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又疼了。如果你出现: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龈局部痒、胀、不适及口臭等,那么你可能牙龈发炎了。 牙龈炎一般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牙龈局部肿胀不适、口臭等。临床检查一般可见龈缘牙面处有菌斑、软垢或牙石存在。牙龈慢性炎症可以长期单独存在,其中一部分牙龈炎可能发展为牙周炎,进而引起牙齿缺失;牙周炎还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具有相关关系。 大量研究证实,牙菌斑(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是牙周疾病的始动因子,牙龈炎一般由于日常口腔清洁不到位,造成牙颈部菌斑以及牙石的堆积而引起,一些局部或全身危险因素也与牙龈炎的发生有关。 局部因素: 口腔科治疗 解剖缺陷 食物嵌塞 不良口腔习惯 刷牙方法不正确等。 全身因素: 内分泌异常,如性激素水平的生理性波动(这可能发生在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周期和怀孕)、糖尿病等 遗传因素 白细胞异常 其他全身危险因素,一些长期重度消耗性疾病以及年龄增长等。 社会及心理因素: 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经常吸烟者更容易发生牙龈炎。 精神压力,增加了激素和免疫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宿主防御能力降低。 部分长期用药者: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钙通道拮抗剂的患者易发生药物性牙龈增生。 1、日常口腔清洁 有效刷牙:每日至少刷牙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注意顺序,使上下牙列内外各面均刷到。 刷牙工具:宜选用软毛、小头牙刷,能简单有效地清除菌斑,并保护牙龈;也可选用电动牙刷、声波震动牙刷等,能提高刷牙的清洁效率。 口腔清洁:可以选择具有抑制牙菌斑和抗菌作用的功效型牙膏刷牙,还可使用含抗菌剂的漱口液控制菌斑。 2、定期洁治 牙石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一旦形成单纯刷牙无法去除,必须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清洁维护无论有无牙龈炎,均建议每年进行1到2次口腔健康检查,并全口洁牙。 3、健康教育 口腔专业人员应向大众讲解普及相关知识,建议给予示范指导。内容包括:健康牙龈组织的表现、菌斑是牙周疾病的病因、正确刷牙等。 4、控制局部影响因素 去除引起牙龈炎的不良因素,包括:改善食物嵌塞、调牙合建立适当的咬合关系、纠正不良习惯等。 1、局部治疗 除去病因,用洁治术清除牙石,控制菌斑,并改正一切造成菌斑滞留和刺激牙龈的因素,牙龈的炎症即可在数天至1周内消失,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新生,牙龈的色、形、质恢复正常。 2、局部用药 牙龈内炎症较重时可配合局部用药:1%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12%~0.2%氯己定(洗必泰)以及碘制剂。 3、全身用药 对于无全身合并疾病的龈缘炎患者,不应全身使用抗菌素。 综上所述,牙龈健康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最好的牙龈健康维护方法为每天坚持有效刷牙,并结合口腔医师的专业防治,彻底清除牙菌斑。关爱口腔,从牙龈开始。 
参考文献: [1]2015《中国牙龈健康专家共识》。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作者:宋千会 审核:高珊珊 编辑:刘彦会 主编:吴新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