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带的英文,zodiac,起源于拉丁文的zōdiacus,而这个字又是从希腊文的ζῳδιακὸς κύκλος(zōdiakos kuklos)演变而来的,原意为”动物圈(兽带)”,指的是在黄道上的星座组成的环带,不仅是太阳每年在天球上所行经的路径,月球和行星的路径也大略都在黄道的附近,因此也全部都在黄道带的星座内。 ![]() 地球在轨道上绕着太阳运转,导致太阳看起来在天球的黄道(红色)上移动,它是与赤道(蓝色)倾斜的。 在占星术,黄道带被人为划分为十二个随中气点移动(与实际星座位置不一致)的均等区域,各自都有符号。 因此,黄道带是一个天球坐标系统,或是更具体的说是一个黄道坐标系统,以黄道做为纬度的基准平面(原点),并且以太阳在春分时的位置作为经度的原点。 ![]() 天球坐标系统 黄道与赤道不在同一平面上,而是大致斜交成23.5°的夹角,通常被称为黄赤交角。黄道坐标系以黄道为基本圈,天体的位置可用黄经和黄纬两坐标分量来表示。 ![]() 黄道和赤道的关系:赤道是垂直地球自转轴的平面,与轨道平面(黄道)的夹角是轨道倾角,也就是黄赤交角。 太阳系的大多数天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内围绕太阳转动,这可能是因为太阳系来自于一个原行星盘。这个原行星盘也被叫做太阳系的不动面。地球轨道与不动面的夹角比1度大一点,太阳系主要天体的轨道平面与不动面的夹角都在6度以内。因此,从地面上看,太阳系的大多数天体都非常靠近黄道。因此,一般选择黄道作为太阳系的参考平面。 ![]() 黄道平面的俯视图与侧视图,包含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大多数绕太阳运行的行星都非常靠近地球所在平面,即黄道。 古人观察星空,发现天体分作两类:一类固定在天球上,组成各个星座,形成一幅永恒的天空背景,称之为恒星;另一类天体在黄道附近运行,不断穿过黄道上的十二个星座,称之为行星。这些行星包括七颗(七曜),分别是阴阳——太阳和太阴(月球),以及五行——金、木、水、火、土五个肉眼可见的经典行星。太阳在黄道上一年运行一圈,太阴在黄道上一个月运行一圈。 七曜,也称七纬,是古代中国人将荧惑星(火星)、辰星(水星)、岁星(木星)、太白星(金星)、镇星(土星)称为五星,五星又称五曜,加上太阳星(日)、太阴星(月),合称七曜。 各个文明对星座的划分方法与行星轨迹密切相关:西方文明中,太阳的轨迹把黄道分作十二段,每月一段,每段一个星座组成黄道十二宫。 ![]() 黄道十二宫 三垣四方二十八宿 中国文明中,太阳的轨迹把黄道分作四段,每个季度一段,即天空的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而太阴的轨迹把黄道分作28段,每天一段,即天空的二十八宿;然后结合太阳和太阴的划分,四象=28宿,每一象被分作七宿,这七宿分别对应阴阳金木水火土七大行星,组成一个星期七天,因此每个月被四象分成四个星期。古人在每一宿中选取一颗星作为定标星,古人称它做“距星”。某一宿的距星与下邻宿距星的赤经差,称做某一宿的赤道距度(简称距度)。 ![]()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星分别在四方,每方都有七颗星,通常依据方位,又称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又称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称作“天之四灵,以正四方”。据《春秋》载,“二十八宿分在四方,方有七宿,共成一象。虫兽在地,有象在天。