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期大家了解到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源于菌群失调,导致病原菌大量繁殖,引起腹泻。而老年患者肠道菌群老化、肠粘膜萎缩,更易产生菌群失调现象。微生态制剂可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限制病原菌的生长,促进有益优势菌群的生长,从而调节肠道微环境,改善并维持患者肠道功能。 治 疗: 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益生菌作为辅助治疗可预防或减轻腹泻(证据级别:高)。有研究发现,益生菌能够降低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率。还有临床试验表明,尽管益生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无影响,但可以缩短腹泻时间,减轻腹泻程度。 治疗方法如下表: 注意事项: 益生菌制剂大部分为活的微生物,与抗生素联用可影响其疗效。因此,应尽量避免益生菌制剂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两者服用应间隔2-4h 以上,如两者必须同时使用,可尽量使用肠道外给药或选用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益生菌,如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等。另在使用益生菌制剂治疗 AAD 时,应注意避免和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共同用,以免降低治疗效果。 预 防: 口服微生态制剂对AAD有治疗也有预防作用,微生态制剂粘附于肠道上皮细胞后,定值形成稳定菌群,对宿主发挥生物屏障、营养、免疫、控制内毒素血症等作用,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这三种微生态制剂的区别在既往科普中都有详细介绍,感兴趣可以重温一下),及益生菌联合水溶性膳食纤维等。研究表明无论在抗生素治疗初期还是中期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均能显著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率,并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腹泻次数和复发。但也有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在 AAD 的治疗效果方面仍存在争议,需要更多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进一步帮助明确其在 AAD 治疗中的价值。 其他预防措施 当怀疑为感染性AAD的病人特别是怀疑为艰难梭菌感染的病人应行接触隔离,以避免粪口途径的传播,包括应用单问病房、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参考文献: 1.梅璐, 郑鹏远. 微生态调节剂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6, 36(9):750-753. 2.李中信, 赵召龙, 成士超. 2018版ESPCG《益生菌在下消化道症状管理中的应用国际共识》更新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2):2899-2903. 3.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 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6, 28(10):621-631. ![]()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审核:张军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