复发作,也会增加急性发作的可能性,严重者可影响肺功能发育。
治疗一段时间,即使病情稳定,也要定期(1~3 个月)带上孩子去医院随访复查。医生根据症状表现、测定肺功能等做出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估之后,给孩子调整用药剂量甚至停药,而不是家长随意给孩子停药。

误区二 激素恐惧症

对于<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有的家长担心长期使用激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哮喘儿童使用的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属于局部用药,药物剂量很小,每天吸入量200~400微克,相当于传统全身用量的1/100甚至更少,另外,吸入药物可直达气道的靶细胞,起效快速,全身吸收甚少,即使吸收一部分也可在2小时内在肝脏中代谢掉,因而引起全身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很小。大家所熟知的“长胖、骨质疏松、免疫力降低”等激素副作用,大多是因为长期大量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等全身用药途径引起的。
哮喘控制不好对儿童身高也有不良影响。研究表明,长期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不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并且给哮喘孩子带来的好处远大于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

误区三 哮喘的孩子不能运动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得了哮喘就不能运动了,让孩子少动甚至不动。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症状缓解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没错。在哮喘缓解期,应鼓励患儿进行自己能够耐受的适量体育锻炼,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药物治疗的效果,延长缓解期,还可以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孩子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应该注意:
①随身携带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
②避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运动;
③运动前充分热身;
④及时补充水分;
⑤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⑥哮喘发作时要停止体育锻炼。  

哮喘的治疗需要长期化、规范化,更需要家长、孩子和医生的相互配合。不要让这些误区坑娃,建立对哮喘的正确认识,避免和过敏原接触、补充营养,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早规范防治,让孩子自在呼吸,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 中华儿科杂志, 2016, 54(3):167-181.

2.曹玲.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J].中国生殖健康,2018(02):51.

END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作者:张军娣
审核:惠磊
编辑:刘彦会 
主编:吴新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