东苍龙,西白虎,皆南首北尾。南朱雀,北玄武,皆西首东尾。从角起而左旋。” ![]() 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东方苍龙共有48个星官: 角宿:角、平道、天田、周鼎、进贤、天门、平、库楼、五柱、衡、南门 西方白虎共有56个星官: 奎宿:奎、外屏、土司空、军南门、阁道、附路、王良、策、天溷 南方朱雀共有46个星官: 井宿:井、钺、水府、五诸侯、天樽、北河、南河、积水、积薪、水位、四渎、阙丘、丈人、子、孙、老人、军市、野鸡、天狼、弧矢 北方玄武共有76个星官: 斗宿:南斗、建、天弁、鳖、天鸡、狗国、天渊、狗、农丈人、天籥 ![]() 二十八天区 二十八宿环绕在天体大气象里面,周而复始的运行不停,分别主掌东、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昼夜、寒暑的交替和阴阳气数的变化。据《北斗治法武威经》载,“凡二十八宿各有司,尽关璇玑之分。若风雨雷雹,并人间万汇,并随武威占克,无不具载,明者察之。”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 中国占星方位图 太极生两仪而垂象,默运化钧;高穹布列宿以昭明,分辉大地。周天三百六十五四分之余度,微数万一千五百二十之隐名。见迟流,伏逆於星躔,循经纬,周旋於分野。星主北极紫微大帝,玉陛森严,瑶天高邈,权舆造化,掌握枢机。 在黄河流域见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叫紫微垣。古人认为紫微垣是天帝之座。在紫微垣外,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杜甫《秋日送石首薛明府》:“紫微临大角,皇极正乘舆。”大角,北天之亮星,古人以为是天王座。 三垣的创立比二十八宿晚一些,在隋唐之际趋于成熟,合并二十八宿后成为新的二十八宿三垣体系。 ![]() 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在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十五颗星,分为左垣与右垣两列。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曰为“垣”。紫禁垣居中央,太微垣、天市垣陪设两旁。宋史天文志: “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左垣八星包括左枢,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卫,少卫,少丞(即天龙座ι、θ、η、ζ、ν、AF,仙王座π,仙后座23的星)。右垣七星包括右枢,少尉,上辅,少辅,上卫,少卫,上丞(即天龙座α、κ、λ,大熊座d,鹿豹座43、α、H1等星)。紫微垣所占天区相当于拱极星区,大致包括现今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 ![]() 紫微垣也就是所谓的“中宫”,和四象(龙虎龟雀)并称,对应黄龙,为黄帝,头向“星”、“张”二宿,尾向“柳”、“井”二宿,属土,象征统治天下的帝王。 按照《步天歌》,紫微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称“紫微宫”,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政府机构,天市垣象征街市。在“三垣”外分布着“四象”,也就是二十八宿的合称。紫微垣是天的中心区域,再加上守护的三座城垣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二十八星宿构成了古人的宇宙图式。 《步天歌》:
