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通常说的磺胺过敏类似于青霉素过敏的概念,主要是指对磺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 磺胺类药物有一个结构属磺酰芳胺类,任何含有磺酰芳胺基团的化合物都可以称之为磺胺药物。 ![]() 磺胺类药物过敏反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接触药物后的1天到3天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过敏反应,比如红斑、荨麻疹、疱疹、紫癜甚至剥脱性皮炎,也有可能出现光敏性皮炎、湿疹等,而假如是第二次接触导致过敏的药物就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反应比如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第二种症状是患者使用药物后的7-14天,出现发热、皮疹、肝坏死,同时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肝脏肿大、肝功能不良、黄疸等。 ![]() 磺胺类药物并不是单纯的指磺胺类抗菌药,还有很多其他的常见药物,大家使用时一定要注意。 ![]() 磺胺类抗菌药: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柳氮磺吡啶等,口服和注射剂均包括在内,更需要注意的可能是类似于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磺胺嘧啶银软膏等外用磺胺类抗菌药也有此禁忌证。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告知医生,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 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都含有磺酰胺基,吲达帕胺和托拉塞米说明书明确规定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而其余的说明书也明确警告“与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过敏的可能”,也就是说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其过敏反应。 ![]() 磺酰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这些也都属于磺胺类药物,而又磺胺类药物过敏史的糖尿病患者最好选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罗格列酮、胰岛素等非磺酰脲类的降糖药。 ![]() 当然还有其他的磺胺类药物,比如抗痛风药丙磺舒,解热镇痛抗炎药尼美舒利,局部用药布林佐胺滴眼液可被全身吸收,也要注意此过敏反应,同时还有一些复方制剂也需要特别警惕,如珍菊降压片(含氢氯噻嗪),消渴丸(含格列本脲),复方盐酸阿米洛利(含氢氯噻嗪)等。还有我们经常说的甜味增强剂——糖精,糖精是磺胺类人工合成甜味剂,因为药物说明书中通常不会特意标出,因此更加需要注意。 ![]() 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都有争论,根据一些研究报道,虽然磺胺过敏史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比率较高,但是也可能不是含有磺胺结构的原因,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其中青霉素过敏等高敏体质者也是磺胺药物交叉过敏的高危人群。 所以在服用此类药物时,自身过敏时,应及时就医,详细告知医生用药史及过敏史,以便医生及时作出判断,而已知自身对某些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避免交叉反应发生。 ![]() 参考文献: [1]郝建阳, 陈瑞玲.与磺胺类抗菌药过敏有关的交叉过敏[J]. 药品评价, 2012, 09(5):41-43. ![]() ![]()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审核:惠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