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世界文化遗产】不来梅老市政厅和罗兰雕像

 发现德国 2022-04-25

不来梅老市政厅位于不来梅老城中心的集市广场(Marktplatz)上,市政厅前方是罗兰雕像,右侧是不来梅主教座堂和不来梅议会大楼(Bremen Parliament),左侧是圣母堂,市政厅的左翼摆放着格哈德·马尔克斯(GerhardMarcks)的雕像作品不来梅的城市音乐家,青铜雕塑的创意来自同名的童话。

老市政厅、罗兰雕像、大教堂和不来梅议会大楼

不来梅的城市音乐家

哥特式的不来梅老市政厅始建于1405年至1408年,用于城市议会。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1595年至1612年,不来梅的建筑师吕德·冯·本特海姆对老市政厅进行了重新装修,建造了朝向集市广场的正立面,加入了荷兰文艺复兴的建筑元素。

1608年的老市政厅

1641年的老市政厅

老市政厅的正立面是威悉河文艺复兴风格最杰出的代表,具有象征意义的砂石雕塑是中世纪时留下来的印记,这些都使得不来梅市政厅的建筑本身极具艺术价值。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来梅市政厅还反映了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发展。

1848年的老市政厅

现在的老市政厅

走进老市政厅,在“上市政厅礼堂”(Obere Rathaushalle) 中驻足观赏。华丽的礼堂里布置着来自于16-18世纪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船舶模型,昭显出航海对于这座城市的重要意义。在礼堂的隔壁有一间采用青春艺术风格装饰的金色房间,这也是市政厅的另一处亮点。而市政厅的地下则隐藏着截然不同的珍宝:德国最古老的酒窖 - 市政厅酒窖 (Ratskeller)。威廉·豪夫 (Wilhelm Hauff) 和海因里希·海涅 (Heinrich Heine) 等诗人都曾从这里获得灵感,直到今天游客们仍然可以在这个德国最大规模的德国葡萄酒收藏中一品佳酿。

20世纪初的1909年至1913年,慕尼黑建筑师加布里尔·冯·赛德尔在老市政厅(Altes Rathaus)旁建造了一座新文艺复兴风格的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

公元787年,查理曼(查理大帝)将不莱梅升格为主教管辖区。1186年,腓特烈一世巴巴洛萨皇帝颁布法律,使不莱梅脱离教会的治理成为帝国城市。而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不莱梅于1206年加入汉萨同盟。

不来梅集市广场中心的汉萨十字

罗兰(Hruodland)是查理曼(查理大帝)12名圣骑士之首,据称也是查理曼的外甥,更是法国史诗「罗兰之歌」的主角。他的骁勇、忠诚和战死沙场的遭遇使他成为宗教与民族英雄的化身。

法国梅斯(Metz)火车站的罗兰雕像

不莱梅集市广场(Marktplatz)上的罗兰雕像建于1404年(人像高5.47米,整体高10.21米),最早是个木像,毁于火灾后重建为石像。

和不来梅的城市音乐家塑像一样,罗兰雕像也深受各国游客的喜爱。这一点从它被摸得发黑的双膝可以看出。据说在触碰了罗兰雕像的膝盖后,就一定会再来到不来梅。

不来梅老市政厅和罗兰雕像是欧洲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发展市民自治权和主权的杰出表现,代表着不莱梅人对城市、自由和主权的自豪。2004年7月,不来梅老市政厅和罗兰雕像共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不来梅市政厅和罗兰雕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