![]() 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紫微垣”:宫室之位 紫微垣包含紫微、北极、勾陈、天皇大帝、五帝内座、尚书、权衡等三十九个星座,是君王休息的地方。《后汉书》卷四十八谓:“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紫微宫有十五颗星,环成两个半圆,包围北极星,其中东方八星,西方七星。紫微宫诸星明亮稳定则表示吉祥,特别明亮表示臣子尽职,晦暗则表示臣子失职,诸星不明亮就是要有战争发生了。 北极由太子、帝、庶子、后宫、北极(天枢)五星组成。这五星构成以帝为中心的王室。五星中最明亮的就是帝星。北极附近是四辅,帝星的南面有天乙、太乙。北极东西是左右垣。左垣由左枢、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卫、少丞八星组成。右垣由右枢、少尉、上辅、少辅、上卫、少卫、上丞七星组成,构成两道屏藩,拱卫王室。在两藩之内,有阴德、尚书、女史、柱史、御女、大理、勾陈、六甲、天皇大帝、五帝内座、华盖。两藩之外,北有传舍和八谷,南有内阶、文昌、北斗、天理、太阳守、太尊、天牢、势、天枪、玄戈等。构成以王室为中心的朝廷机构,与世间治乱福祸相关最密切。 ![]() 紫微垣 小北斗七星分别是:北极二(β),北极一(γ),勾陈增九(η),勾陈四(ζ),勾陈三(ε),勾陈二(δ),勾陈一(α)。注意古人所崇拜的帝星并不是今天的北极星勾陈一,而是两周时期的北极星北极二。帝星,又名紫微星,是北极五星中的“北极二”星。“北极二”,一星二用:其一代表人间帝王,其二用作北极星的宝座。因此,“北极二”也代表了两颗星,即帝星和北极星。 ![]() 紫微星 因为北极正上方那颗星(北极星)不是恒久不变的,随着天体运动,它也会发生移位,取而代之的是另一颗更靠近北极正上方的星星。而现在,北极星已经变成勾陈一、α星了。也就是说:古人所谓的紫微星已经不在“中宫”了。 今天的北极星,现阶段是小熊星座的α星(勾陈一),又称“北辰”、“天枢”,居于紫微垣内。”北辰位于上天的最中间,北斗七星围绕着它四季旋转,位置最高,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 ![]() 紫微斗数 紫微垣三十九星官列表:
“太微垣”:朝廷之位 太微宫也有十五星,在翼宿、轸宿的北方,紫微垣的旁边。是君王听政的地方。太微垣主刺奸去恶之事,十星同时明亮表示将军之间协同,不明则是臣子失职,摇动是诸侯谋反,偏移是刑罚过重。 ![]() 太微垣 太微垣有星官二十个:
“天市垣”:明堂之位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相对更接近夏秋的银河区域,约占天空的57度范围,大致相当于武仙、巨蛇、蛇夫等国际通用星座的一部分,包含19个星官(座),正星87颗,增星173颗。《晋书·天文志》中云:”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天市垣是天廷聚众交易的地方,它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中心是帝座星,左右两侧由二十二颗星构成两垣或两藩。 天市垣主权衡、聚众,又称天旗庭,主斩戮。天市就是天之都市的意思,是聚汇的地方, 也就代表了商业。星名多用货物、量具、市场等命名,地名也用得特别多。 ![]() 天市垣 天市垣有星官十九个:
四方二十八宿
