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防控的不可能三角

 吕杨鹏 2022-04-25

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叫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意思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资本的自由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不能三个同时存在,只能三选二。

图片

比如联系汇率制度的香港,放弃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但港币钉死美元,汇率稳定性得到保证,同时香港开放程度很高,被称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再比如中国放弃了资本的自由流动,选择了资本管制,但拥有了自主的货币政策,和相对稳定的货币。

相似的,新冠疫情中也有类似不可能三角模型。这个模型由防疫政策的自主可控性,人员的自由流动性,和疫情的稳定性组成。

图片

其中防疫政策的自主可控性类似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表现为政府能够根据经济情况去主动调整防疫政策的收紧或放松的能力。

人员的自由流动性类似于资本的自由流动性。表现为国际间,或国家内部人员流动的自由程度。

疫情的稳定类似汇率稳定性。表现为疫情新增确诊,新增死亡等关键数字是否稳定。

防疫政策自主可控,人员自由流动,疫情稳定三者都是极好的,都是政府想要达成的,但跟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一样,这三者互相存在制约,不可能同时达成。

根据这个模型,我们能做出一些简单的推理,然后解释一些目前的现象。

1. 国内追求疫情稳定,但人员自由流动和防疫自主可控只能二选一。

国内目前依然是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变,追求疫情稳定。意味着如果要提升人员流动性,防疫自主可控性就会下降,表现为一旦我们让境外输入病例增多到一定阈值,就可能会突破防线,造成被动提升防疫措施。比如上海和深圳本次疫情,源头其实都是今年快速攀升的境外输入。

图片

而如果要保证防疫自主可控,不要有突然的封锁措施,经济维持正常秩序,那入境人员的数量就需要得到一定控制,这样就等于控制了人员自由流动。

同理,交通部要求地方政府高速公路不设关卡,提升人员流动性,同时要求地方政府保证动态清零,如果地方政府盲从,那么防疫自主可控性就会下降,出现社区传播,突然需要全员核酸甚至升级防控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如果政府选择保证防疫自主可控性,那维持动态清零的唯一办法就是牺牲人员流动性。因此他们会表面上把高速公路关卡拿掉,但实际上在其他地方加回来。层层加码某种程度上无法避免,因为大家都想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图片

2. 国外的所谓躺平实际上是放弃了疫情稳定。

国外目前的状态是人员基本自由流动,同时防疫自主可控,再出现突然封城的概率很小,基本等同于正常经济生活。代价是疫情可能不稳定,表现为病毒有可能有新的变异,可能有新的大规模社区传播。但在高mrna疫苗接种基数(发达国家),群体免疫基数(发展中国家)和病毒本身倾向于强化传染性弱化毒性的基础上,国外对疫情不稳定的忍受阈值提高,民众恐惧程度低,官方更强调死亡人数而不是确诊人数。

图片

图片

3. 国内会逐步微调疫情不稳定的忍受阈值或标准。

人员不可能永远不流动,防疫的主动权也必须拿在自己手里。因此最终的最终还是只能牺牲疫情稳定性而转向经济。当然是在政治和科学的综合考量下逐步微调。从清零,到动态清零,再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调整,便是这个过程。接下来的调整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 对omicron重症和死亡率结合国内外经验做出客观评估。

  • 加快国外mrna疫苗引进和国内相关疫苗研发并强制接种。

  • 根据试验区经验调整隔离时间和方式。

  • 更加重视抗原检测。

目前选择确实由国情决定。但要清楚,任何选择的优劣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偏转,没有永远的赢家,更适应新规则的玩家会取得阶段性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