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哮喘长期服用茶碱,需要注意什么呢?

 吴药师 2022-04-25

蓝字




    茶碱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抑制钙离子内流、拮抗腺苷受体、刺激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而产生支气管舒张作用。但由于其安全剂量范围小,个体间药物清除率差异大, 血清浓度与临床改善相关性差,达到最佳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往往受到限制

哮喘


    当血清茶碱浓度较低(5-10μg/ml) 时,可以起到有效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当浓度达到≥15μg/ml时不良反应开始增加, 可以影响到各个系统或器官。 
不良反应有:
胃肠道刺激症状最常见( 恶心、呕吐、胃肠不适、腹痛、腹胀) ,当负荷剂量超过7 mg/kg时,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更高;
心血管损害( 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精神紊乱( 失眠、烦躁、精神障碍);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头晕、麻木、头痛、震颤); 

呼吸系统损害( 胸闷、呼吸困难、气短、气喘、呼吸急促);
全身性损害( 寒战、发热、乏力、苍白、不适)。

    对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如果规范使用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仍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可酌情考虑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 


氨茶碱不良反应主要与血药浓度相关,处理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疗法:
    口服过量者可通过服用活性炭及导泻来减少吸收;静脉输入者可予利尿剂;出现呕吐者,可使用非镇静止吐药;出现心律失常必要时可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低钾血症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单纯惊厥可静脉使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气喘严重可保持半卧位、吸氧及平喘治疗;支持疗法无效或急性茶碱过量时,可进行血液透析等以加速氨茶碱的消除。

   在使用茶碱类药物时, 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及速度( 至少在20-30min 内缓慢静脉滴注) , 前30min 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注意监测心电图、电解质和血糖等, 有条件者可在给药后 2-4h 峰值血药浓度达稳态后监测血药浓度;已经口服氨茶碱者, 可不给予负荷量而直接用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滴注。

参考资料

1.《儿童常用哮喘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及预防专家共识》。

科室:药学科
作者:韦孝晨

审核:张军娣
编辑:刘彦会 
主编:吴新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