![]() 四方二十八宿 ![]() 二十八宿灯图 东方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 “角”:左刑、右兵 两星十二度,另包括周鼎、天田、平道、平星、进贤、天门、库楼、南门等星座。 角,就是龙角。在现代的星座组织系统中,角宿属于室女座,其中较亮的角宿一和角宿二分别是一等和三等星,现代称它们为室女α及室女Σ。黄道就在这两颗星之间穿过,因此日月和行星常会在这两颗星附近经过,古籍上称角二星为天关或天门,也是这个原因。 角宿主造化万物,传播君主的威信,称作“天关”。星明亮为太平;芒动则国家不安宁;日食天下乱;金星、火星犯角宿是有敌入侵;金星守是大将把持朝政。角宿的左角靠近天田座,是理的象征,主刑法,它的南边是太阳道,五星犯,有水灾发生;角宿的右角为将军,主兵,它的北边是太阴道,五星犯,有旱灾发生。 “亢”:朝廷、疾病 四星九度,另包括左右摄提、大角、折威、颉亢、阳门。 亢,就是龙的咽喉。《尔雅 释鸟》上云:“亢,鸟咙”,注称:“亢即咽,俗作吭。”亢宿也属于室女座,但较角宿小,其中的星也较暗弱,多为四等以下。南京地区四月下旬,室女座在晚上9时前后位于东南方的半空中。 亢宿主天下的礼法,摄提是管理天下的上传下达、文案、法律等等,又主疾病疫害。诸星明亮为祥兆,星晦暗就天下大乱、四处旱涝,大角座在左右摄提中间,称做天子梁栋,金星守大角是战争的预兆。亢南边的折威座主斩杀。东南方的颉亢主考察诚实,监察机构。再南方的阳门是边塞、关隘、险阻的象征,预示边境情况。 “氐”:宫室、妃嫔 四星十六度,另包括招摇、梗河、帝席、天乳、亢池、天辐、车肆、骑官二十七星、车骑、骑阵将军。 氐,《说文》:“氐,至也;地也。”。《尔雅 释天》:“天根,氐也。”注称:“角,亢下系于氐,若木之有根。”因此氐可理解为龙的前足。氐宿属于天秤座,其中的氐宿一(天秤Σ),氐宿三(天秤β)和氐宿四(天秤α)都是二至三等的较亮星,这三颗星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顶点的氐宿四就落在黄道上。 氐宿为天子之路,又是后妃之府。 “房”:布政之官 四星六度,另包括东西咸、罚、键闭、钩铃、日、从官。 房是胸房。《史记 天官书》:“房为府,天驷也。”府通腑。《尔雅 释天》:“天驷,房也。”注称:“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房宿属于天蝎座,房四星就是蝎子的头,它们都是二,三等的较亮星(天蝎座π,ρ,α,β,)。 房宿为明堂,是天子发布政策的地方。 “心”:天王之位 三星六度,另包括积卒座。 心是龙心。心星,即著名的心宿二(天蝎座α),古代称之为火,大火,或商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呈红色,是一等星。心宿也属于天蝎座,心宿三星(即天蝎座σ,α,τ)组成了蝎子的躯干。 心宿又叫天火,天王之位,中间一星为天子之位,旁两星分别是太子和庶子。积卒在西南,十二星,是军士的象征,过于明亮是兵祸的先兆。 “尾”:君臣、后宫 八星十九度,另包括天江、神宫、天鱼、大龟等,靠近天河。 尾即龙尾,《左传》:“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注称:“龙尾者,尾星也。日月之会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见。”尾宿也属于天蝎座,正是蝎子的尾巴,由八九颗较亮的星组成,其中位于蝎子尾巴尖端的天蝎lambda亮于二等。 尾宿是后妃之府、后宫之场。第一星为后,然后是夫人、嫔妾等。在第三星旁有一傍星为神宫,是解衣内室。尾宿诸星明亮均恒则是后宫有序,子孙繁衍;暗淡则是关 系疏远;摇动等则是君臣不合;就聚是大水;水星月晕则后妃死;火犯是宫中内乱;唯有土星犯尾宿是吉祥的预兆(天子临后宫)。 “箕”:口舌、五谷 四星十一度,又称天津,另包括糠、杵、臼,靠近天河。 箕,顾名思义,其形像簸箕。《诗 小雅》:“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指的便是它。箕宿属于人马座,箕宿四星(人马座γ星,人马座δ星,人马座ε星,人马座η星)组成一个四边形,形状有如簸箕。在南京地区,以上的氐房心尾箕五宿,凌晨时相继出现在南方的半空中。 箕宿主八风,五星在箕的东边是有风的预兆。又主口舌、客人、蛮夷诸国。所以蛮夷国家有动静则会表现在箕宿。诸星明亮则五谷丰登,君王不受谗言;昏暗是君王不在、粮价昂贵、蛮夷不服。 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 “斗”:宰相、受禄 六星二十四度,另包括天弁、建、天鸡、狗、狗国、天渊、鳖等。 斗,也称南斗。与北斗七星一样,南斗六星在天空中的形状也很像斗,故名,但南斗的范围和亮度较之北斗则有所不及了。斗宿与东方七宿中的箕宿同属于人马座,黄道就从斗把子的斗宿二(人马Ψ)和斗宿三(人马座μ星)之间穿过。冬至点目前位于这二颗星中点右五度处。 南斗又称作天庙、天位、天阙、天机、天府、天库、天洞。是宰相之位。主天子的寿命、酌量政事、禀受爵禄。南方两星主兵革、其次两星主爵禄、北方两星主寿命。诸星动摇是君臣失势;大小不齐是贤臣被驱逐;暗淡则是丞相被废黜。 “牛”:道路、牺牲 六星七度,另包括织女、渐台、辇道、左右骑、河鼓、天浮、罗堰、天田、九坎。牛宿又称牵牛,主祭祀牺牲。 牛,古称牵牛;女,古称婺女或须女。一说牛宿和女宿的名字是从牛郎和织女二星转移而来。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牵牛指的便是河鼓三星(河鼓二即牛郎)。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掘出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有一个漆箱,其箱盖上以篆文书有二十八宿的名称,其中牛,女二宿写作牵牛和婺女,可见这两宿的名字由来已久,不一定是从牛郎和织女二星转变而来的。牛,女二宿均是不甚显著的星宿。牛宿中牛宿一(摩羯β)和牛宿二(摩羯α)是三等星,余者皆为五、六等星。女宿中更是只有最亮的女宿一(宝瓶Υ)为四等星。从织女向牛郎作一假想的连线,并延长约一倍的距离,便可找到牛宿。女宿一位于牛宿二星之左。在五月上旬的南京,可以在日出前南方的半空中找到这二宿。《礼记 月令》中云:“孟夏之月……旦婺女中。”就是指如果黎明时看到女宿在南方中天的位置,便晓得初夏来临了。 “女”:布帛 四星十一度,另包括扶箱、奚仲、天津、桍瓜、败瓜、离珠以及代、秦、周、赵、魏、韩、晋、燕、楚、齐、郑、越。又称须女,是天之少府,主步布帛、珠宝、宝藏,又主嫁娶。星明则天下物产丰富,女工、库藏充足;暗小则国家资源缺乏;五星犯则妇人之灾。 “虚”:祈祀 两星十度,另包括司危、司非、司禄、司命、哭、泣、离瑜、天磊城、败臼。 虚,《说文》:“丘谓之虚。”古代的城邑,往往是丘居的,在城邑毁灭后,丘就改称为墟。虚位于北官的中央,《尔雅 释天》:“玄枵,虚也。”注称:“虚在正北,北方色黑,枵之言耗,耗亦虚意。”因此虚有大丘,故地及虚耗的意思。虚宿在远古时即已相当著名,成书于周代的《尚书 尧典》中记载的四仲中星里就有虚宿,“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彼时虚宿在秋分前后的傍晚出现在南方中天。从牛宿二向女宿一作假想的连线,并延长约一倍半,所碰到的一颗三等星便是虚宿一,它也属于宝瓶座(宝瓶β),虚宿二在虚宿一上方,是四等星,属于小马座(小马α)。 虚宿是庙堂,主死丧哭泣、坟墓祭祀。是天子处理与阴间关系的地方。有关的事宜就占看此宿。星明则天下安定;不明则天下旱、动摇则有死丧。 “危”:宗庙 三星十八度,另包括造父、天钩、车府、人星、杵、臼、盖屋、坟墓、天钱、虚梁。 危,是屋栋之上的意思。《史记索隐》中引《礼记》称:“中屋履危,盖升屋以避兵也。”《史记 天官书》:“危为盖屋。”《晋书 天文志》:“危三星,主天府市架屋。”危三星包括危宿一(宝瓶座α),危宿二(飞马Υ)和危宿三(飞马Υ),均为二、三等星。这三星的形状就有如一个尖屋顶。 火星守危宿是大灾的征兆。年成不足、遭瘟疫、死无葬、东南有战争、大臣反逆、改朝换代、天下大旱、米贵十倍。 “室”:土工 两星十七度,另包括腾蛇、离宫、土公吏、雷、电、垒壁阵、羽林军、天网、北落、斧钺、八奎。主土工之事、三军粮草。星明则国家昌盛,不明则鬼神不享受祭祀,国家疾病疫害多。 “壁”:文章 两星十度,另包括天厩、霹雳、云雨、斧锧。 主文章,星明则道术学问昌盛;大小不同则为天子轻视学问、学者地位下降;晦暗则结党专权。 室和壁是相连的两宿,古有营室,东壁之称。营室原为四星,成四方形,有东壁,西壁各两星,正如宫室之象。《周官 梓人》:“龟蛇四游,以象营室也。”其后东壁从营室中分出,成为了室,壁两宿。曾侯乙墓漆箱盖上称这两宿为西萦与东萦。东壁,西壁四星,就是著名的飞马座四边形。室宿一(飞马α)和室宿二(飞马β)是西壁,也称为定,《诗经》:“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春秋时期室宿在秋末冬初的傍晚出现在南方中天,此时是农闲时节,人们利用这段时间建造房屋为冬天作准备,因此有营室之称。壁宿一(飞马座γ星)和壁宿二(仙女座α星)是东壁,这二星的赤经都非常接近于0度,从壁宿二向壁宿一连线并约延长一倍,就可找到目前春分点的大概位置。 西方七宿包括:奎,娄,胃,昴,毕,参,觜。 “奎”:兵戎 十六星十七度,另包括策、王良、附路、阁道、军南门、外屏、土司空、天涸。 奎,《说文》:“两髀之间”,《广雅》:“胯,奎也。”奎宿十六星,左右两半正如两髀的形状。《步天歌》中则把奎宿描述成:“腰细头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绕鞋生。”奎宿一至九属于仙女座,奎宿十至十六属于双鱼座。这十六星多数是四、五等的暗星,其中最亮的奎宿九(仙女β)是二等星。在奎宿七上方(也就是奎宿这只鞋子的鞋尖附近)有一视星等四等左右的亮斑,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座星云(M31)。 主军队、水利。明亮则安定;动摇则国家必有战争,另说有赦免罪犯的可能。皇帝淫乱不理朝政则奎宿有角。 “娄”:天狱 三星十二度,另包括天大将军、左右更、天仓、天庾。 娄,通搂。搂,《说文》:“曳聚也”,《集韵》:“曳也,通作娄”,《公羊》:“牛马维娄”,注称:“系马曰维,系牛曰娄。”《史记 天官书》:“娄为聚众。”古代的天文典籍中把娄宿视为主管牧养牺牲或兴兵聚众的地方。娄宿三星属于白羊座(白羊α,β,γ),其中最亮的娄宿三(白羊α)是二等星。娄宿位于白道(月亮的运行轨迹)和黄道的交点附近。 主放牧,饲养,是天下万物收藏的地方。娄宿汇聚则有聚众兴兵的事情发生;诸星不明就是反乱的征兆。 “胃”:五谷 三星十四度,另包括积水、天船、大陵、积尸、天禾、天萂。 胃,《释名》:“胃,围也,围受食物也。”《史记 天官书》:“胃为天仓。”胃宿三星属于白羊座(白羊π,ζ,63),均是四、五等的小星。 主管五谷、仓库、捕杀。明亮则仓库丰满;暗淡则仓库空虚、粮荒。旁大陵座主陵墓,明而大则天下死亡增多。旁边的积尸(与鬼宿的不同)明亮则死人如山。 “昴”:边主 七星十一度,另包括天谗、卷舌、月、历石、天阿、天阴、天苑。 昴,《史记 天官书》:“昴曰髦头”,髦,《说文》:“发也”。昴又称为留,留有簇聚、团属之意,例如:果实多子而团聚的称为榴,因病变血液积聚而生的称为瘤。昴宿正是由一团小星组成的,目力好的人能分辨出七颗来,希腊神话中称它们为“七姐妹(Pleiades)”。古人用昴宿来定四时,《尚书 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是指如果日落时看到昴宿出现在中天,就可以知道冬至到了。昴宿属于金牛座,由一团小星簇聚在一起的便是它了。 昴为天之耳,主兵丧、口舌、奏对。昴中一大星明亮为法律平稳、国家没有佞臣,不明则滥施刑罚;其余六星相反,明亮则国家刑罚严重、边关紧张、大臣下狱、天子听信谗言、忠臣遭诛杀。 “毕”:狩猎、边兵 八星十六度,另包括天潢、天街、附耳、天高、天节、九州朱口、九斿、参旗、天园。 毕,《仪礼》:“宗人执毕先入”,注称:“毕状如乂”。《诗 小雅》:“有捄天毕”,朱熹注:“天毕,毕星也,状如掩兔之毕”。毕宿八星属于金牛座,它的形状有如一把小叉子,也像是英文字母Y。《西步天歌》:“毕宿八星如小网,左角一珠光独朗。”这左角的一颗亮星是毕宿五(金牛α),一等星。《史记 天官书》上说:“昴毕间为天街”,是指日月行星常经过这里,目前水星正位于这两个星宿之间。《诗经》称:“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是指月亮经过毕宿时雨季来临。 主边兵、狩猎,又称天狱,能察觉奸佞阴谋,防备外患。左方大星为边将,光亮则天下和平;失常则边境战乱,国家不安宁;光芒耀眼则外国入侵;移动则大乱。 “参”:行杀 十星九度,另包括伐、玉井、军井、厕、屏、屎。 参,参宿在西方称为猎户座,这两个名字在中外都是响当当的。《西步天歌》:“参宿七星明烛宵,两肩两足三为腰”。参宿在夜空中的夺目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从冬季到次年的初夏,参宿都是夜空中最醒目的一个星座。参宿一,二,三(猎户δ,ρ,ζ)组成了猎人的腰带。《唐风》:“三星,参也。”参是象形的写法,象征了腰带三星。《左传》上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辰即心宿,参宿一和心宿二的赤经相差约180度,同一地方的人们不能在同一时间看到它们,因此民间有“参商不相见”的说法。参宿四(猎户α)是猎人的右肩,参宿五(猎户γ)是左肩,参宿六(猎户κ)是右足,参宿七(猎户β)是左足,它们都是亮星。 主刑罚。参七星,伐三星共称参伐,为白虎的身躯,主西方,主边城鲜卑。七星明亮则军队精锐;昏暗则将军弱小;芒角则三军躁动;动摇则边关紧急。 “觜”:行军 三星一度,另包括坐旗、司怪。 觜,《说文》:“鸱奋头上角觜也“,注称:“凡羽族之咮锐,故鸟咮曰觜。”觜宿三小星位于参宿两肩上方,形状可与角状的鸟嘴相联系,故名。 为三军之侯,主行军、颜色发红为动武的迹象。 南方七宿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 “井”:水泉 八星三十三度,另包括积水、北河、五诸侯、天樽、列钺、积薪、水位、水府、南河、四渎、阙丘、军市、野鸡、丈人、子、孙、狼、南极老人、弧夫。 井,《史记 天官书》:“东井为水事”,井宿八星的形状有如一个水井,故名。井宿属于双子座,其中最亮的是井宿三(双子γ),是二等星。井宿三与北河二,北河三(即双子α和β)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井宿就位于北河和参宿之间,这是寻找井宿的一个方法。 主水,酒食。君王端正则井星明亮;过于明亮则多风雨;晦暗则国家弱小、军队叛乱;动摇则诸侯称帝。 “鬼”:祠祀、死丧 五星三度,另包括爟、天狗、外厨、天纪、天社。 鬼,又称舆鬼。舆,《集韵》:“众也”,因此舆鬼可理解为众鬼之意;《说文》:“舆,车底也”,鬼宿四星呈方形,似车,这或是另一层意思。《步天歌》:“四星册方似木柜,中央白者积尸气”,《观象玩占》:“鬼中央白色如粉絮者,谓之积尸气。一曰天尸,主死丧祠。”鬼宿属于巨蟹座,鬼宿四星(巨蟹γ,δ,Τ,Υ)均为四,五等的小星。其中央的所谓积尸气,是一个星团,西方称之为蜂窝(Beehive),学名是M44。伽俐略曾认为积尸气是一颗星,当他率先用望远镜对这一星团进行观测后,发现里面有四十余颗星,不禁为之惊讶。一千多年前夏至点位于巨蟹座(Cancer),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西方把北回归线称为Tropic of Cancer。目前金星正运行在M44附近。 东北星主积谷、东南主积兵、西南主积布、西北主积金玉。有变化就依据所主来占断。中央一白色如粉的叫做积尸气,又称天尸,主死丧、刑罚、斩杀,此星不当明亮。 “柳”:庖厨 八星十四度,另包括酒旗。 柳,原名为咮,咮是鸟嘴的意思,这与角为龙角的意义相似。《尔雅 释天》:“咮谓之柳,柳,鹑火也”,注称:“鹑,鸟名;火属南方”。柳宿八星,形状弯曲,像鸟嘴,也像垂柳,《步天歌》:“柳八星,曲头重如柳”。柳,星,张三宿均属于长蛇座,柳宿位于蛇头的位置,其中最亮的是柳宿六(长蛇ζ),三等星。 主御膳酒食、仓库、锅灶。星明则大臣安定,人民不愁酒食,天子安定;不明则天子朝政失衡、宫中不安定。 “星”:文 绣七星七度,另包括轩辕、内平、天相、天稷。为赤帝府,主衣裳纹绣,又为贤士。 星,也称七星,共有七颗星,《礼记 月令》称:“孟春之月,旦七星中”,指的便是它。《史记 天官书》:“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史记 索隐》:“颈,朱鸟颈也。员官,喉也。物在喉咙,终不久留,故主急事。”星宿位于长蛇的心脏,其中最亮的是星宿一(长蛇α),是二等星。《步天歌》:“七星如钩柳下生,星上十七轩辕形”,指出了星宿的相对位置。这里的轩辕是一个著名的星群,西方称为狮子座,轩辕十四就是狮子座α星。 “张”:珍宝 六星十九度,另包括少微、长垣、天尊、天庙。 张,《尔雅》:“鸟张嗉”,注称:“嗉,鸟受食之处也。”可见张宿取意于朱鸟。《史记 律书》另有所指:“张,言万物皆张也。”张宿六星,其形状像张开的弓矢,均为四,五等小星,其中较亮的是张宿二(长蛇Ψ)。 主天庙明堂御史之位,为宗庙所用的金玉珠宝,天子内宫服装,远方贡品。张星明亮则万物丰盛,国家稳定;暗小则欠缺礼法;迁移则国家有不服王法的人;就聚则有战争。 “翼”:娱乐 二十二星十九度,另包括东瓯。 翼,也取意于朱鸟,《史记 天官书》:“翼为羽翮”。翼宿二十二星,形状就如张开的鸟翼,部分属于长蛇座,其余属于巨爵座。 为朱雀之翼,主乐府、五音。明亮则国家安定,天下兴礼乐;昏暗则帝王失礼;动摇则有外邦使节来;就聚则军伐混战。 “轸”:军骑 四星十八度,另包括长沙子、青丘、土司空、器府。 轸,在曾侯乙墓的漆箱盖上写作车,《史记 天官书》:“轸为车”,《索隐》:“轸四星居中,又有二星为左右辖,车之象也。”《说文》:“轸,车后横木也”,辖是指车轴上插着的小铁棍,可以使轮子不脱落。轸宿四星和左右辖均属于乌鸦座,《西步天歌》:“轸宿四珠不等方,长沙一黑中间藏”,长沙是一颗五等星,学名乌鸦座ζ星。 主盗贼、战争、死丧。监察错误、预知凶灾。明亮则车马充足;就聚则有战争。
五行相应 二十八宿与二十八种动物的对应,每宿都有一种动物为代表,且配之以五行与日月,用来推算人的命禄吉凶。这种组合称为“禽星”或“星禽”,推算之术称为“演禽”。北宋神宗时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宋初司天监王处讷就会用星禽来推算命运。 ![]() 二十八宿五行图 地理分野 中国古人依照某种特定对应关系来划分地域,称为“分野”。分野理论的核心是将地域与天体对应的星土说,星土说的核心则是十二次及二十八宿分野。 ![]() |
|